简介:目的:探讨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对带毒阳性生殖器疱疹(herpesgenitalis,H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带毒阳性HG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剂间歇性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肌肉注射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水平分别为(62.73±8.14)%、(37.48±8.46)%、(1.56±0.64)、(17.93±7.21)%,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为(24.03±7.3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4.0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毒阳性HG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clinicalmedicalcurriculum,PCMC)结合多媒体课件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效果,为该校医学生的皮肤科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2级本科4个班级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8人。将入组的医学生,按照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以老师讲授为主。试验组采用PCMC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方式授课。2组授课老师均一致。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采取技能和理论两种考核方式,通过最终成绩的比较,分析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结果试验组学生临床病例综合考试平均成绩(91.9分)高于对照组(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对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82.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性病学教学过程中,应用PCMC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且可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