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编者按韩国长期处于东西方冷战的前沿,特殊的地缘政治使其左翼理论界获得了独特的思想性格.本期刊发白池云先生的这篇文章,娴熟地运用当代后殖民主义等理论,剖析中国乃至东亚现代思想史的若干重大问题,见解独到,视野阔大,或许可作为中国理论界的一种参照.

  • 标签: 当代 左翼 思想性格 新民说 独特 东方主义
  • 简介: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批评那种“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的倾向。显然,在“励德树声”方面师圣而不在“建言修辞”方面宗经是过于看重五经的“说什么”而过于看轻五经的“怎么”,是完全忽略“五经之含文也”。刘勰所批评的这种倾向,在我们今天的文学评论中依然存在:读者或者评论家所关注的中心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说什么”(言说方式),人们通常都认为是“说什么”决定了作品的成与败,决定了作品生命力的长与短,至于“怎么”(言说内容)则是无关宏旨的。

  • 标签: 文学批评 经典作品 言说方式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
  • 简介:这是评论家兴安与深圳文化学者胡野秋在"深圳晚8点"的一次文学对话。该文是根据速记整理,经过作者审阅,标题为兴安所加。对话回顾了兴安90年代以来所主张和参与的几个文学事件,并重点比较了"60后"、"70后"和"80后"作家的写作特点和问题,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他对"80后"作家的分析尤其让人关注。

  • 标签: 90年代以来 文学对话 “70后” “80后” 作家 写作
  • 简介:这里所说的“青春片”,同八十年代末出现的那批“青春片”内涵有所不同。它主要不是从心理学角度而只是从题材层面,对1957-1958年涌现的几部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生活的影片所作的一种概括。这几部影片是:《青春的脚步》、《生活的浪花》、《悬崖》、《上海姑娘》。除《上海姑娘》外,其他三部影片因种种原因,数十。

  • 标签: 青春片 影片 题材 表现 突围 角度
  • 简介:本文通过对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与程伊川的“作文害道”所包藏的义理蕴涵的全盘揭示与展露,认为二者所关涉的实际上是人的精神生活与圆满的问题。只不过,黑格尔由于沉陷在思辩哲学的传统中,并没有能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儒家依道德践履之路却能解决之。本文试图把依道德践履之路而至的最高精神境界称为“美”或美的究竟义,而与艺术分开。之所以作出这种区分,意在不把关与艺术挂搭起来,美是一种实践哲学,人人可行,而艺术则是一种技艺学,属于少数天才。这样便开出了一种理解美的新向度,这种新向度意在强调:即便是一个人没有制作或欣赏艺术的天赋才能,也不失去享受美即诗意人生的机会,甚至可以,一个人可以不进行任何艺术的活动,但他能够、应该而且必须行走在诗意人生的践履之路与涵养之途中。

  • 标签: 艺术 黑格尔 程伊川 境界 践履
  • 简介:唐代李善以来,陆机《文赋》“浏亮”一词被释为“清明”、“清畅明朗”。有的学者认为其所指是魏晋“新体赋”。本文认为“浏亮”义同“嘹亮”,在当时被用来形容声音的高远嘹亮。陆机不只用它来形容赋的音韵嘹亮,而且藉由“听声类形”、“心想其状”的通感方式,兼指赋的辞藻铺排、文采富丽。“体物而浏亮”是陆机心目中赋的理想风貌。毫无疑问,具有这种风貌的,当首推汉代的体物大赋。陆机高度肯定左思大赋作品《三都赋》,也可以印证这一结论。

  • 标签: 《文赋》 浏亮 听声类形 通感批评
  • 简介:部丛书"是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知名品牌之一,其中出版于1903—1908年的十集系列共计100种,呈现出东籍西文兼有,各种类型具备,文言白话作品并收的特点。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一家大型民营书局,商务印书馆对于"部丛书"收入作品的选择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对"小说界革命"之后社会文化思潮和读者需求的一种回应,也是文学场域变迁在小说出版领域的一种折射;作为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一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出版"部丛书"过程中的选择,又随着丛书的传播和读者接受,在丰富文学场域的同时对文学场域的变迁产生了影响。

  • 标签: 文学场域 商务印书馆 近代小说 十集系列“说部丛书”
  • 简介:90年代即将结束,我们不禁要追问:90年代的文学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什么新的经验?这些经验与80年代的文学经验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这些经验对中国文学的未来提示了怎么样的可能性?为此。我们约请了三位颇具影响力的批评家,提供他们的相关研究;林白、卫慧也有相关的体会(见“作家自观”一栏),我们一并献给读者。

  • 标签: 中国文学 90年代文学 个人性 主导倾向 意识形态 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