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三因素T—M模型,对中国现有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54只封闭式基金和8只开放式基金进行分析发现,在置信水平为5%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就整体而言不具备选股和择时能力,开放式基金相对样本较小,具备选股择时能力的基金比例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仍然未显示出选股择时能力。

  • 标签: T—M模型 三因素T—M模型
  • 简介:在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进出口贸易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或进口行为都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工资收入,然而企业的双向进出口行为对员工的收入水平却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改变核心变量的定义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性质的分样本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一致。

  • 标签: 进出口 工资 收入效应
  • 简介:在介绍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很大影响。基于结论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有效监控我国货币存量和发行量,尽量减少由于货币量过多或者过少而引起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人民币汇率 货币政策 影响 VAR模型
  • 简介: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争取全球话语权的重要一步。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人民币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积极推进其跨境使用业务。我国经济规模巨大、货物贸易量居于世界前列,人民币币值稳定,这些利好因素都为我国开展人民币跨境使用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促进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结算额的加速增长,推进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国际投资货币发展。选取上海市2010年4月至2014年2月的月度对外贸易额和人民币跨境使用量建立时间序列函数,进行计量分析,探究对外贸易额和人民币跨境使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人民币跨境使用使用量和上海市对外贸易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长期正相关,一方面说明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另一方面又说明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量可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 标签: 自由贸易区 人民币跨境使用 上海市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简介:选取1998—2014年广西对外贸易和广西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协整检验,得出结论:广西—东盟贸易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要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充分发挥广西在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平台服务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一带一路 广西—东盟贸易 协整分析
  • 简介:贸易结构是一国产业结构的反映,对一国产业结构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依据经合组织的技术密集度标准,将日本的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贸易结构技术构成的演进。研究发现,战后日本的出口结构出现了持续、明显的升级,进口则集中在中技术与低技术产业。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贸易结构的因素以及进出口结构之间的关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日本 贸易结构 技术密集度
  • 简介:“条约救济风险”是指投资争议发生以后,投资者通过BIT、FTA或其他条约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条款”以及其他实体性条款,向一个中立的、不隶属于任何国家的机构寻求救济的可能性。中东欧16国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中国一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条约救济情况在“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对中东欧16国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条约救济风险的深度理解和对该区域更为扎实的评估。中国企业在中东欧16国的投资普遍具有中度风险,匈牙利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黑山是风险最高的国家、捷克是我国未来修订BIT需重点参考的国家。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双边投资协定 投资仲裁 中东欧
  • 简介:自新增长理论兴起后,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对一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利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以及广义矩方法对我国区域外贸发展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区域贸易发展对当地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差异较大。

  • 标签: 区域贸易发展 政府财政支出 广义矩方法
  • 简介: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日益成熟,双边贸易突飞猛进。本文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7~2014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因素与潜力进行分析与测算。结果显示:双方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和汇率均对出口流量产生显著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中东欧国家是否加入欧盟对出口流量有负影响,但并不显著;出口流量随着双方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增加。计算得出中国对中东欧16国的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还有巨大潜力,最后提出促进机电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中东欧国家 机电产品 出口潜力 引力模型 贸易
  • 简介:本文就关税政策与反倾销使用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使用了1995至2007年间5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集。数据表明在世界不同地区关税自由化对反倾销措施的使用情况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欧洲国家及北美和拉美发达国家来说。较低的关税税率将会增加反倾销措施的使用。在贸易自由化体制下反倾销措施正在成为一种保护工具。相比之下。在北美和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亚洲、非洲和中东发达国家中.关税税率的降低会减少反倾销措施的使用。

  • 标签: 反倾销措施 贸易自由化 关税政策 实证证据 世界 发达国家
  • 简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190家上市制造业企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出口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扩大,这一作用将更加突出;而如果企业技术人员较多、技术投入与企业不匹配,则会抑制企业技术进步。

  • 标签: 产品出口 技术进步 贸易 上市企业
  • 简介: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由于采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而导致外经贸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被低估。利用1989—2012年广州市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外经贸增加值法测算外经贸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新认识外经贸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与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高度重视外经贸对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深化调整利用外资结构,加大对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打造良好的外经贸发展环境等对策建议。

  • 标签: 外经贸 外经贸增加值 支出法 广州市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而有助于资源型国家摆脱“资源诅咒”。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效应,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绩效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制度效应 差分矩估计
  • 简介: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利用2000-2015年的数据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发展入境旅游的举措类型最为丰富,福建大力举办专题会议和主题节庆,广东号召民间积极参与,海南聚焦于境外市场开拓。利用双重差分检验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均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旅游人才、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等建议。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入境旅游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双重差分
  • 简介:银行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其对外开放也属于特殊的国际贸易内容。从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如何看待和分析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我国今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 标签: 对外开放 银行业 贸易保护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