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导致全球范围内急重症患者死亡的最常见病因,其本质是由于机体促炎和抗炎过程失衡,导致全身炎症级联反应发生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障碍,并最终演变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肺脏损伤的相关表现尤为常见,继发于脓毒症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脓毒症患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脓毒症相关肺损伤对患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单链非编码RNAs,microRNAs具有较高的生物特异性、选择性和保守性,当前已作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被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多项研究证实,microRNAs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差异表达,通过监测和分析其变异水平能有效对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进行判断。本文回顾分析microRNAs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中的系列研究,现对异常表达的microRNAs及其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肺损伤 微RNA 诊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的诊断主要依靠监测尿量或血清肌酐(SCr)水平,但因为肾血供减少及使用利尿剂,使诊断存在干扰且具有非特异性。早期识别SA-AKI的临床过程并进行有效管理,能尽快恢复肾功能,改善结局。本文从SA-AKI的流行病学、诊断局限性、病理生理学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展开讨论,发现大约30%的脓毒症患者会发展为急性肾损伤(AKI),且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大约50%的AKI患者存在脓毒症。一旦诊断为SA-AKI,应进行密切监测和及时的器官支持治疗,以防止进一步肾损伤。SA-AKI可在患者入院后第1周逆转,且预后良好。双侧肾小球血流灌注减少、炎症反应、代谢适应和微循环功能受损是脓毒症器官损伤的主要机制。病因控制和早期适当应用抗菌药物仍是脓毒症治疗的关键;液体复苏、血管升压药、早期使用肾脏替代治疗(RRT)及血液净化,是决定SA-AKI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神经发育异常的评估与治疗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总结FGR胎儿脑损伤的影像学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和相位对比成像)、生物标记物(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的预测价值及FGR治疗(抗氧化治疗、催产素受体激动剂和褪黑素)的最新进展,旨在为FGR的宫内监测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胎儿生长迟缓 神经发育障碍 生物标记 预测 儿童
  • 简介:摘要2017年3月收治1例机器绞压致右手严重毁损伤患者,第1~5指不同程度缺损,掌、背侧均有大面积创面,分期手术分别进行创面修复、手再造以及功能重建和外观整形,最终完成了第1~4指的再造。术后3年随访,右手恢复了良好的手功能和外观,足部供区也保留了较好的功能和外观。

  • 标签: 毁损伤 手再造 3D打印技术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碘对比剂在介入治疗、血管造影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虽然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疗水平,但其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不容忽视。为降低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成立《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防治的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碘对比剂的结构和分类、已上市的碘对比剂品种及理化性质、碘对比剂的应用现状、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定义、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病理特征、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并充分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药、护、技更有效、更安全地合理使用碘对比剂提供指导建议。

  • 标签: 造影剂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肾病 防治 共识
  • 简介:摘要结节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其中肾脏受累较为罕见,且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本文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收治的2例经临床及病理特征确诊为结节病,且表现为急性肾损伤,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肾功能明显好转的病例,并回顾了结节病肾损伤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结节病肾损伤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结节病 急性肾损伤 肾炎,间质性 肉芽肿性间质性肾炎
  • 简介:摘要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可定义为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肩关节脱位导致包括但不限于臂丛神经根干部及束支部麻痹或损伤,是肩关节脱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上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但是由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的损伤容易被忽视,笔者就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流行病学、病因及损伤机制、诊断、治疗等的进展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肩关节 脱位 臂丛 神经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身心健康,并且损伤后的修复在临床上仍面临巨大挑战,PNI与再生修复研究是当今各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细胞疗法在组织再生与修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施万细胞是周围神经修复的理想细胞,但来源有限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牙髓干细胞来源于神经嵴,为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本文就牙髓干细胞修复PN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牙髓干细胞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标体温管理(TTM)可减少TBI患者的不良预后,许多研究致力于建立TBI患者体温管理规范。包括治疗性低温在内的TTM已被公认为神经保护治疗的候选方法之一。然而,低温治疗对严重TBI患者的疗效尚不清楚。本文将回顾对低温潜在影响的研究,讨论PICU中治疗性低温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探讨TTM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目标体温管理 治疗性低温 儿童
  • 简介:摘要DNA损伤是衰老相关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凋亡,加快个体衰老速度、增加衰老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本文将从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两个层面阐述其与衰老之间的研究进展,并综述其与衰老常见相关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及早衰综合征的关系,为抗衰老研究和临床干预衰老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衰老 分子机制 DNA损伤 衰老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常见危重症,而脓毒症是AKI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往往起病急骤且预后不良,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诊断工具,导致临床上对SA-AKI的干预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对SA-AKI风险的认识和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以及适时开始支持性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工具出现,用于AKI的早期识别及预后判断。本研究就SA-AKI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分层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SA-AKI的认识。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儿童 生物学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移动医疗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移动医疗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其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微信平台、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在应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为移动医疗在我国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综述 压力性损伤 移动医疗
  • 简介:摘要1例44岁女性患者因宫颈癌使用多西他赛+卡铂化疗(化疗前1天、化疗第1和2天均给予地塞米松7.5 mg、2次/d),患者前3个疗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第4次化疗前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胸腹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第3和4天,患者轻微恶心,予甲氧氯普胺静脉注射后缓解;第5天,患者突发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胸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大量积液,肾功能检查示血尿素10.29 mmol/L、血肌酐215 μmol/L。排除腹膜转移、急腹症、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肿瘤腹膜转移等原因后,考虑为多西他赛导致的腹腔积液,进而诱发肾前性急性肾损伤。行腹腔穿刺术抽取腹腔积液并予糖皮质激素和利尿治疗。化疗第8天,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第9天,患者腹胀、腹痛明显缓解;第11天,腹部超声检查未探及明显包块及液性暗区。之后患者接受中药治疗宫颈癌,每3~6个月门诊随诊。多次复查胸腹部CT、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 标签: 紫杉烷类 腹水 急性肾损伤 多西他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相关生化指标和胰腺体积改变来评估胃癌调强放疗(IMRT)后胰腺亚临床功能损伤,并探讨通过剂量学预测以及剂量限制来降低胰腺剂量。方法回顾性选择接受45 Gy术后辅助放化疗且无胰腺基础疾病的胃癌患者30例,勾画胰腺并评估剂量及与计划靶体积(PTV)解剖位置关系。分析放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以及胰腺体积值变化。应用Pearson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和体积值变化与胰腺剂量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剂量学预测阈值。探讨IMRT中剂量限制可行性。结果30例患者胰腺体积为37.6 cm3,其中89%包在PTV内。胰腺Dmean为45.92 Gy,其中胰头、胰体、胰尾Dmean分别为46.45、46.46、45.80 Gy。患者空腹血糖值变化不明显。放疗后6、12个月血清脂肪酶分别较放疗前下降66%、77%(P<0.001),血清淀粉酶分别下降24%、38%(P<0.001)。22例胰腺体积在放疗后18个月内下降了47%。ROC曲线分析得出胰腺V45Gy对放疗后6个月脂肪酶、淀粉酶以及12个月淀粉酶下降1/3具有最佳预测价值,切点值为V45Gy<85%;胰腺Dmean对放疗后12个月血清脂肪酶下降2/3具有最佳预测价值,切点值为Dmean<45.01 Gy。按"整个胰腺"和"PTV外胰腺"限量后胰腺V45Gy分别下降11%和7%、胰腺Dmean分别下降2%和2%、胰尾Dmean各下降3%。结论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在胃癌术后辅助放疗后6、12个月出现明显下降,胰腺体积在放疗后18个月内出现了明显缩小。胰腺V45Gy<85%和Dmean<45.01 Gy是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下降的剂量预测值,相应剂量学限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剂量。

  • 标签: 胰腺 剂量体积 亚临床功能损伤 胃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腹侧肝脏切除手术处理复杂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肝门腹侧肝脏切除手术治疗的8例复杂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行ⅣB段部分切除5例,ⅣB段+Ⅴ段部分切除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住院死亡,1例出现膈下感染、腹腔积液,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和腹腔穿刺引流后治愈。术后随访时间5~90个月,所有患者疗效评估均为优。术后胆管造影及MRI复查未见肝内胆管狭窄。结论肝门腹侧肝脏切除可充分显露一、二级胆管,有效处理复杂的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建立通畅的胆肠引流通路。

  • 标签: 胆管 医源性疾病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导致的下肢动脉损伤的诊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77例外伤性下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7.4岁(范围:7~75岁)。77例患者中,开放性损伤56例(72.7%),闭合性损伤21例(27.3%);损伤累及髂动脉9例(11.7%),股总动脉7例(9.1%),股浅动脉1例(1.3%),腘动脉11例(14.3%),膝下动脉49例(63.6%)。分析患者的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结果77例患者中,1例累及髂内动脉的骨盆骨折患者和1例累及股总动脉的多发伤患者,因损伤严重,于术前因循环衰竭死亡;75例患者接受血管相关手术,其中67例行开放手术,包括动脉结扎术24例、动脉重建术40例、覆膜支架植入术1例、一期截肢术2例;8例行动脉栓塞术。总体病死率为6.5%(5/77),均为闭合性损伤,除2例术前死亡患者外,3例累及髂内动脉的骨盆骨折患者虽接受髂内动脉栓塞术,但因复合损伤严重,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截肢患者8例(10.4%,8/77),5例为闭合性损伤,3例为开放性损伤,除2例损伤严重患者行一期截肢外,6例血管重建患者因缺血再灌注损伤行二期截肢(4例为腘动脉损伤,2例为膝下三分支动脉损伤)。患者术后随访17个月(范围:2个月至8年)。1例股动脉损伤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半年复查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发现远端吻合口狭窄30%,2例腘动脉血管修补患者随访1年出现踝肱指数<0.8,但患者均无间歇性跛行症状,未行再次干预。5例患者因下肢损伤严重,骨折及皮肤损伤延迟愈合,其中2例为截肢残端创面愈合欠佳,经多次清创后于术后3~5个月愈合,另外3例为血管损伤合并胫骨骨折,术后胫骨愈合延迟,但未出现血管缺血症状。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导致的下肢动脉损伤患者死亡和致残比例较高,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进行积极有序的外科修复可最大程度降低病死率,挽救患肢功能,促进损伤愈合。

  • 标签: 外伤 下肢动脉损伤 截肢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3例患者主诉分别为“右眼红、畏光伴睁眼困难5个月”“左眼磨痛、睁眼困难1周”和“左眼反复眼红、视物模糊半年余”。分别于上穹隆黏膜皱襞内发现长约2 mm蓝色丝线线头及线结、上睑中央一睑板腺出口处发现1根蜜蜂刺、6:00方位房角处发现1块玻璃样异物。异物取出后3例患者角结膜损伤逐渐恢复,随访期内未见复发。

  • 标签: 眼异物 漏诊 误诊 角结膜炎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报道1例36岁男性因高强度运动损伤诱发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高强度运动损伤诱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腹痛、背痛、咯血及发热等,常存在易栓症和(或)其他PTE危险因素,在首诊时常被误诊。高强度运动可能诱发PTE且有较高的误诊率,分析性推理和扎实的内科基本功是预防误诊的最佳武器。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一个世纪以来,以提高伤员的生存率为导向,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经历了从早期简单的纱布填塞到有计划地复苏、再手术的发展历程,良好的救治效果逐步显现。近年来,DCS的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并应用于除腹部外伤以外的多个领域,DCS技术不断规范,流程愈加科学。同时,DCS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进展,提出了损伤控制性复苏、允许性低血压等新理念和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杂交急救手术系统等新技术。

  • 标签: 损伤控制性外科 损伤控制性复苏 允许性低血压 伤情评估
  • 简介:摘要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损伤之一。其腱骨结合部位为骨、纤维软骨、肌腱多层结构移行的特殊组织,同时又是肩关节的应力集中点,因此一旦发生损伤常难以自愈。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对肩袖组织进行修补,但术后较高的再撕裂率仍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由自体全血浓缩得到,其血小板浓度高于全血基线水平且包含多种生长因子等血液成分,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骨科、皮肤科及口腔科等领域。近年来,PRP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受到关注,可在调节炎症、血管生成、基质合成和组织重塑方面辅助肩袖损伤的愈合。但目前文献报道中PRP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差异较大,其不同成分、给药方式及患者肩袖损伤类型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不同。本文以PRP治疗肩袖损伤为核心,系统阐述不同研究间的差异,揭示不同成分、给药形式对PRP疗效的影响,为其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