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由王玉琴、王树茂译,李作祥审校的《心理分析艺术创作》一书,将于198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心理分析艺术创作》是苏联学者Л.Т.列夫楚克的一部学术专著,1980年由苏联基辅国成立

  • 标签: 心理分析 艺术创作 学术专著 资产阶级 出版社 陕西人
  • 简介:正念自从被卡巴金引入心理治疗领域以来,其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有大量研究关注正念对注意的影响。本文将正念对注意影响的相关研究做了一定的梳理,发现正念训练对注意产生异向的影响,即既可以保持对单一目标的专注又可对不同刺激时刻警觉。本文认为正念对脑机制的改善和正念的两种不同训练方式这内外两个原因导致了此现象的出现。

  • 标签: 正念禅修 注意 专注 警觉
  • 简介:延迟退休态度是影响新退休政策推行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本研究采用《延迟退休态度问卷》等工具.抽取450名临近退休员工.考察工作一家庭中心性延迟退休态度的关系以及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在其二者关系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临近退休员工对延迟退休的态度较为消极。(2)低组织支持感条件下.工作投入在工作一家庭中心性延迟退休态度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低组织支持感不利于缓解家庭中心性员丁对延迟退休的消极态度。(3)高价值认同条件下,家庭中心性工作投入、延迟退休态度的正向关系弱化。给予员工高价值认同可以提升对延迟退休的积极态度。高关心利益也可缓解家庭中心性员工对延迟退休的消极态度.

  • 标签: 延迟退休态度 工作-家庭中心性 工作投入 组织支持感
  • 简介:运用自尊量表和背景资料调查问卷对甘肃省两大戒毒所242例吸毒女性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无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因子对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有显著影响,认知、行为因子对其自尊评分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3)文化程度不高,无固定的经济收入,失恋或离婚等因素是吸毒或吸毒成瘾的重要关联因素。

  • 标签: 毒品 自尊 吸毒女性
  • 简介:施虐特质和冲动性人格均可引发攻击行为,但目前对施虐特质的结构特征及其冲动性特质的关系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研究采用施虐倾向类型量表(VAST)、简版施虐冲动量表(SSIS)和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BIS-11),对485名中国大学生的测量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对VAST中文版测验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施虐特质由直接施虐和替代性施虐构成的二维假设;(2)VASTBIS-11的运动冲动性维度仅具弱相关,提示施虐倾向是独立于冲动性人格的人格特质。

  • 标签: 施虐人格 冲动性人格 攻击行为
  • 简介:本研究根据吉伯斯等人(Gibbs,etal,1992)发展的社会道德反应测验(SRM-SF)对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二、三转折阶段,以第二阶段为主,未达到成熟水平;中学生处于第三阶段;大学生处于三、四转折阶段,已有相当程度的第四阶段倾向,大多数大、中学生已达成熟水平。本研究还考察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与其家庭亲密度之间的关系。

  • 标签: 青少年 道德判断 亲密度
  • 简介: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认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行为的意图及情感的认识,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全面深入地对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自动加工过程进行了研究综述,对基础认知社会认知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比较。自动加工过程是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都存在的重要过程,从脑机制研究角度,相关的电生理学指标(如N400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指标来考察社会认知中的自动加工过程。本文从社会认知基础认知的比较入手,介绍了各种领域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 标签: 社会认知 脑机制 内隐 自动加工
  • 简介:目的:了解军校学员部队政工干部自我和谐性的差异。方法:对388名军人运用自我和谐量表进行测定,所得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者在“自我经验的不和谐”维度有显著差异(P<0.01),在“自我的灵活性”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军校学员部队政工干部自我和谐性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军校 学员 部队 政工干部 自我和谐性 比较研究
  • 简介:本研究分析探讨了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学业冒险行为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我国小学生倾向于回避中等水平的学业冒险活动,而选择稍稍低于自身能力水平的学习任务。2.不同成就动机特点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也越高。3.从成就目标的影响看,定向于以强调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水平为主的掌握目标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定向于成绩目标的学生则表现出回避学业冒险行为的倾向。4.反馈对学业冒险行为水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成功信息的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支配下的学生得到结果反馈后,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业冒险行为水平。

  • 标签: 成就动机 成就目标 学业冒险行为 中等冒险水平 反馈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认知风格逻辑推理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三段论推理中,场依存型学生和场独立型学生推理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学过和未学过逻辑学的学生推理成绩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生和女生推理成绩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更易受“气氛”的影响。(2)在命题推理中,对抽象材料构成的命题,场独立型学生和场依存型学生的推理存在显著差异,场独立型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证伪倾向,场依存型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换位倾向;对具体材料构成的命题,场独立型学生和场依存型学生的推理不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认知风格 逻辑推理
  • 简介:对120名5~7岁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分享行为、捐献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有显著差异;(2)幼儿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其分享行为之间的相关没有显著意义;(3)角色采择能力与其捐献行为有一定相关,角色采择能力强的被试有更多的捐献行为。

  • 标签: 角色采择能力 利他行为 分享 捐献 相关研究
  • 简介:本研究从情绪、效价两个角度探讨儿童特质理解线索理解的关系。372名4、5、7岁儿童完成了贴标签和行为预测两类特质推理任务。实验一显示,所有年龄段儿童都能完成对情绪性特质害羞和胆小的推理,且特质和行为评定情绪评定呈显著正相关;实验二显示,所有年龄段均能完成双重性质特质助人为乐和自私的推理,特质和行为评定效价、情绪评定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则只有效价评定进入方程。结果说明,儿童完成情绪性特质推理任务时情绪理解能力关系密切,而对双重性质特质推理时更多的效价理解能力有关。

  • 标签: 情绪线索 效价线索 特质理解 儿童
  • 简介:该研究采用自陈问卷方法,考察了108名中学生的心理控制感受欺负状况的关系.结果:在生活外控、社交内控、受身体欺负上,男高于女.高中生受身体欺负比初中生少,而未知控制更多.受社会性欺负外部控制有正相关.受言语欺负社交外控、生活外控、外部控制有正相关;社交内控、躯体内控有负相关.受财产欺负外部控制有正相关.外部控制对受社会性欺负、言语欺负和财产欺负有预测作用;躯体内控对受言语欺负有预测作用.

  • 标签: 欺负 身体 言语 未知 生活 社会性
  • 简介:用内隐联想测验对40名工读学生普通学生的责任判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辨别攻击词以及'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反应时短;工读学生辨别'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比辨别'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速度快,而普通学生辨别'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比辨别'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速度要慢;工读学生在'责任在他-攻击,责任在我-不攻击'的联合辨别反应时上比普通学生短.这些反应时的差异反映了工读学生存在着敌意归因对攻击信念的内隐联想.

  • 标签: 工读学生 普通学生 攻击行为 内隐联想 责任归因
  • 简介: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选自北京市某所监狱,共574名男性服刑人员,平均年龄38±11岁。结果:(1)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捕前职业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抑郁(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2)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在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抑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抑郁程度越高,希望水平得分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希望水平可能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希望 服刑人员 焦虑 抑郁
  • 简介:“师源性心理障碍”实质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危害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希望能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师源性心理障碍 教师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Savage于1954年提出"确定事件原则"这一概念,Tversky和Slafir(1992)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会出现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效应"。尽管已经有很多对于二次赌博中分离效应的机制研究并产生很多分歧,但对于囚徒困境范式中是否存在分离效应以及其机制并没有一致的结果。本文对囚徒困境中的分离效应进行了验证性实验,虽然整体结果上ShafirTversky(1992)的结论相吻合,但被试专业背景对结果有显著效应。同时,按照Lambdin和Burdsal(2007)对分离效应的操作定义,结果发现分离效应没有出现,文章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分离效应 囚徒困境 确定事件原则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一般生活经历社会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州市三所中学的447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和自编的《青少年生活经历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总体比较好,大部分在中等水平。存在年级的差异,初二得分显著高于高一,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2)一般生活经历及其评价均与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3)学校活动和同学交往两个因子可以解释良好适应行为9.5%的变异;对学校活动的感觉、对家务劳动的感觉和对社会实践的感觉三个因子共解释良好适应行为9.8%的变异。结论青少年一般生活经历对良好社会适应行为预测最佳。

  • 标签: 青少年 生活经历 良好社会适应行为 不良社会适应行为
  • 简介:成就动机作为个体要求获得高成就的欲望,是社会化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对218名大学教师成就动机的研究,发现了不同年龄段大学教师成就动机的特点差异显著,其中40~45岁是成就动机由积极到消极的分界点,且大学男教师成就动机水平略高于大学女教师,职称、学历等对大学教师的成就动机有显著影响。激发大学教师的成就动机,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成就动机 大学教师 发展特点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