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积极情感量表(PA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了为期9周追踪测查,考察大学生心理韧性特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稳定性;(2)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可以预测9周后心理韧性;(3)心理韧性可以预测幸福感,积极情绪在该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心理韧性 积极情绪 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该研究103名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运用教育实验方法探讨了在多媒体情境下,不同认知风格、英语水平儿童在不同教学控制策略下英语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英语水平较低学生,无论其认知风格是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都是在教师控制策略下学习效果好于教师指导下学生控制策略;(2)英语水平较高且认知风格为场依存性学生,在教师指导学生控制策略下学习效果显著好于在教师控制策略下学习效果,而认知风格为场独立性学生在两种策略下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教师控制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 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
  • 简介:近些年来多项课题与研究都围绕高效数学学习学生心理结构展开,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数学教育等.影响学习效率因素众多使得已有研究主题分布广泛.质性分析方法基于NVivo10软件对47篇相关文献进行质性分析,初步建立了高效数学学习学生心理结构模型.数学学习效率高学生应当非智力因素为学习动力源泉,较为完善心理机制作为前提,高水平元认知作为监控系统,有效学习策略作为学习保障,较高数学学习素养作为学习过程思维品质体现.当这五部分结构要素全部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促进,高效率数学学习就发生了.

  • 标签: 高效数学学习 心理结构 质性分析
  • 简介:大学一年级新生中调剂生为调查对象,先后测查了他们间隔六月学习动机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首先探讨了大学生学习动机整体特点及通过调剂与非调剂生学习动机横向比较与纵向对比所反映学习动机独特性,随后考察了调剂生学习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表明:调剂与非调剂生在学习动机上并无本质差异,过分夸大两者在学习差异并不可取。

  • 标签: 大学生 调剂生 学习动机 心理健康
  • 简介:从一所普通中学六个年级随机选取801名被试,使用自编测验研究了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起点较高,初三年级是其基本形成关键期;(2)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在高中阶段发展平缓;(3)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分维度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较高水平方面受到认知加工容量、概括水平和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等心理因素制约;(4)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 标签: 文本形成能力 发展特点 中学生
  • 简介:本研究对176名中学生进行大五人格开口瑞文推理测验,考察智力、人格特质对学业成绩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智力与学业成绩有显著正相关。人格特质中,学业成绩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严谨性呈显著正相关。(2)智力对中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格特质中,神经质有负向预测作用,严谨性和开放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智力对学业成绩预测作用存在年龄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智力 大五人格 学业成绩
  • 简介:本研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某大学近三百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0.7%以上学生有轻度抑郁;有抑郁情绪学生自我概念得分低于无抑郁情绪大学生且差异显著;抑郁情绪与自我概念部分因子存在着显著相关;有抑郁情绪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提高大学生自我概念是避免产生抑郁情绪良好途径。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情绪 自我概念
  • 简介:采用任务转换范式考察了108名中小学生注意转换能力。反应-线索间距和线索-目标间距都分为200ms和2000ms两种水平。结果发现:(1)一般转换条件下,小5学生、初2学生和高2学生定势选择速度相同,小5学生定势选择正确性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低:特定转换条件下,短时CTI下小5学生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慢,长CTI下小5学生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快.初2学生定势转换正确性比高2学生低;(2)一般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在任务转换中作用不大.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起作用;特定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和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作用都不大.

  • 标签: 注意转换 任务转换范式 反应-线索间距 线索-目标间距 发展
  • 简介: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编《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247名小学生作心理素质团体测试。利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学业成绩高分组心理素质优于学业成绩中等‘组和低分组,学业成绩中等组优于学业成绩低分组。(2)分年级看,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成绩组学生在心理素质因素上差异有不同。(3)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水平层次。

  • 标签: 小学生 心理素质 学业成绩 心理机能 研究对象
  • 简介:采用边界范式,60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小学生不同词语类型预视效应。结果表明:(1)五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阅读效率;(2)预视类型主效应显著,出现明显预视效应;(3)不同词语类型预视效应差异不显著;(4)未出现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研究结果支持阅读眼动序列加工模型。

  • 标签: 中文阅读 预视效应 边界范式 小学 眼动
  • 简介:本研究采用SCL-90和EPQ对153名汉族大学生和157名蒙族大学生进行测查,借鉴跨文化研究方法,对形成蒙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原因做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蒙汉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分均超出全国常模。蒙族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于汉族大学生,并在人际敏感、敌对性等8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来自牧区和农村蒙汉大学生比来自城市蒙汉大学生存在更多心理卫生问题。不同民族文化背景是形成蒙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差异主要原因。

  • 标签: 汉族 蒙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跨文化比较 心理卫生
  • 简介:该研究使用移动视窗技术考察了初二和高一年级中高低语言理解能力学生主题推理加工特点.结果发现:(1)所有学生在无时间限制情况下,都能顺利完成语篇主题相似度判断,较低语言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主题推理;(2)较低语言理解能力被试在主题推理加工上困难可能是由认知加工系统实时加工能力较差造成.

  • 标签: 中学生 主题推理 特点 语言理解能力 阅读 语篇关系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依恋方式与孤独感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成人依恋自陈量表与孤独感(UCLA)量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研究,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偏中高孤独水平占72.3%,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呈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多以惧怕型依恋为主,依恋类型和孤独感密切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依恋类型 孤独感 相关
  • 简介: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今天,学校这个传授知识圣地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象牙塔,而是有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浮出水面,直接冲击着教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消极,自我失控,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心理承受力低,难于应付挫折,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

  • 标签: 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承受力 望子成龙 传授知识 主要表现
  • 简介:本文用自编问卷对在校17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认知与评价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生活事件,并不是压力值最高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造成较大精神压力是与学业有关生活事件;年级、性别不同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有不同认知评价特点。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精神压力特点是: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大四学生>大一学生;男生>女生。

  • 标签: 大学生 压力性生活事件 精神压力 认知特点 评价特点 自信心
  • 简介:错误认知不断地被强化,而自己却又浑然不知。这是人悲哀,这也是心理障碍形成最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从改变认知入手,消除中学生心理障碍,总结出“陈列、梳理、辨析、更新”八字流程,侧重于操作指导和方法介绍,具有很强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认知 中学生 心理障碍
  • 简介:本文报告是咨询师对一名由于挂科引发惊恐发作,从而害怕上学大二学生进行咨询帮助案例。该症状诱发原因明确,引起主导症状典型。咨询师通过认知调整,使其明确情绪核心作用,借助系统脱敏疗法,通过放松训练为其巩固了正确积极观念,使求助者学校恐怖症状消除,达到了预期咨询目标。

  • 标签: 惊恐 情绪 放松训练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法探查自我觉知与负面容貌自我之间关系。方法:让被试模拟屏幕上出现面孔表情,并采用摄像头控制被试觉知水平,探查对自我容貌满意与不满意个体自我评价变化。结果:个体对自我容貌评价均出现了下降,尤其是在公觉知控制下,个体对自我容貌评价下降更为显著。结论:当大学生个体考虑自己在他人眼中状态,会对自我容貌评价显著降低。

  • 标签: 负面容貌 自我 公我觉知
  • 简介:随着社会急剧变化,大学生群体面临越来越多压力和创伤事件,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对创伤后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消极、不成熟和情绪中心应对方式会加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积极、成熟和问题中心应对方式可以促进个体复原和成长。引导大学生使用合理压力应对方式,可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

  • 标签: 压力应对方式 心理创伤 大学生
  • 简介:面对激烈社会竞争,大学生就业心态明显不成熟,存在许多非理性信念,严重影响正常择业和就业:须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观念 非理性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