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196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逐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站点数据资料,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寒潮活动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6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总计发生寒潮41666站次,平均每年共发生普通寒潮约771.6站次,平均每站每年共发生寒潮10.7站次。其中,强寒潮约占总寒潮站次的45%,超强寒潮约占总寒潮站次的20%。冬季寒潮发生站次最多,其次为春季,秋季最少。三类寒潮均在吉林省东南部、黑龙江省北部及海拔较高地区发生的站次最多。全年以及秋、冬、春三季的寒潮发生站次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寒潮平均持续时间秋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最短。寒潮初发日期有显著的延迟趋势。中国东北地南部区全年寒潮站次与西伯利亚冷高压强度、极涡面积及强度、东亚槽强度、冷空气次数在呈正相关,东部地区的寒潮强度与极涡面积、极涡强度、冷空气次数及东亚槽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东亚槽位置偏西时东北地区南部春季寒潮站次偏多强度偏强。秋、冬、春三季高纬地区及寒潮关键区内地表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寒潮关键区区域在冬春季节环流呈南风增加的趋势,不利于高纬地区冷空气南下,亦不利于其在寒潮关键区加强。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透明性维度和制度化维度,解释了中国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状况和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状况,认为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状况和农村居民社会资本会随着中国新型社区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得到改善,社会资本的二元结构将逐渐消除。
简介:内容摘要:邓小平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聚焦于邓小平对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贡献,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与特点。回顾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其如何引领经济及政治体制的转型,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地考察邓小平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分别从经济、政治与社会三个领域细致评估其影响。紧扣时代脉络,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道路的选择,展望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建设现代化大国。
简介:摘要:戏曲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艺术剧院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面对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挑战,戏曲舞蹈通过解构传统元素并融合现代艺术手法,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创新。现代舞台技术的应用和新媒体的推广,增强了戏曲舞蹈的视听效果和传播力。尽管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创新与接受度的平衡等问题,戏曲舞蹈的现代转化已取得一定成效,成功吸引了新一代观众的关注。展望未来,戏曲舞蹈的持续创新与实践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