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脑缺血再灌流后脑温变化,为脑缺血动物实验研究、以及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四动脉阻断、双颈总动脉阻断、单侧颈总动脉阻断以及四动脉阻断10min、20min、30min后再灌流组。用点式测温仪同时测量不同部位脑组织温度。结果脑组织内存在温度梯度;脑缺血后同一时间点纹状体、海马和颞肌温度不一致;不同程度脑缺血后脑温变化不一致,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脑缺血中脑温改变呈波浪状,单侧颈总动脉阻断脑缺血中缺血侧脑温低于对照侧;四动脉阻断全脑缺血中,缺血后不同时间开始再灌流脑温都有回升现象;脑缺血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影响动物清醒和脑温变化。结论本实验结果说明了在脑缺血实验研究时采用连续监测、并将脑温控制在特定范围内,避免脑缺血和再灌流期间脑温波动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流 脑温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科特点交接班方式,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方法以书面交接班本代替传统口头交接班,根据老年科特点设计书面交接班本,规范书面交接班本书写,接班时各班认真阅读书面交接班本内容,及时完成相关内容并签字。护士长、质控员不定期检查书面交接班本书写情况及内容完成情况,对交接班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书面交接班本详细记录了口头交接班内容,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降低了护理工作漏洞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书面交接班本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工作连续性和护理安全,有利于护士长对各班护理质量进行控制。

  • 标签: 书面交接本 老年科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两者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采用MAC1200心电图机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比较两组间合并症及心电图异常差异性。结果VD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AD组,VD组在ST-T改变、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异常Q波、左室肥大诸多提示心脏器质性损害方面,明显高于AD组。结论AD组多数表现T波改变,且为功能性改变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
  • 简介:摘要视觉障碍是帕金森病(PD)患者常见非运动症状之一,视网膜改变可能是视觉障碍结构性基础。本文围绕PD患者视觉障碍及视网膜形态、功能学检查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PD视觉障碍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帕金森病 视网膜 病理
  • 简介:摘要通过了解高原地区不同运动负荷下内皮素(EndothelinET)变化,探讨高原地区所适应运动强度,得出结论适当运动情况下,藏族ET相对减少而汉族ET变化不大,藏族由于长期居住在高原,比汉族更能适应高原环境,适当运动对血液循环有一定益处。

  • 标签: 高原 运动负荷 内皮素
  • 简介:目的分析5种测量喙突形态方法数值变化,探讨何种指标对于判断喙突撞击症导致肩胛下肌腱损伤最有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100例肩胛下肌腱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左肩52例,右肩48例;损伤分级:0级22例,1级36例,2级23例,3级19例,行MRI检查,分别测量患者喙肱距离(coracoid-humeraldistance,CH)、喙突指数(coracoidindex,CI)、喙突体与关节盂之间夹角(A1)、喙突颈与关节盂之间夹角(A2)、喙突颈与喙突体之间夹角(A3),整理、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分别计算各组数据P值(α=0.05),CH: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P=0.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P=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喙突形态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喙突撞击症发生,最终引起肩胛下肌腱不同程度损伤。

  • 标签: 喙突 形态改变 肩胛下肌 损害 MRI
  • 简介:摘要1 314名四川省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地区肺癌高危人群戒烟率从基线时22.37%增至筛查后41.78%(χ²=227.97,P<0.001),持续吸烟者吸烟量从20支/d降至15支/d(t=11.76,P<0.001);肺癌筛查中出现阳性结果者更倾向于戒烟或持续保持戒烟状态,男性、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将增加持续吸烟或复吸风险(P<0.05)。

  • 标签: 肺癌 吸烟 筛查
  • 简介:目的:末梢灌注指数(tipperfusionindexTPI)是将指(趾)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采集容积波形用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后转化成数字为0-100指数,本研究通过体位改变探讨TPI用于监测交感张力变化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健康自愿者50例,依次行坐,蹲,站,躺,坐体位改变,每间隔2秒记录一次SpO2,HR和TPI,每种体位改变后记录30秒;计算体位改变前后HR和TPI最大变化值(△HR和△TPI)和相应时间(T△HR和T△TPI)。以△HR或△TPI变化幅度>5%定为HR或TPI反映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变化灵敏度为84.5%,TPI为98%,△TPI变化幅度明显大于△HR变化幅度(P<0.05)。而T△TPI和T△HR(P<0.05)。△HR和△TPI之间呈负相关(r=-0.721,p<0.01);△HR和T△HR之间及△TPI和T△TPI之间呈正相关(r=0.437和0.0414,p<0.01)。结论:TPI与HR变化均可反映交感张力变化,而且TPI比HR更迅速,灵敏。

  • 标签: 体位 心率 末梢灌注指数 交感张力 临床监测
  • 简介:本文报导112例粮食仓库保管员与50例正常成人常规肺功能和最大呼气平均流速—容量曲线(MEFV)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除V50/V25一项指标外,不同工龄组间除VC、FEV1%、V50/V25三项指标外,其余各功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随着工龄增加,肺通气功能逐渐降低。

  • 标签: 肺功能 杀虫剂 最大呼气平均流速—容量曲线
  • 简介:摘要肺间质纤维化(PF)是一种病因不清、慢性进行性致死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缺乏有效性,预后较差,平均寿命约为初次诊断后2~3年1-2。肺纤维化过程中一直伴有慢性缺氧,缺氧引起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相对过度表达,从而导致肺缺氧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其发展加重了PF病情进展,缩短了患者生存期。但是低氧促进或者加重肺纤维化机制至今还没有定论,本文查阅大量文献,就低氧致肺纤维化表型改变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成纤维细胞 细胞缺氧 HIF-1&alpha &alpha -SMA
  • 简介:在CT片上,颅内出血表现呈高密度是显而易见.但是有少部分颅内出血患者在CT影像学上,并不全部呈高密度影像,甚至部分呈低密度改变.由此给颅内出血诊断治疗以及判定预后都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就临床工作中几种不同类型不典型颅内出血早期CT表现加以分析,供年轻同道们借鉴.

  • 标签: 颅内出血 CT影像 改变 治疗 CT片 不典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107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行导管消融治疗)和正常节律药物组(使用转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比较术后3周时间对心电图影响情况。结果行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影响比使用正常节律药物严重,在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ST段下降3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随着术后时间增长而降低,且变化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射频消融术和使用正常节律药物都会引起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异常,且射频消融对心电图影响更大,但随着术后时间增长,行射频消融患者心电图逐渐趋向正常。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发生肺部疾病影像学诊断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艾滋病肺部疾病患者45例,均实施X线检查和CT检查,观察比较诊断结果和影像学特征。结果45例患者中,X线检出肺部病变42例(93.3%),CT检出肺部病变44例(97.8%),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肺部疾病,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准确率,能够明确病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艾滋病 肺部疾病 影像学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心电图改变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该时段内我院中确诊存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62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试验,医务人员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以后,记录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并按要求分析患者个体状况,在确认患者基本资料后,由医务人员判断患者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本次研究中62名患者中,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共计29名,下壁、正后壁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26名,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名,而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共计6名。结论:当患者出现右心室心肌梗死时,患者临床症状会出现极大变化,而医务人员在进行患者病情分析时,可以根据患者心电图变化特征了解患者心肌梗死状况,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开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右心室 心肌梗死 心电图 改变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接受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影响。方法:筛选2021年1月-2022年10月100肿瘤患者,根据建档先后顺序分组,前50例设置为参考组,后50例设置为干预组。参考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组融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采用量表对其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作息规律、适度运动比例高于参照组,吸烟/饮酒比较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组自我管理能力各方面得分可见SPSS分析优势,干预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参考组,SPSS分析(P<0.05)。结论:肿瘤患者接受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规范生活方式以降低肿瘤,患者认可度及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肿瘤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研究表明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干预与行为改变在高血压预防中扮演着不可忽视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如何共同作用,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有效性,本研究期望为高血压预防提供更多可行、个性化解决方案。

  • 标签: 高血压预防 心理干预 行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