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刑法修正案对"刑法总则"内容修改的合法性问题的"依法"审查,必须回归《立法法》的明确规定,笼统地断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有权修改刑法总则内容并不适当。"职业禁止"的保安处分法典化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刑法上刑罚与保安处分的二元制裁体系的正式形成,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修改完善有利于实现限制死刑立即执行的良好功效,但是终身监禁制度的横空出世却使得我国刑法"死刑过多"老问题尚未解决、"生刑过重"新"病灶"业已生成,我国刑罚改革的发展前景可谓喜忧参半。终身监禁的创设性修订完全背离了无期徒刑保留论的基本立场,突出违反了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经不起刑罚人道主义的正当性拷问,因而理论上应当反思"完全堵塞"犯罪人回归之路的终身监禁的合法性问题,立法上应删除在宣判死刑缓期执行改为无期徒刑之际即事先"预判"终身监禁的新规定,保留无期徒刑"准许假释"等补救措施的既有规定。

  • 标签: 刑法修正案 刑法总则 终身监禁 职业禁止 刑罚改革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了携带凶器盗窃按基本刑档处罚的条款。立法的规范目的在保障人权与保护法益中显然更为注重后者,即在侵害财产之外,因携带凶器盗窃可能对人身权利造成侵害,而将其独立规定为一种盗窃罪的特殊形态,但不能因它对人身造成的侵害危险,而将其认定为危险犯。携带凶器盗窃属于行为犯,依然是对财产的犯罪。应当在行为犯的框架下,判断携带凶器盗窃的未遂形态,并严格界定携带凶器盗窃与携带凶器抢夺的法条关系。

  • 标签: 规范目的 危险犯 行为犯 未遂形态
  • 简介:法文书中使用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本文列举实例,分别论证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在司法文书中的运用。

  • 标签: 精确语言 模糊语言 司法文书 客观存在
  • 简介:关于刑法修正案对“刑法总则”内容修改的合法性问题的“依法”审查,必须回归《立法法》的明确规定,笼统地断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有权修改刑法总则内容并不适当。“职业禁止”的保安处分法典化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刑法上刑罚与保安处分的二元制裁体系的正式形成,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修改完善有利于实现限制死刑立即执行的良好功效,但是终身监禁制度的横空出世却使得我国刑法“死刑过多”老问题尚未解决、“生刑过重”新“病灶”业已生成,我国刑罚改革的发展前景可谓喜忧参半。终身监禁的创设性修订完全背离了无期徒刑保留论的基本立场,突出违反了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经不起刑罚人道主义的正当性拷问.因而理论上应当反思“完全堵塞”犯罪人回归之路的终身监禁的合法性问题,立法上应删除在宣判死刑缓期执行改为无期徒刑之际即事先“预判”终身监禁的新规定,保留无期徒刑“准许假释”等补救措施的既有规定。

  • 标签: 刑法修正案 刑法总则 终身监禁 职业禁止 刑罚改革
  • 简介:<正>在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美国法学会于1962年通过的《模范刑法典》(A-mericanLawInstitute,ModelPenalCode,ProposedOfficialDraft,1962)对于美国刑法的法典化、刑事审判以及刑法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联

  • 标签: 模范刑法典 美国刑法 实行犯 一级主犯 事前从犯 二级主犯
  • 简介:河北经贸大学经济法系柴振国教授、包霎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刘远博士等同志共同撰写的《新刑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了。全书60余万字,是一部以新刑法为对象的探索刑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新作,是青年学者研究新刑法重要学术成果。新刑法典的颁布掀起了学者们研究新刑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高潮,作为青年学者敢于在理论与实践上写出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新刑法理论与实践》一书有自己突出的特点:首先,该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明理论,强调实践。在阐明理论问题上,作者除了介绍该理论的通说之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强调实践方面作者做了大胆的尝试,该书突出实践,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基本方向。该书用大量篇

  • 标签: 理论与实践 新刑法 打击经济犯罪 既遂与未遂 新刑法典 控制说
  • 简介:所体现出的宽容人道的谦抑思想和成熟完善的立法技术,以及注重与国际条约接轨和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的精神,堪称现代化刑法的楷模,在我国刑法的创制和运作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吸收芬兰的刑事立法成果.

  • 标签: 芬兰 刑法典 人道 刑罚
  • 简介:谦抑性是当代各国刑法所追求的超验期待,但各国在践行谦抑性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刑事立法是否偏离谦抑性原则的超验期待不能依据刑事规范的范围是否扩大来进行判断,而只能依据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补充的标准进行判断。近年来,我国刑事立法出现了活性化趋势,并从“刑法谦抑”走向了“刑法前移”。刑法回归其在法律体系中地位的唯一路径就是发挥其他非刑法规范的调整作用。

  • 标签: 刑法谦抑 刑法前移 刑法活性化
  • 简介:<正>古代中国,礼刑并重,民刑不分,诸法合体,出礼入法,刑匡一统。中国古代法制史,实际上是贯穿着以礼刑为中心的历史。独立的刑法史与其他科学的历史一样,是研究该科学产生、发展、演化规律的历史,一般都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即:1.结构。是就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上层建筑的演化,还是联系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基础来写。2.如何运用、取舍和解读史料。由于年

  • 标签: 刑法史 《尚书》 新篇章 刑罚的目的 上层建筑 五帝时代
  • 简介:<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四项基本原则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总方针指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巩固体制改革的成果,我国的立法机关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刑法的发展面临着两个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立法和理论研究的课题:其一,

  • 标签: 空白罪状 刑法典 法律规定 立法技术 我国刑法 刑事责任
  • 简介:扒窃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场所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财物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的修改,即"……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因顿号的使用而容易产生歧义。对此应理解为"扒窃"行为是与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相并列的一种单独构成盗窃罪的条件,而不是仅将"携带凶器扒窃"的行为入罪化。扒窃行为区别于一般盗窃行为的特征:一是发生在公共场所;二是窃取的是"随身携带"的财物。这两个特征使扒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超出了普通盗窃行为,而有了单独入罪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标签: 扒窃 携带凶器扒窃 盗窃随身携带
  • 简介:<正>本来,陷害教唆是大陆刑法共同犯罪理论中的教唆犯问题,而警察圈套则是英美刑法辩护规则中合法辩护理由问题。二者是分属于不同法系、不同理论体系中的两个问题.但由于这两个问题涉及的情形有其相似或相同之处,只是着重点有所不同,故本文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加以研讨和比较。

  • 标签: 陷害教唆 警察圈套 英美刑法 大陆刑法 两个问题 刑事诉讼
  • 简介:转变为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并重的环境刑法立法思想,通过人本主义和自然本位主义兼顾的环境刑法思想,)无论是单行环境刑法还是刑法典中的环境犯罪规定

  • 标签: 中的环境 价值理念 兼西部
  • 简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简称两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如儒家的人本思想、"和"文化;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尚俭戒奢的传统美德;生态环伦理中提出的仁民爱物、善待生命,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等等,对建设两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为可贵的是,中国古代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为建设两社会提供了极富启迪意义的思考。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两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 思想资源 人本思想
  • 简介:自2003年开始,《中国老年报》社连续三年举办了“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这三次全国范围的老年知识竞赛,参加的人次达30多万之众,参加的集体单位2600多个,

  • 标签: 老年文化活动 学习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知识竞赛活动 诞辰100周年 邓小平理论
  • 简介:结构主义解放了语言与思想之间的混沌关系,在各个学科中引发了理论革命。受此理论指导,克鲁克洪认为文化存在显型与隐的结构关系,弗里德曼进一步将法律文化结构分解为内部法律文化与外部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的结构与法律文化的结构,应该分属不同的理论论域;法律文化的结构从其理论预设出发,应当具备三重理论特征,分别解决符号意义、符号框架、塑与限定行为三方面问题;法律文化具有表层结构、中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 标签: 法律文化 结构 显型文化 文化范畴
  • 简介:所谓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倡导机会均等、公平合理的增长,寻求的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渊发展。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

  • 标签: 包容性 科学发展观 公平合理 收入分配差距 可持续发展 机会均等
  • 简介:社会治理是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文化中“包容”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价值理念。包容性增长倡导科学增长、和谐增长,强调社会包容,其所构建的“兼容、共赢、公正、共享”的全新价值理念,正规范着社会治理的行为方向,推动社会实现“民生为重,百姓至上”,努力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

  • 标签: 包容性增长 社会治理 价值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