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已接诊的50例重症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摸球法随机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25例重症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25例重症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对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社会生存质量评分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术后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按照医学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第8版对急性脑血管病给予规范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有创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少量糖皮质激素,给予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乌司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钠尿肽(BNP)水平差异。对比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死率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性肺水肿可以明显降低肺功能损害,减轻心脏负荷,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汀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神经源性肺水肿 乌司他汀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和胰岛素治疗在急性脂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我院2022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75位急性脂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均分为A组(37位:血浆置换治疗)与B组(38位: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2周后炎症介质及并发症发生率(5.41%)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脂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较于胰岛素治疗可有利于缓解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血浆置换 胰岛素治疗 急性脂源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 : 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普外科患者选择开腹手术作为解决病症的医疗手段。但是即使在医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今天,开腹手术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本文主要对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功能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手段进行研究分析,经过研究表明,主要的发病因素有三点,饮食不当、外来病灶、手术创伤,而具体而言,出现功能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还有患者年龄过大,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以及手术时间过长和外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而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关注护理,护理效果较为明显。

  • 标签: 普外科开腹手术 功能性肠梗阻 危险因素与护理手段
  • 作者: 信思远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山东省军区莱阳离职干部休养所信思远肾病综合征与重症感染疾病的结合是目前发现一种发病率较多,涉及人群较广并且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疾病,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患者尿液中会出现大量蛋白和患者自身并不肥胖,可是身体会出现明显的浮肿也就是会有水肿的症状,最后便是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会使高血压,并且身体激素与常人不同,身体代谢机制也变现的十分紊乱,而正因如此,患有肾病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受到感染,大部分都是重度感染,使得病情更加严重,给患者自身与患者家属带来更多的困扰与不安,因此下面主要针对肾病综合征与重症感染疾病的结合在患者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与产生的危险因素这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青年与老年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年龄《4Q岁的冠心病患者42例为青年组,年龄≥60岁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统计二组患者各项危险因素(肥胖、冠心病家族史、男性、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所占比例并比较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行冠造检查并比较结果。结果青年组中男性、吸烟、肥胖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高血脂症。冠心病家族史二组问无显著差别,老年组高血压及高血糖所占的比例明显较高(P〈0.01)。冠造结果青年组单支病变22例(52.3%)、双支病变9例(21.4%)、三支病变5例(11.9%)、冠脉痉挛6例(14.2%)、前降支52.5%,老年组单支病变11例(20.3%)、双支病变22例(40.7%)、三支病变20例(37.0%)、冠脉痉挛1例(1.8%)。结论戒烟,控制体重为青年冠心病防治重点,老年患者更应着重控制血压及血糖,控制血脂为各年龄组的共同目标。青年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主要累及降支,且冠脉痉挛较多见。老年患者则三支病变多见。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非体外循环的状态下,老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后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在非体外循环的状态下给予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77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新发房颤18例并纳入房颤组,术后未新发房颤59例并纳入非房颤组,收集两组基线资料,Logistic分析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分析结果发现术前左心室内径≥38mm、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是导致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的状态下,老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后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包括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术前左心室内径≥38mm、糖尿病史,需临床及时针对性干预,加强预防和控制。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老年患者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术后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盐酸乙哌立松治疗颈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44例颈性头痛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声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两组的MOSPM(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评分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SPM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盐酸乙哌立松治疗颈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超声 星状神经节阻滞 盐酸乙哌立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容量测定结合饮水计划在脑卒中急性期神经性膀胱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神经性膀胱留置导尿患者中抽取3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留置导尿法,研究组膀胱容量测定结合饮水计划,分析两组膀胱尿液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尿液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膀胱容量测定 饮水计划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皮肤修护敷料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肌速修精华液在面部激光术后应用的效果,探究该方案在面部激光术后创面皮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 年 1 月—2024 年 1 月我院进行面部激光术的124例患者,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仅施用常规面部激光术;敷料对照组,在激光术后采用皮肤修护敷料;精华对照组,在激光术后采用重组贻贝粘蛋白肌速修精华液;联合治疗组,在激光术后联合采用皮肤修护敷料和重组贻贝粘蛋白肌速修精华液。患者均使用常规冰敷进行冰敷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立即使用皮肤修护敷料1片,激光术当晚起全脸涂抹重组贻贝粘蛋白肌速修精华液,并使用皮肤修护敷料1片,每天2次,连续使用7天。分析对比四组术后创面渗出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水肿时间,及治疗后0h、3d、7d皮肤症状评分(干燥、疼痛、脱屑、瘙痒)、皮肤损伤症状指标(经皮水分流失、黑色素指数、红斑指数),并调查患者整体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3d、7d联合治疗组主客观疗效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7d精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黑色素指数及红斑指数显著低于敷料对照组(P<0.05);治疗后7d敷料对照组主观评价、恢复程度及经皮水分流失量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合使用皮肤修护敷料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肌速修精华液在面部激光术后治疗可有效提高面部激光术后创面皮肤修护效果,缩短皮肤修复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面部激光术后 重组贻贝粘蛋白肌源速修精华液 皮肤修护敷料
  • 简介:目的:调查芜湖市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以及以及与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40377名芜湖市健康体检居民(男性24164名、女性16213名)入选横断面研究。测量体重、身高和血压,同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脂和肾功能,计算GFR(eGFR)。eGFR<60ml/min/1.73m2,和/或蛋白尿、血尿者被定义为CKD。结果:芜湖市健康体检人群CKD流行率为6.3%,男性高于女性(7.1%vs5.0%)。蛋白尿、血尿及eGFR<60ml/min/1.73m2患病率分别为1.7%、2.2%、2.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贫血、年龄及高血压为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2.28,1.70,1.65,1.48,和1.29)。结论:芜湖市城区人口CKD患病率低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芜湖市人群CKD早期防治中要注意上述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预防性护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住院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管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4起,1例跌倒,属于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2例给药错误,1例并发症,属于护理人员工作失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与科室管理制度和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有关。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危险级别较高,神经外科科室需要不断强化管理制度,加强对新进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同时制定专项风险管理措施。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险要素 预防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可能发生机制及其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向。方法:回归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收的4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脑微出血组22例和非脑微出血组21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结果:脑微出血组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Cys-C和Hcy水平明显比非脑微出血组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危险的因素有很多,诸多部分与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相似性,CMBs的发生的分析机制及其并缺血性脑卒中在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只有其予以提前评估,可对该疾病的发生形成预防。

  • 标签: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发生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可能发生机制及其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向。方法:回归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收的4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脑微出血组22例和非脑微出血组21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结果:脑微出血组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Cys-C和Hcy水平明显比非脑微出血组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危险的因素有很多,诸多部分与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相似性,CMBs的发生的分析机制及其并缺血性脑卒中在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只有其予以提前评估,可对该疾病的发生形成预防。

  • 标签: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发生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从本医院当中共计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0例入组,采取单双号法分组方法,分为探讨组、常规组,探讨组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探讨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常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为患者针对药物、活动受限等方面实现积极预防护理,能够降低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 预防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减轻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是否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功能及脑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有关。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丙戊酸钠灌胃正常组(VAPC)和丙戊酸钠灌胃模型组(VAPM)。以开场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采用常规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脑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脑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试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MDA含量升高,SOD及CAT活力明显下降,海马BDNF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给予丙戊酸钠可明显阻遏上述变化,但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结论:CUS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与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失衡,海马BDNF表达减少有关;丙戊酸钠能阻遏这种变化,从而显示减轻CUS所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丙戊酸钠 氧化应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在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治疗特点。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36例进行非对照、开放式、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基础治疗上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10mL/次,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14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尿酸血症4种危险因素在神经功能、病残程度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银杏内酯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P〈0.01),减轻病残程度(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65.72%;其中不合并4种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9%;合并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74%、75.00%、70.05%,与不合并危险因素组临床有效率基本一致;合并高血压、3种疾病和4种疾病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差,有效率分别是63.36%、42.86%和59.42%,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疗效,其在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上具有良好的治疗特点。

  • 标签: 银杏内酯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疗效 高血压病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