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成立40余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其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起步”(1953-1977年)、“发展”(1978-现在)两个阶段。(一)蒙古语文研究所的起步阶段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在起步阶段,除了进行基础建设、直接配合“内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的业务工作外,在蒙古语名词术语、词汇研究,汉语借词研究,词典编纂,蒙古文字研究,现代蒙古语规范,方言调查,基础方言与标准音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间,出版工具书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论著有:1.孙竹的《现代蒙古语规范问题》(1963年4月3日《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一文,研究了我国现代蒙古语“基础方言与共同语问
简介:从主体教育到生命教育再到如今的公民教育研究,关注'人'的发展,使教育成为为了'人'的事业,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冯建军教授开展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使一个人不断地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纵观冯建军教授这些年的研究,无论是主体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弘扬,还是生命化教育对儿童生命的尊重,他都批评现实教育对人的变化,极力勾画一副理想的教育图景。面对是否过于理想化的质疑,冯建军掷地有声地说道:'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理想,才能使教育去改变
简介:1979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成立,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建院20年来,文学研究所的蒙古族文学、文艺理论、儿童文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一、资料的搜集、整理、翻译资料是研究的基础。建院20年来,文学研究所发扬“老三所”的优良传统,始终把资料的搜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对先后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校勘、转写、翻译。这既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工作也开始进入了初步的研究阶段。这一方面的成果值得提到的主要有:1.接续“老三所”的工作,内部编辑印刷了由道荣尕整理的《蒙古族文学资料汇集》第7辑、第8辑、第9辑。第7辑为胡尔其演唱
简介:1994年7月2日至27日,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在波恩大学既北莱茵州图书馆举办了蒙古桦树皮文献展览。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K.夏嘉思(K.Sagaster)教授在展览的解说词中向观众详细介绍了举办展览单位所收藏的来自蒙古的桦树皮文书之来龙去脉及其以后的研究打算。通过他的介绍人们得知,这批桦树皮文献是根据蒙—德合作协议而被运到德国的,并将在德国得到修复和技术处理。在完成这批文献的语文学研究即识读、拉丁文转写、鉴定以及注释以后,它们被将运回蒙古加以保存。德国中亚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实施此项目,结果在2000年以学界同仁们满意的形式终于在德国出版了。这是世界蒙古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件重要的学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