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主音嗖乏"教学法是19世纪经由基督教传教士传入华土的诸音乐教学法中流传甚广的一种。国内学界对此教学法在清末民初的传播情况虽有提及,但大多语焉不详、缺乏史实。本文以1861年即到香港教书,后又转往北京、上海的英籍传教士傅兰雅为例,分三节对"主音嗖乏"体系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与应用做一描述。第一节综述傅兰雅本人,通过简介其人在华三十余年所做之事,来凸显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之功过。第二节以傅氏于19世界60年代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运用"主音嗖乏"体系教授中国学童之史实为实例,管窥来华传教士音乐教育之内容及形式。第三节简述"主音嗖乏"法在晚清的流传情况。
简介: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是处于湘中地区的以信奉"三峒梅山"为主,集巫道傩、梅山民歌为一体,具有驱傩、还愿、求子、求财、和神功能的一种汉族民间宗教。其最具代表性的"和娘娘"法事,是以请神、还愿为主,通过傩仪的模仿与扮演,意图达到"和神"的目的。本文选取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益门村五组杨南春家的仪式为例,运用仪式音乐研究、音乐形态学理论,对其仪式及其音乐本体特征给予相关的解读与分析。
简介:五年前,“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刚启动时,谁也没想到,在2014年,这项活动居然能这样紧密地配合了今天的社会形势,把“反腐倡廉”这首时代的乐曲在曲艺的舞台上奏得如此之响.“包公杯”已经走过了六载历程,连续三届.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立在了舞台上.当观众为《香烟的烦恼》、《防暑棉鞋》、《局长的茶杯》、《我有底线》等紧贴地气、反映现实的作品鼓掌叫好时,我们也看到了,这个平台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旺盛创作活力的曲艺作者.可以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公杯”已经成为了推出优秀廉政曲艺作品的有效平台,成为了繁荣曲艺创作表演的助推器,成为了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活动品牌.在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途径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创新宣传载体、扩大廉政文化覆盖面和影响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