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前些年有人提出“大散文”的观念,主张“散文乃一切文章”。之后虽有不少人赞同,但近来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锡庆树起了“艺术散文”大旗与之抗衡,他认为“大散文”主张是“对‘现代散文’(文学四体之一)的一种否定和倒退”,其最大弊患是“使散文的‘范畴’无从界定,‘审美特征’无法规范,使它继续成为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驳杂纷乱文体的一个‘收容所’和‘大杂烩’”。“再这样‘大散文’地纠缠下去,散文必死无疑”。刘锡庆认为,“散文欲提升,文体宜净化”。他所提倡的“艺术散文”是把杂文、随笔、报告文学、史传文学都排除在外的这么一种散文,他认为上述那些文体都应当从
简介:文章从民间性、大众性、艺术性和探索性四个方面,论述2017年度湖南闪小说(指600字以内的小说)的发展特征,并阐析存在的问题与突破。湖南闪小说作家自觉实践、抱团发展,呈区域性发展趋势,基本形成规模的创作群落有武陵作家群、新晃侗族作家群和隆回作家群。闪小说创作门槛不高,吸引大批文学爱好者,大众性表现在民间倡导与草根写作。湖南闪小说稳步推进,创作小有成就,作品具有洗练、曲折、谐谑、禅趣、健举等美学特征,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部分作品流于浅显、粗糙甚至粗俗,暴露出创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湖南闪小说面临多重挑战,需要持续探索以瓶颈突破。
简介:当解释学先驱海德格尔建立旨在迫向存在及其意义的存在解释学时,还看不出东西方之间能不能获得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因为如果语言是存在的家,那么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就居住在不同的家里,即便语言自己说话,那也意味着不同种类的语言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等量的对话。伽达墨尔解释学借助于移情式的个人感受力,推断理解是人及其艺术活动的本质。他径自把它称为对话式的,但实际上却具有独白式的特点。事实上,当缺乏一个基本原则或范式就转向对话(包括游戏、寓言、反省、相互影响等对话形式)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确定性、多义性、多元性以及相对主义,各种文化特例各执一套话语,之间没有共同的话语系统切人点,对话因此成为对话的一个反讽。
简介:本文通过对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与程伊川的“作文害道”说所包藏的义理蕴涵的全盘揭示与展露,认为二者所关涉的实际上是人的精神生活与圆满的问题。只不过,黑格尔由于沉陷在思辩哲学的传统中,并没有能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儒家依道德践履之路却能解决之。本文试图把依道德践履之路而至的最高精神境界称为“美”或美的究竟义,而与艺术分开。之所以作出这种区分,意在不把关与艺术挂搭起来,美是一种实践哲学,人人可行,而艺术则是一种技艺学,属于少数天才。这样便开出了一种理解美的新向度,这种新向度意在强调:即便是一个人没有制作或欣赏艺术的天赋才能,也不失去享受美即诗意人生的机会,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可以不进行任何艺术的活动,但他能够、应该而且必须行走在诗意人生的践履之路与涵养之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