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机械类课程是帮助学员培养识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使其形成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初步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微课、三维 软件和雨课堂等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升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和应用场合方 式,进而利于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机械方面基础知识,提高我校机械类课程的 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类课程;微课;雨课堂;三维软件一、信息化技术发展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自2018年4月18日, 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也标志着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 应用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对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即坚持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乔布 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 主要原因有:一是信息化技术的诞生发展并非专门因教育教学,且大部分信息化技术手段并 非完全适用于课堂中的教学场景;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发挥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三是教 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遵循渐变规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还需稳步前行。因此,在教 育信息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首先是要主动去了解学习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研究如何利 用这些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化的学习氛围。二、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1.教学方式传统,学习基础薄弱目前,机械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仍是以教员为主体,以启发式讲授为主。在信息技术、多 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员可以通过三维软件展示机件的的形成过程,或是从各个角度可以 观察的立体模型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播放各种机构、零件、机械传动部件的原理 动画和工作视频。但根据往年教学经验来看,学员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虽然大部分学 员在初中时学习过简单基本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三视图的绘制,且有部分学员对中 学的几何、物理知识还有一定印象,但是由于本门课程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机件内部形 状变的复杂多样时,学员就较难想出物体形状。在根据两个视图绘制第三视图时,尤其是左 视图的绘制上,学员往往会觉得很难下手,一是因为机件形状难想;二是因为左视图绘制时 宽度较难找对。同时,学员在原单位平时接触装备时也较少能真正维修保养装备机械内部零 件,导致教员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讲解,但是学员仍旧难以理解机构、机械传动部分的工作原 理,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由于机械类课程教学内容多且学时长,学员课下如果不及时复习, 容易遗忘知识点,导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情况。还有部分学员,上课前对课程有畏 难情绪,对学习的热情不高,对上学的意义理解不深,所以学习积极性不足,可能出现放弃 学习的情况。2.教学内容专业,枯燥缺少趣味机械类课程教学内容全面,同时专业性又强,大多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需要深入理解 和记忆的知识点也多。制图部分的内容,需要学员按照制图要求一笔一画的画图,要掌握的 线条多,部分学员经常混淆,部分学员制图态度不认真;而机构部分,当遇到计算公式或讲 解原理时,学员学习基础不平衡,学习能力差异大且原理讲解苦涩难懂,大部分学员听着听 着就思维飘走或者睡着了,因此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理论性导致课程容易枯燥乏味。3.教学用具有限,多为动画演示机械类课程配置了专用的教具模型,主要是机械制图部分的三维模型,包括基本体、复 杂组合体、用于绘制剖视图断面图的机件模型,以及标准件常用件(内外螺纹、齿轮、键等)。 典型机构的教具模型,如棘轮传动等,由于教具价格昂贵、实验室场所有限,一般只配备一 套教具。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员向学员演示各种机械模型的画法,学员边看边理解,基本没 有使用教具的机会。机构部分的学习,在专业教室配备有机械设计语音多功能控制陈列柜, 虽然是可动的机构,但是学员上课来不及观摩而下课有没有时间和心思观摩,因此展示柜利 用率不高。而机构、机械传动部分的工作原理分析、失效形式分析主要是通过动画演示和理 论授课的形式进行,同时学员课下很少自己摸索研究教具。三、信息化技术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建设课程微课"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环节 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其特点:一是时间短,每节微课时间长度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以某 一知识点讲解为主;二是自主性强,学员可以自主选择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反复观看,直到理 解掌握为止;三是系统性,教员录制好的每个知识点都具有完整性,可组成完整单元,营造 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针对课程建设配套的《机械识图习题集》也可以将讲解录制成微 课,针对每一种题型的解法和绘制方式,录制一套针对本院本课程的微课。学员在实作课后, 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再次复习视图绘制的方法和标准要求。并且,该习题集的使用专业和层次 范围也较广,录制好的微课也可以提供给更多的学员进行自主学习。2.利用三维软件解决机械类基础课程中的重难点机械类课程重在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的学科专业。从最初学习机 械识图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员的读图能力,训练学员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能够对三 维立体空间进行整理,进而运用已学知识将图形绘制出来,同时,还能够反向应用,通过读 取二维图样获取设计者想要表达传递的内容。因此,机械类基础课程对学员的空间能力要求 高。如果学员在最初学习机械类基础课程时就感觉到吃力跟不上,那么后期机械类的专业课 程学习会感觉更加吃力,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授课过程中多用实物模型展示,但实物 模型形状有限、数量有限,学员课下难以利用实物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点,日积月累不利于后 续装配图的识读学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讲解三维软件的应用,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 使得学员在课下可以利用自习时间进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相应的实作训练项 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现如今我国机械行业应用的软件类型很多,但主要以AutoCAD绘制二维图为主,虽然 CAD现在也实现了二维到三维的软件功能升级,但相比于SolidWorks 等专业的三维软件还 不够专业能方便。由于机械结构复杂多样,为了能准确的完成目标的立体化设计,三维软件 的功能强大,就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对学员的操作要求高,使得他们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去学 习软件,因此需要选择有应用优势、操作可行性强的三维软件。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 Solidworks和CAXA软件,Solidworks界面操作简单,应用性实用性强,网络学习资源多,学 员可借助教材或网络视频进行自学。CAXA软件是我国自行创新开发的绘图软件且被广泛应 用于学校的教学领域,尤其针对军队院校,国产软件更符合未来的教学趋势。CAXA软件的 主要优势是其内设的语言环境与母语一致,并且具有智能化优势,同时能对绘制的对象进行 比例调和,方便应用在识图教学内容的讲解上,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在组合体截交线、 相贯线和剖视图绘制的讲解中,可以利用CAXA软件建模可以快速展现出较难的截交线、相 贯线的形状以及剖视图展示的内部结构。同时,也可上机实践利用软件理解它们的形成方式, 进而引导学员总结绘制方法。
简介: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它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本研究围绕高中历史的乡土校本课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借助教育信息化的丰富资源,可视化工具等,探索历史乡土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结合点,以期实现课程主题与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对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教育信息化提升乡土校本课程在学生思想认知和能力素质上的培养有着显著效果,有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时空界限,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和互动性。因此,教育信息化与高中历史乡土校本课程的相结合探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这对促进高中历史教育的本土化、生活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介:摘要:乡村小学教育管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优化升级和提高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关系和教育价值。然而,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乡村小学具有教学资源欠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急需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教育管理的改革。结合次背景,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一种融合信息化课程的乡村小学教育管理方案。程序整合了网络资源、多媒体展现、远程互动等信息化手段,并注重与传统课程的深度融合,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案实施后,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也有明显改善,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积极反馈。同时,该方案也为乡村小学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认为,通过深度融合信息化课程,能有效优化乡村小学的教育管理,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简介:信息化教育的定义有多种,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简言之,即: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早期的信息化教育几乎等同于计算机技术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入中小学。1997年国家教委确定数百所中小学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探索信息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