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产妇住院期间,乳汁未能及时分泌,而这一阶段又是泌乳的关键时期,为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的发育成长,验证观察“新生儿哺乳辅助装置”使用效果。方法采用作者本人研制的“新生儿哺乳辅助装置”(专利号201220293717.6),选择我院产科2012年1~5月自然分娩的120例健康母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观察母乳达充足的时间,乳头、乳腺管通畅情况,乳头皲裂发生情况,纯母乳喂养率等。结果试验组在母乳达充足的时间、乳头皲裂发生情况、纯母乳喂养率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乳头、乳腺管通畅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哺乳辅助装置”有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的发育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母乳喂养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新生儿哺乳辅助装置
  • 简介:当事人基本情况:申诉人:黄某,女被诉人:某化妆品公司案情简介:2004年5月13日,黄某应聘进入某化妆品公司担任销售主管之职,双方订有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05年6月24日,每月税前工资为3931元。2005年年初,黄某月工资调整为税前4050元。同年3月22日.黄某休完产假回公司上班,4月份被调至销售部担任美容顾问主管,

  • 标签: 哺乳期 女职工 化妆品公司 销售主管 工资调整 案情简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对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4月—2013年11月我站接收的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71例患者,对其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月经量为(105.73±19.54)ml,与治疗前相比,月经量明显降低;与手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患者月经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71例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7.18%,临床有效率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对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临床有效率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哺乳期 子宫上环术 出血 当归芍药散 临床效果
  • 简介:Stomatin(红细胞膜蛋白7.2b)最先在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膜上发现该蛋白缺失。之后的研究表明,stomatin及其同源物在不同种属的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并在胆固醇丰富的微区——脂筏中发挥重要功能,例如参与调节离子通道、调节细胞骨架等等。大量实验结果证实,秀丽隐杆线虫stomatin同源物MEC-2在线虫的机械感觉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在哺乳动物中stomatin可能也发挥相同的作用。最近有关stomatin与机械感觉传导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stomatin及其在哺乳动物机械感觉传导中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STOMATIN 哺乳动物 神经元 机械感觉传导 脂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乳头溢液,51例乳腺肿块,28例乳管瘘,10例乳房脓肿形成者行相应手术治疗,5例乳腺炎性肿块保守治疗后缓解。其中1例患者脓肿病灶外上象限发现乳腺癌灶,行乳癌改良根治术;1例乳管瘘患者病理发现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手术时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不能忽视乳腺肿瘤的存在。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诊断 治疗 手术 乳腺肿瘤
  • 简介:人们虽早就知道“是药三分毒”,但对药物应用具有双重性,一是药物效应(即有效性),另一是药物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即安全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后,该药物对胎儿及哺乳期婴儿影响的认识更是模糊。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妇女 安全用药 药物应用 对药 药物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患者乳腺炎疾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乳房局限性肿块患者,治疗后肿块变小或消失;10例脓肿患者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经门诊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全部乳腺炎性肿块患者治疗后病症缓解,疼痛消失,局部组织增厚变硬;乳管瘘患者中3例Ⅰ期缝合后甲级愈合,其余行瘘管切开引流术后有2例复发,再次切开引流术后痊愈;8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常多发于乳晕周围,容易发生误诊,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类型进行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非哺乳期 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通常在育龄期、有哺乳史的女性中比较多发,且单侧发病率高于双侧发病率,以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为常见临床症状表现,皮肤红肿、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表现发生率次之,少见乳头凹陷现象。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原因不明确,且包括多种临床表现,容易反复发作,这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需要与患者临床特点相结合,制定对应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非哺乳期 乳腺炎 临床特点
  • 简介:近年来,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发作,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治疗困难,如治疗不当,此病长期不愈,进而出现乳房变形或手术后因手术瘢痕导致乳房毁形,甚至无法避免乳房切除。本院自2006年至2010年治疗了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收到良好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6年至2010年治疗了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35.3岁。未婚者3例,已婚未育者2例,

  • 标签: 乳腺炎 治疗
  • 简介:Sry在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伴随多个基因的参与调控。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性分化与生殖发育过程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介了与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哺乳动物 性别决定基因 研究进展
  • 作者: 吴晓珊 王福 李昂 王松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50(现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 长沙 410008)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11604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710004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50
  • 简介:摘要尽管人类替换恒牙的牙板在胚胎时就已经形成,但直到6~12岁期间才进行乳恒牙替换,这种替换恒牙时空启动的调控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因以往牙发育研究多以啮齿类动物为研究模型,没有乳恒牙替换,无法进行人类乳恒牙替换相关研究。本课题组经过10余年努力,创建小型猪牙发育研究平台,利用此大型动物模型开展乳恒牙发育替换模式和机制研究。明确了小型猪乳恒牙替换的时空发育模式,进一步的牙替换机制研究表明,乳牙发育速率快于颌骨产生的组织内生物应力;该应力上调乳恒牙之间间充质内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Wnt信号,抑制替换恒牙牙板发育,使替换恒牙牙板较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该分子表达模式在人乳恒牙牙胚之间间充质内得到验证;乳牙萌出释放组织内应力引起Wnt信号从间充质转位至恒牙上皮启动恒牙发育。由此发现了组织内应力调控乳恒牙替换的机制,提出"组织内应力调控牙齿替换"学说。乳恒牙替换模式及调控机制的发现为通过调控生物力学及Wnt通路实现器官发育与再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 标签: 牙,乳 恒牙 牙替换 生物应力 Runt相关转录因子2-Wnt信号轴
  • 简介:目的探讨药房对哺乳期患者安全用药监控的思考。方法对药房监控哺乳期患者处方的必要性与现状进行分析,依据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策略。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哺乳期患者的用药安全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包括患者本身并未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医师并未予以重视、缺少监控力度及健康难度大等;针对信息化强弱不同的医院分别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的缓解了上述不良现状,提升了哺乳期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结论为确保哺乳期患者安全用药,药房需要加强对患者安全用药的监控,把好监控关。

  • 标签: 药房 哺乳期患者 安全用药 监控
  • 简介:为探讨吉妮IUD与哺乳期放置的手术安全性、副反应发生和临床避孕效果,我站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为100例哺乳期妇女放置吉妮IUD,并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哺乳期 吉妮IUD 副反应 计划生育
  • 简介:为促进母乳喂养,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产科、儿科都必须贯彻由WNLCEF及WHO提出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要求摒弃奶瓶及橡皮奶头,对确实需要加奶的新生儿可用小杯、小匙喂哺.但实践过程中,用小杯、小匙喂哺仍有乳头错觉的现象出现,其发生率随着喂哺次数增加而增加[1].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本院妇产科研制出一次性哺乳装置,应用于临床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一次性哺乳装置 母乳喂养 制作方法 硅胶管 儿科
  • 简介: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在以往少见文献报道。其特点为经常规抗感染、穿刺或切开引流后仍反复形成脓肿、窦道、红肿、低热,且用常规方法换药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复发,易形成哺乳期乳瘘经久不愈,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科曾收治2例哺乳期分支杆菌阳性病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炎 哺乳期 分支杆菌
  • 简介:生物钟基因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起着调控机体生命活动和近日节律运转的作用,它们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构成的自主调控的转录和翻译负反馈环是生物钟运转的分子机制.哺乳动物根据昼夜时令的改变来调整日周期和年周期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这些活动是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和垂体结节部(parstuberalis,PT)来调节的.

  • 标签: 哺乳动物 生物钟基因 近日节律 SCN 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