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疗效。方法总结47例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后1、2、3周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周显效率为45.0%,治疗后2周的显效率为67.5%,治疗后3周的显效率为90.0%,治疗后1周显效率高于治疗后2周高于治疗后3周(P<0.05),治疗后1周发生用药后灼热3例,局部干燥3例,出现脱屑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5%,治疗后2周发生用药后灼热1例,局部干燥2例,出现脱屑1例,总发生率为10.0%,治疗后3周发生用药后灼热2例,局部干燥1例,出现脱屑1例,总发生率为10.0%。结论针对慢性湿疹临床表现中皮损粗糙、肥厚甚至苔藓化的特点,理论上复方氟米松乳膏可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在临床一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轻、中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人工周期、抗感染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常规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1~30min,平均手术时间(20.5±3.6)min;术中出血量15~50ml,平均出血量(30.4±6.8)ml;42例患者一次治疗后,38例治愈,4例改善,0例无效。再次给予4例改善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均痊愈。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有着较好的近期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的近期预后因素。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AMI合并VSR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后的存活期分为两组S组(存活≤30d,34例)和L组(存活>30d,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存活期≤30d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制定AMI合并VSR患者的近期预后危险评分。结果S组与L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无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发生在近心尖部和AMI发作至VSR确诊的时间(AMI-VSR时间)≤4d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无室壁瘤形成和AMI-VSR时间≤4d均为AMI合并VSR患者存活期≤30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合并VSR患者存活期≤30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无室壁瘤形成及AMI-VSR时间≤4d,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更积极有效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伽马刀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1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体部伽玛刀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的近期疗效,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卡氏评分、肿瘤病理特点等对于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11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9(102/116),其中有32例患者为完全缓解,占27.6%;患者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9.7%(104/116)及65.5%(76/116);影响因素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呈现负相关,患者的年龄越大、肿瘤越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越低;而与卡氏评分呈现正相关,患者的卡氏评分越低,患者的有效率及生存率越低。结论体部伽玛刀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年龄、卡氏评分、肿瘤大小等都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简介:摘要采用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转位治疗臂丛神经中下干根性撕脱伤11例,经过精心地治疗及护理,病人均康复出院。神经移植术是目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良好方法,手术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外科医生的精湛的医术,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水平。这里就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高效率的护理,保证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从而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我科护士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康复。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有效地心理沟通,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情和顾虑情绪;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为患者手术提供了保证;术后正确的体位使患者安全舒适;积极巡视患者,并密切观察并发症,耐心听取患者主诉,从而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因为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优良率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提高受损肌肉力量。通过以上护理,我科采用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转位治疗臂丛神经中下干根性撕脱伤11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应用棘突韧带复合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60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L4/5节段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开展随访活动,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保留后方棘突韧带的关节突关节切除椎间融合术,B组行保留L4上半棘突和L5下半棘突的部分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C组I行L4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对比三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结果和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J0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C组的J0A评分较A、B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可有效减轻因腰椎融合术导致的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装置固定外伤松动牙齿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55例患者113例外伤牙齿松动患牙,均给予正畸装置进行固定,以解除患者的早接触以及咬合创伤。治疗期间,定期检测患牙的牙髓活力,需要时及时给予根管治疗。正畸装置治疗时间为3个月,3个月后拆除装置,而后每6个月复查1次,每次均对患者的牙周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13例外伤牙齿松动患牙,经过正畸装置固定后,患牙的存留率达到100%。113颗患牙中,有83颗出现了牙髓坏死情况,这些患牙均及时采取了根管治疗措施;有73颗患牙出现了牙周膜愈合;有37颗患牙出现了牙槽骨粘连;有3颗患牙出现了轻度根外吸收。结论采用正畸装置固定对外伤松动牙齿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显著,能够保存患者的患牙及功能,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和手术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6周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小,并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