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支架结合克氏针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5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组),48例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结果治疗组47例获得随访,对照组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8个月,平均(14±2.16)个月,两组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解剖评估优良率,治疗组为87.2﹪,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ienst功能评估优良率,治疗组为89.4﹪,对照组为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好,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病患者在血管狭窄基础上伴有病变处严重的钙化病变;经冠脉内旋磨、支架植入术后加用益心通痹汤对患者病变血管植入支架部位再狭窄发生防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进行单纯的PCI术(包括冠脉旋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和在冠脉PCI术的基础之上加用益心通痹汤。结果在对照组26例中有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次狭窄状况、再狭窄率为15.38%,中药治疗组中,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严重血管钙化的患者在冠脉旋磨及PCI术后使用益心通痹汤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颅内动脉支架术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面积(A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辛伐他汀对预防颅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将52例颅内动脉支架术且术前彩超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口服辛伐他汀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20mg/d组(25例)和40mg/d组(27例),两组均术前3d开始口服辛伐他汀,并同时口服氯吡格雷75mg/d+拜阿司匹林100mg/d;在支架置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IMT及AP,同时检测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IMT及AP均较术前无明显减少(p>0.05),至6个月时,减少才有显著性(<0.05);且6个月时,40mg组减少明显多于20mg组(p<0.05)。两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CRP均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40mg组降低较20mg组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降低颅内动脉支架术后患者IMT,缩小AP,抑制炎症反应,对预防颅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腹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术期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卧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腹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术期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通过与传统护理模式比较,用SAS/SDS自评量表反应优质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因素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模式使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程度明显降低。结论优质护理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较传统护理模式更适合临床的需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支架的置入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心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总结患者诊疗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中,单支病变23例,双支病变6例,三支病变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中,30例心血管支架置入成功,1例死亡;术后6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6~12个月,2例患者出现胸痛发作。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对其开展心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安全可行。但是,术后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支架置入方式,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国产大动脉支架在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用的安全、有效性分析。通过回顾2009年至2017年,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B型患者145例,145例患者均选用微创心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T*-*-*直管型覆膜支架系统和先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XJZDZ*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结果145例患者成功实施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发生逆撕导致患者死亡2例,术后死亡率为1.44%,未发生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国产大动脉支架在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用的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经肠镜下支架置入与腹腔镜手术用于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0日—2018年2月10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中盲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以患者治疗前后顺序纳入,观察组4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40例行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对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肠镜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解除肠梗阻并顺利排气,操作时间为(29.9±4.1)分,并未出现并发症。实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手术时间、清扫淋巴个数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接受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简单且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其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内接收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选取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清创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周创伤程度以及骨代谢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CRP、NE含量较对照组均更低;观察组术后1周BGP、BALP、P1NP含量较对照组高,且β-CTX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创伤程度,改善患者骨代谢,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在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解剖复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60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将锁定加压钢板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而将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应用于观察组中,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患肢缩短均达到了解剖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并没有显著的优劣之分,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措施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75岁以上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可行及疗效。方法238例接受介入诊疗的75岁以上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及股动脉组,各119例。比较两组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中的动脉刺及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支架成功率、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桡动脉组及股动脉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造成功率、支架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桡动脉组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局部血管并发症率及术后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桡脉组明显优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能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CYP2C19基因型分组方式,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短期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评价。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至少置入一枚支架的患者,术后行CYP2C19基因检测,根据CPY2C19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不同的代谢型组(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分别接受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氯比格雷150mg/d或者阿司匹林100m/+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主要观察主要心脏事件(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以及预期外的支架植入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不良事件(包括轻微出血、过敏、呼吸困难)。比较根据基因型分组后患者,上述事件的发生率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204例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中,主要心脏事件在慢代谢组患者中依次高于中间代谢型(HR=1.026P=0.01)和快代谢型患者(HR=1.036P=0.0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组间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指导下的ADP受体拮抗剂的选择对术后心脏缺血性事件的预测有意义,在CYP2C19位点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波立维150mg以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短期内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