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5月三台县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细菌356株,其中G+菌86株(24.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40.63%,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G-菌270株(75.84%),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结论:ICU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严重。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诊断方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抽选来自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 88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4例),对照组采用 CT实施诊断,观察组则使用 MRI实施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诊断时间以及诊断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诊断费用、诊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 MRI实施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避免不良情况出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依据,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周期,在临床上成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状况,再提出整改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时段内接收的 60 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 结果: ① 60 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包括皮肤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全身损害症状、肾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骨骼系统症状、其他系统症状。②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中,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帕珠沙星、莫西沙星。③在患者年龄思考中,可知男性低于女性,且 55-85 岁为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高发年龄段,其次在 31-55 岁、 20-30 岁群体中。④于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期间,因静脉滴注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占比 75.00% ,口服给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占比 25.00% 。 结论: 于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期间,极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医疗应高度重视此类问题,预防躯体损害,确保机体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3月纳入的 130例产妇,遵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 65例,研究组给予风险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 70.77%明显高于对照组 52.31%( χ2=7.199,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7.69%明显低于对照组 18.46%( χ2=5.103, P< 0.05);研究组满意度 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 81.54%( χ2=9.382, P< 0.05)。结论 风险护理运用于产科病房中效果显著,明显提升自然分娩率,防止并发症产生,保障产妇安全,同时产妇满意度较高,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抽取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102 例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以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 51 例,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和研究组( 51 例,护理方法为针对性护理),需要展开比较的是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显著减少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发生情况,切实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四步拔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之间, 随机选择本院接收的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 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针法,观察组为四步拔针法,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针对静脉输液治疗患者, 采用四步拔针法十分显著,四步 拔针法是一种易于使用、局部瘀血少、对被褥环境污染少、能够 减轻护士腰背部疲劳的方法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