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情下,探讨加强普通病区对患者陪护的管理,从而为普通病区的精细抗疫 提供参考。 方法 对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普通病区神经内科在防控新冠肺炎过程中,如何加强患者陪护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入院告知、门禁管理、期间管理、健康监测和探视。 结果 截止目前,某院普通病区陪护管理井然有序,患者、家属、陪护依从性显著提高到100%,疫情期间无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结论 普通病区的疫情感染管理也很重要,如加强陪护管理,是精细抗击突发疫情的重要环节之一,能有效保护普通病区医护人员的安全,保障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杜绝院内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儿科是能够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1。但这对于儿童而言,是一个紧张恐惧的过程,如果穿刺部位固定不妥,容易导致药液外渗,引起肿胀等,需要进行重复穿刺。此次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新型的、能够使患儿的手部与固定器贴合的更加紧密的拱形儿童静脉输液固定器,避免了由于儿童易动而引起的针头脱出,药物外渗现象,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了重复穿刺的发生,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简介: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的现状,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公共场合的易感度,本文结合已发布的防疫指南,将个人呼吸量、公共空间通风量、患病人数、所处时间、口罩的保护作用等有机结合,形成不同公共场合定性的综合指标来判断不同场合下的感染概率,基于空气传染病模型,建立新型冠状病毒多环境易感度模型,判断其传播风险,为公共场所科学防疫,限制出行等防疫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从入院到治愈过程的护理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进行总结。 方法 对 2020年 3月 1日入院的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护理,患儿主诉为咽痒咳嗽,患儿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 1/3胸部 CT平扫未见异常。我们通过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患儿病情未从轻转重,顺利出院。结论 对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患儿的规范化护理可以避免患儿病情的恶化,通过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使患儿痊愈。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I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武汉陆续出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例,NCP迅速发展至全国乃至境外等国家。截止2022年2月15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196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9391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因此在疫情期间,做好普通病房的防护,对控制疫情的蔓延也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接受救治的情况、发病的季节,并比较其中死亡与治愈患者(分为死亡组和治愈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1)这120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这些患者的发病时间多为5-10月份,其中8月份、7月份发病患者的占比较高,分别为25.83%、20.83%。2)治愈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的WBC、PLT、血清ALT的水平相比,P>0.05。治愈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的水平均低于死亡组患者,其PT、APTT均短于死亡组患者,P<0.05。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夏季。此病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死亡率较高。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的水平、PT、APTT是影响此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新型敷料联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患者治疗效果上的影响意义与应用价值。方法:从该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时间段接诊的慢性伤口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课题研究对象,以就诊单双号为基准对患者实施分组安排,参照组(n=40):提供常规换药联合护理干预的服务策略,研究组:给予新型敷料联合护理干预服务策略,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实施比对。结果:关于在肉芽组织新生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研究组均显优参照组(P>0.05),具备可比优势,值得探讨。结论:对于慢性伤口患者而言,良好完善的治疗干预方案对患者康复质量影响关键,文中针对研究组患者所实行的方案策略优异性更强,即能有效促进慢性伤口愈合速度,还能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建议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