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代对画派的认知存在着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两种倾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前辈学者将“扬州八怪”正名为“扬州画派”,已突破传统的画派界定理论。其后.“清初金陵画派”的提出与之一脉相承。画派界定应紧系特定时代的历史情境,综合考察其思想倾向、审美取向、风格特征和个性差异。和而不同是一个画派生命力的昭示。20世纪“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是时代造就,约定俗成.实至名归。有人生搬硬套古代封闭状态下形成的画派观,以“传承关系一致”作为“风格”的核心标准,否认这些画派;将正常的学术分歧扣上“打造画派的理论先导”帽子,有失学者风范。文章还认为当今画派热是具有丰富复杂的时代内涵的文化现象,正面、负面同时存在,应具体分析,不应全盘否定。
简介:赵壹《非草书》中“守令作篇”与卫恒《四体书势》中“匆匆不暇草书”二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读。本文注意到《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所录“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前皆有一“号”字,但后代却被篡改为“每书云:”,或是“常曰:”。但“匆匆不暇草书”根本就不是张芝的自述,而是外人对张芝草书的称呼,张芝的草书在当时被称为“匆匆不暇草书”。这是因为今草书写的速度是快速的,钩锁连环,指腕的动作犹如连锁反应,其书写状态是匆匆而令人目不暇接的。后世将此语理解为“匆匆忙忙,来不及写草书”,纯为臆说。由于草书书写技法的复杂性,故尔张芝很可能传一篇《草诀篇》一类的文字,《非草书》中“梁孔达写书以示姜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这个“篇”就是张芝《草诀篇》,同样,“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第以此篇研思锐精”,两句话中的“篇”也是指《草诀篇》。本文还扼要地对《非草书》的可靠性作了粗浅的探讨,认为它的成书时间在汉献帝初平以后,赵壹去世之前。今本与张怀瑾所见或有出入,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决不可能面目全非。
简介:在北洋政府过渡到中华民国期间,北京,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首都位置,它在1928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后,却面临中华民国正式定都南京的困境。北京失去首都的位置,独立报人成舍我在北京创办的《世界画报》(1925—1936),却仍然在北京继续发行,它虽然是以注重大众娱乐文化的新兴报纸,但是,其中关于科技革新视慌文化的"飞行论述"却富合现代化思维。本文以汉学家冯克(FrankDikotter)探讨"权力""知识"和新文化史的角度,以及文学理论家史书美提出"半殖民主义"的视角,检视《世界画报》中关于飞行图像表征的现代化符号:从飞船科技驾驭全球的文化地理想象、飞行展示的全球化指涉、现代新奇事物的西方洋货、"航空建国"的军事科技需求,以及发行"航空致富"的航空奖券等画报内容,探讨"飞行论述"满足大众对科技、时髦洋玩意儿和新奇事物的欲望,并成为半殖民地中国去窥探、模拟和仿效西方的媒介,以及传播西方现代化的表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