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主可区分为理念与制度两个层次。前者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民主主义,后者的核心环节为选举制。制度层面的民主,在今后实践中未必会遇到真正的障碍;但平等的理念,却与本文化的精英主义传统格格不入,甚难为国人认同。如果西方的经济一社会危机持续发展,则一度宣称终结了历史的民主,可能最先在中国受到挑战。

  • 标签: 比较政治 民主 民主主义 精英主义
  • 简介:<正>一印度人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联系以及印度共产党在国外的建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令人困惑的历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一些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主义者已认识到不时发生的恐怖主义既天真又无用,感到只有依靠外国的援助才能产生有组织的民族革命运动并取得国家的独立。这一令人向往的前景召唤了一代勇敢的青年人去进行革

  • 标签: 共产党人 印度人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罗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民族主义者
  • 简介:[编者按]苏联解体后,随着苏联历史档案的陆续公布,苏联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进行重新研究,一些以讹传讹的问题需要予以澄清.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约请著名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研究员就有关问题进行重新探讨,所写文章本刊将陆续刊登.

  • 标签: 波格丹诺夫 军事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联盟
  • 简介:<正>一、从“甩包袱”到俄罗斯的“门罗主义”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政策,与其对外总政策一样,在1992—1995年间也有很大变化。1992年初到1995年,在俄罗斯如何对待独联体国家的态度问题上,俄罗斯国内先后出现了4种影响较大的思潮。第一种是“恐苏症”。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苏联时代俄罗斯虽然是15个加盟共和国中的“老大哥”,但实际上俄罗斯并没有从这种优越地位中得到任何实惠,俄罗斯成了

  • 标签: 独联体国家 俄罗斯帝国 门罗 “科济列夫主义” 白俄罗斯 乌克兰
  • 简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展示了马克高超的实践唯物主义批判哲学,在《导言》中,马克力图探寻人类彻底解放的途径,他将哲学视域转向批判现实,以'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两条文脉为线索,前者从理论层面揭示宗教和政治制度对人的束缚与压迫,后者从实践层面阐释了无产阶级立场和'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二者结合,从而实现人类解放。

  • 标签: 转向 批判 回归
  • 简介:斯大林反官僚主义探析薛晓莉官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最早发端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并同斯大林的集权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苏联的第一代领导人,斯大林曾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也正是在他执政的年代里呈愈演愈烈...

  • 标签: 反官僚主义 斯大林 反对官僚主义 党和国家机关 监察委员会 苏联共产党
  • 简介:<正>1980年夏波兰发生的事件以及格但斯克协议后发生的事件和社会主义革新政策的失败都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果说1980年夏季的大罢工在当时揭露了一种体制的弱点、弊病和停滞,那么它也使人们对波兰实行民主的社会主义充满希望,而大罢工就是这种社会主义的先导。波兰工人阶级广泛登上政治舞台,不是授权他人而是亲自行使领导职能的

  • 标签: 社会主义 危机 工人阶级 领导职能 实行民主 罢工
  • 简介:停滞——金融化陷阱布莱克沃特:在您的新作《无休止的危机》(TheEndlessCrisis)中,您和罗伯特·麦克切斯尼(RobertMcChesney)提出了“停滞一金融化陷阱”(staghation-financialisationtrap)的观点,这是什么意思?

  • 标签: 资本主义危机 社会民主主义 福斯特 拉米 约翰 对话
  • 简介: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 标签: 欧美 左翼政党 民粹主义 社会党
  • 简介:不论是社会学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还是历史制度主义,都过分关注制度的稳定性以及外生性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大多忽视了那些内生性的、通常以增量方式发生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本文在检视上述理论盲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渐进式制度变迁的解释框架。该解释框架区分了替代、叠加、偏离和转换四种制度变迁模式,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发生的根源及其机理。文章进一步指出了不同类型的变革推动者——制度的反叛者、共生者、颠覆者和机会主义者——在推动制度变迁过程中使用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得以生效的制度和政治环境根源。最后,在分析不同变革推动者之间进行的不同层次的联盟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释了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基本模式。

  • 标签: 制度变迁 制度稳定 变革推动者
  • 简介:为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充分借助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技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通俗化,甘肃省平凉市委宣传部采取“互联网+理论”模式创办了“平凉理论在线”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构筑了网络空间思想阵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满足了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标签: 思想阵地 理论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习热情 精神动力 新媒体技术
  • 简介:在当前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外交研究不被重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方面,即传统的外交研究的理论价值较小和政府主导的外交日渐式微。为了使外交重新成为国际关系学关注的核心,需要借鉴其他理论,制度主义能够为外交研究的议题设置和研究方法提供有益的帮助。由此,对中国外交一些重要议题的研究,如实现互利共赢战略的方式、外交制度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中国的大国威望与外交手段之间的关系、国际制度和中国外交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可以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发展。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外交 制度主义
  • 简介:以“复杂多变”描述当今国际形势的表征,以“多极化”概括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的走势,这是经过多年凝聚集体智慧而形成的科学概念,言简意赅,精当得体。尽管体现“复杂多变”与“多极化”的具体形态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也会不断得到丰富,但其实质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值得关注的是,

  • 标签: “环保” 期待 国际形势 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 科学概念
  • 简介:分享馅饼帝国主义关系总是依赖于本地的统治阶级,可能在本地统治阶级各阶层中更依赖其中的某个阶层,或者,在某些情形下,只是某个小集团。但与本地利益的协调总是问题的关键。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阿根廷看得很清楚。

  • 标签: 帝国主义 阿根廷 新自由主义 形态 统治阶级
  • 简介:美国著名的马克主义经济学家和苏联问题专家大卫·科兹认为,苏联体制的终结是其特有体制的独有特征和特殊历史的产物,但苏联经验以及苏联体制为未来兴起的任何一种可行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教训。他认为理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应该具有几点鲜明的特征:国有化的生产方式、经济计划化、为使用而进行的生产和民主。经过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不断研究,大卫·科兹指出。目前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阶段。随着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模式的社会积累结构中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模式的资本主义将有可能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

  • 标签: 大卫·科兹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苏联 新自由主义
  • 简介:2007年10月15—17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贝尔福讲座教授杰克·斯奈德(JackSnyder)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以“帝国的迷思”、“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和“民主化、民族主义与战争”为题做了三次学术讲座。本文根据斯奈德教授10月17日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原稿未经本人审阅。斯奈德教授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民主化与民族主义、美国对外政策、俄罗斯(苏联)对外政策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荣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担任《美国政治学评论》和《国际安全》杂志编委。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主化 战争 国际关系理论 美国对外政策 《国际安全》
  • 简介:<正>当前,20世纪的社会主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治家的热门话题,不论是社会主义的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在纷纷加以评述。这不仅是因为即将终结的20世纪的最主要的事件是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而且是因为如何看待这个实践直接关系到21世纪历史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各阶级各阶层的命运和切身的利益,因此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 标签: 社会主义 20世纪 政治家 反对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热门话题
  • 简介:一直以来,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的中日主导权之争被认为是阻碍东亚地区合作发展的原因之一。然而,东亚地区主义的历史表明,虽然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中日的地区主导权竞争不可避免;与此同时,由于两国在推动自由贸易与对亚洲国家发展援助等经济议题上具有利益一致性,双方的竞争不但不会“撕裂”东亚,反而会刺激东亚地区主义运动,促进多边合作的深化。因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中日两国在第三国的民间合作的未来值得期待。即便如此,美国仍然是左右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重要变量,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行动随时可能会影响中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

  • 标签: 中日关系 东亚合作 地区主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