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介绍了解决QuickBasic程序调用汇编程序时数据区匹配问题的一种简便方法。
简介:在Lageos卫星的精密定轨中引入了“类阻力”摄动加速度,以减小沿轨误差的影响。本文讨论了“类阻力”摄动的阻力系数CD的不同计算模式对定轨计算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和分析比较,表明了类阻力系数CD在各个短弧上拟合的值变化较大。在一个月的长弧段内反CD作为常系数拟合求解仅是一种求平均值的近拟方法。类阻力系数CD应采用既包含长期变化又包含若干周期变化的计算模式比较合理,具体计算时该取多少项,应根据选用弧段的长短及精度要求来确定。
简介:介绍了上海天文台GPS气象学的背景、进展和研究成果。从90年代起,上海天文台就分别开展了地基GPS气象学和空基GPS气象学的研究工作。在地基GPS气象学研究中,利用国内分布的23个GPS网站及周边地区的6个IGS台站,在1996年7月26日到31日(6天)的GPS观测资料,首先求得中性大气天顶延迟改正序列,然后推出测站上空可降水汽量积分;采样频率分别取为30分钟和2小时。得到的天顶延迟改正的精度好于1cm,反演出可降水汽含量的内部精度约1~2mm。把国内GPS网中具有探空气球观测的4个台站:上海、武汉、长春和西宁的资料进行比较,发现GPS和探空气球的可降水汽含量之间的平均中误差为3~4mm。考虑到上海地区在台风和气候变化较剧烈的季节因素,选择了1997年8月2日到9日(8天)和8月17日到27日(11天)的两个观测时段,做了国内第一个GPS/storm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面GPS网有可能获得几乎实时的、连续的和高精度的可降水汽含量值。它的结果很好地与实时降雨量和降雨过程相对应。实验还证明,利用预报轨道可以获得与精密轨道几乎相同的结果。在空基GPS气象研究中,发现地面GPS网水汽观测具有良好的时间覆盖率的优点、缺乏空间分辨率的缺点;而现有的GPS无线电掩星方法恰恰具有良好的空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40cm口径双筒折射望远镜拍摄的疏散星团NGC2548的10张底片,测定了该星团天区内501颗恒星相对于Tycho-2星表265颗星表星的绝对自行。并根据含有9个参数的星团成员概率判定模型,对以上的501颗恒星进行了成员概率的计算。若以成员概率大于0.7的恒星作为团星的判定标准,则在501颗恒星中有165颗属于团星。
简介:介绍了测地空间VLBI论证实验(GEDEX)的观测方案、预期目标和已获得的实测资料概况,并对测地空间VLBI单源观测导致的奇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检验。对空间VLBI地—空基线时延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空间VLBI天文测地参数的联合平差要求每次实验至少观测3颗射电源。基于对法矩阵的数值检验,GEDEX实验的单源观测资料可用于定轨和解算地球定向参数(EOP),但用于地面VLBI站坐标测定时,地面站坐标与钟参数强相关。为了克服单源观测导致的奇异性,我们提出在VSOP卫星的观测过程中,增加地面站对其它射电源的观测;或者在资料处理中,延长观测资料的时间跨度,以包括多颗射电源的观测资料
简介:根据1990-1994年上海天文台(SO)和世界上一些时间中心(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时间公报公布的数据,对两种时间传递技术(Loran-C和GPS)确定的国际时间同步的长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SO时间实验室得到如下一些结果:1、1990-1992年,由Loran-C时间传递技术确定的结果表明:系统差约为600ns,不确定度约为90ns(1σ),准确度估计优于1μs。2、1993-1994年,由GPS时间传递技术确定的结果表明:系统差优于30ns,不确定度约为15ns(1σ),准确度估计优于100ns。这些比较结果充分说明了GPS时间传递技术在国际高水平时间同步的中必须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