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观察围产期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5-1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中抽取50位,并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围产期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且产妇的恢复程度要大大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对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中护理方法下产妇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18%,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为4.5%,无肺栓塞情况出现;对照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39%,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为13.5%,出现肺栓塞概率为2%。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近5年国内外围产期抑郁研究的热点及差异,为我国围产期抑郁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方法检索万方、Pubmed数据库,纳入2015—2019年发表的有关围产期抑郁的国内外文献,使用Bicomb 2.0书目共现分析系统、gCLUTO软件进行词频分析及双向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2 616篇、中文文献1 074篇,截取35个英文和20个中文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英文文献聚类分为5个主题:围产期抑郁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研究,围产期抑郁的病因学研究,围产期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干预措施研究,围产期抑郁的早期筛查;中文文献聚类分为:社会支持干预对围产期孕妇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心理干预对围产期孕产妇不良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结论加强对产前抑郁的探讨,增加对围产期抑郁女性子代的长期随访研究,开发完善包含多因素、多维度的围产期抑郁危险因素评估工具,构建全方位管理模式可以成为近期我国围产期抑郁研究的探索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指导干预用于 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效果。方法:以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接受门诊保健 的 88 例围产期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保健中是否行营养指导干预将围产期孕妇 分为对照组( 44 例:未行营养指导干预 )与实验组( 44 例:行营养指导干预 ),比较两组围产期孕妇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围产期孕妇干预后产前血钙、转铁蛋白、血锌、白蛋白等相关营养指标检测结果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明显( P<0.05)。实验组 围产期孕妇并发症发生率( 6.81 % ) 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对于围产期孕妇 门诊 保健中行营养指导干预可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升女性妊娠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围产期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孕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围产期护理,干预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67.44%,对照组自然分娩率41.86%,干预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4.65%,新生儿窒息率2.32%,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8.60%,新生儿窒息率11.62%,两组患者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认识,增加自然分娩率,减少孕产妇以及家属的错误认知。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于产妇产程以及产后康复的影响,为改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待产的14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4),对照组给予传统产科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为(9.57±1.81)h,而观察组为(7.46±1.53)h,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12/74),而观察组为5.41%(4/7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的自主排尿率为36.49%(27/74),而观察组为62.16%(46/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的的住院时间(9.51±1.58)d,而观察组为(7.29±1.36)d,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简介:1.病史摘要患者青年女性,22岁,因“劳力性胸闷、喘息7+月”入院。7+月前(约妊娠34周)于活动时出现胸闷、气促,伴乏力,未予重视、诊治。6+月前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仍出现上述症状,且静息状态下感喘息、咳嗽不适,当地医院行相关诊疗(具体不详)后建议转上级医院诊治。既往体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