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将本组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间歇蓝光照射组(A组,n=48)和持续蓝光照射组(B组,n=48)。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较各组间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低于B组(43.7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两种蓝光照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无差异,但间歇蓝光照射较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少,故临床对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单切口与双切口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52例(5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切口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经同一切口完成)和双切口组(上方巩膜切口行小梁切除术和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每组各26例(26眼)。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控制情况及视力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资料47例,其中单切口组23例和双切口组24例纳入分析。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眼压下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38和0.47)。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9,x2=0.374;x2=0.007,x2=0.932;x2=0.537,P=0.464)。结论单切口与双切口青白联合术均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术式具有相似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64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分析远端骨折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所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n=32例)、观察组(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n=32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指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93.75%(30/32)、75.0%(24/32)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两组相比前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恢复指标明显优于采用保守治疗的对组,存在显著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高于保守治疗,可在今后的治疗后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腹腔镜手术法同传统开腹手术法在早期胃癌患者上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过去1年(2015.4~2016.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对每位早期胃癌患者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无论在对早期胃癌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还是患者术中切口长度、术后感染率等方面,行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的对照组,二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较之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方面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应予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1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因疗效不佳而转为手术治疗。观察组治疗后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在临床上保守治疗通常用于非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更好。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全面检查,对两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进行统计,比较两组诊断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病灶及周边血流参数。结果经过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2.9%,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9.4%;利用超声诊断两种疾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利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病灶和子宫腺肌瘤病灶的血流参数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诊断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3例,本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进行临床诊断,观察两种方式诊断情况。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例数为33例,符合率为76.74%;CT检查符合例数为40例,符合率为9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肿块≤1cm诊断符合率(66.67%)较彩色多普勒超声(33.3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CT在乳腺癌临床诊断的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微小病灶的诊出率,对患者的预后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收治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股骨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两种入路方式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及膝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前外侧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外侧入路组明显缩短,出血量和切口感染率较外侧入路组明显下降,膝关节活动度良好率较外侧入路组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2.64、4.21、4.87、5.09,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与外侧入路相比,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低,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恢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入路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心源性哮喘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100例心源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0%远小于对照组的24%;两组患者FEV1与FV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氨茶碱,多索茶碱治疗心源性哮喘疗效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两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亢患者共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征控制时间更短,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恢复更快,用药依从性更好,随访两年后停药人数更多,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皮疹、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副作用、甲状腺功能衰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AST、ALT两项指标水平更低,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两种抗甲状腺药物用于治疗甲亢均有临床效果,但相比于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药物组临床表征控制更快、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恢复更快、临床依从性更好,停药早,对肝功能损伤更小,整体临床疗效更好,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