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骨灵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于2010年5月30日至2012年5月30日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使用强骨灵胶囊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强骨灵胶囊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强骨灵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I、II型为高发。探讨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100例I、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证素辨证法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证素与I、II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I型中总人数的59%;其次是脾,占50%;再次是肝,占41%。II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II型总人数的75%;其次是肝,占46%;再次是脾,占32%。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I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证素辨证排列组合,I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证素辨证法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男性抑郁情绪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于我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68例(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患者66例(对照组),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抑郁值,双能X线测定骨密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睾酮(T)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两组抑郁评分,分析骨密度值与抑郁评分的相关性,计算血浆IL-6、Cor、ACTH、T、NA、5-HT的水平,探讨抑郁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骨质疏松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年龄和体重指数均无差别。骨密度值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468,P=0.02);骨质疏松组血浆IL-6、Cor、ACTH、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浆睾酮(P)和5-HT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男性抑郁情绪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疾病,并且采用手术治疗的30名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统计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比例,以及术后的痊愈时间。结果对这些患者经过合理的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后,手术的成功率为93.3%,有4名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所占比例为13.3%。患者术后痊愈的时间为2~4周,痊愈的平均时间为3.4±0.5周。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护理后能够保证手术的成功率,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痊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肾通络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3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接受不同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指标(2.32±0.43)、血磷指标(1.10±0.64)与对照组患者血钙指标(2.41±0.50)、血磷指标(1.11±0.65)对比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碱性磷酸酶指标(65.25±28.58)、骨密度指标(85.32±26.29)与对照组患者碱性磷酸酶指标(79.36±23.19)、骨密度指标(81.23±24.15)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9例(52.94%)患者治疗显效,6例(35.29%)患者治疗有效,2例(11.76%)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8例(47.06%)患者治疗显效,4例(23.53%)患者治疗有效,5例(29.41%)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4%,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补肾通络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骨密度指标,使患者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已知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内分泌、遗传因素等。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病机制是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活性及分化失衡所导致的骨代谢失衡。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靶向治疗研究领域涉及激素靶向、药物靶向、分子靶向治疗等。但当前靶向治疗方法尚未完全成熟,所导致的临床不良反应限制其应用进展,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对骨质疏松症与激素调节、骨基质代谢、破骨细胞的关系以及目前骨质疏松症的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思路与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8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成人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与观察组4.76%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原发性遗尿症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原发性遗尿症患者,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醋酸去氨加压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加用自拟益气固肾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夜间排尿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夜间排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单纯西医疗法,加用中医疗法对小儿原发性遗尿症可以取得更高的疗效,因此临床应选择中医西结合疗法。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I、II型为高发。探讨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100例I、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证素辨证法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证素与I、II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I型中总人数的59%;其次是脾,占50%;再次是肝,占41%。II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II型总人数的75%;其次是肝,占46%;再次是脾,占32%。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I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证素辨证排列组合,I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证素辨证法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简介:目的利用特殊手术器材和相应的操作技巧,提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外科治疗的手术质量。方法借助MPBS系列器材的深部照明设备和彭氏刮吸解剖技术完成504例原发性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50±20)min,术中出血量(60±30)ml,住院时间(5±1)d。手术切口细小隐蔽,瘢痕平整。术后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和饮水呛咳各2例。未出现围手术期甲亢危象病例。482例随访(5±3)年,1例复发,2例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减低。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MPBS器材和彭氏刮吸解剖技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副损伤少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为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应用自拟方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过近期(服药前后)及远期(停药半年后)临床观察和BMD(骨密度)测定及生化指标(血钙素、尿吡啶酚)检测,确切地对其疗效进行评定。近期及远期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BMD、生化指标(BGP、PYD)均明显改善,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表明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 型 ) 、老年骨质疏松症 (II 型 ) 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 I 、 II 型为高发。探讨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 100 例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证素辨证法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证素与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 I 型中总人数的 59%; 其次是脾,占 50%; 再次是肝,占 41%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 II 型总人数的 75%; 其次是肝,占 46%; 再次是脾,占 32% 。 I 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 : 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 II 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 : 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证素辨证排列组合, I 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 I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法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证素辨证法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肾结石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提高对于此病例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16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肾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双侧肾结石有12例,一侧肾结石4例,治疗前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及24h尿液分析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患者的进行治疗之前,PTH浓度的正确信任度是在90%以上,也就是说要达到正常的水准,此数据已经超过了正常的好几倍,PTH浓度和血钙浓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有着明显的升高,血磷指标有所降低,在后来观察的临床症状显示来看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考虑到原发性甲状旁腺的突发的可能性,结合PTH测定是有利于减少肾结石的原发性甲状旁腺的误诊和漏诊,药物的治疗还仍然是首选,对于定位较为明确的原发性甲状旁腺患者来说,是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行COP、COAP等联合化疗,3例CR,1例PR,1例无效;2例用瘤可宁加血浆置换治疗,l例PR,1例无效;l例瘤可宁加干扰素治疗获得PR;2例单用瘤可宁治疗,l例PR,l例无效;2例死亡,分别死于脑血管病(1例)及心血管病(1例)。失访3例,7例存活,病程最长达9.5年。结论WM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疗法为烷化剂(瘤可宁),或加类固醇或加川血浆置换。α-干扰素也可用来治疗WM,疗效有待于观察。年轻或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可考虑骨髓或PBSCT治疗,以HDT后继之以PBSCT疗效较好,且移植相关性死亡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