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来自14个省份的2000~2005年度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库存的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统计学关系。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平均值为(21.30±4.40)%,有41.30%的样品还原糖含量落在16.00%~22.00%之间,与巴西优质烤烟还原糖含量(10.04%~22.50%)的符合程度为57.7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低糖类烟叶样品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明显高于中糖类和高糖类烟叶样品,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在类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当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2.00%~32.00%的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浓度、灰色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但是还原糖含量与劲头和燃烧性的回归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
简介:应用23个形态学特征,19个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组合,80个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引物和32个简单序列重复(SSR)引物对,比较三种分子标记法在29个杏仁栽培种和3个野生种遗传关系构建中的信息量和效率。根据预期杂合度的评价,与AFLPs和RAPDs相比,SSRs具有较高水平的多态性和较大的信息量。AFLPs预期杂合度值最低,但其辨别效率值最高,因为AFLPs能揭示每个反应中的大量条带,导致各种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三种分子标记法对杏仁基因型的辨别效率均较高,只是SSRs无法辨别‘Monagha’和‘Sefied’杏仁基因型。三种分子标记法基因型相似性相关系数统计上显著,但SSR数据要低于RAPDs和AFLPs的值。尽管三种分子标记法树形图拓扑结构存在一些差异,但相似性水平均较高。SSRs、RAPDs和AFLPs的系统树图及其综合数据都能依据地理散布反映大多数栽培种的关系。AMOVA检测到每个地理组中栽培种和野生种的变异。辅助程序分析表明,实验所应用的标记物数量足以保证基因相似性估计的可靠性和标记法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简介:以鸭梨为试材,采用非变性PAGE研究了急速降温和缓慢降温处理对不同采收成熟度(早采、中采、晚采)的鸭梨贮藏期间果皮脂氧合酶(LOX)同工酶的变化及其与果实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鸭梨果皮中的LOX同工酶有9条酶带,其中有三条主酶带B、F和H;不同采收成熟度和不同降温方法处理的鸭梨果皮的LOX同工酶带有所差异,其表达量的顺序为: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这一结果与果实褐变指数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的趋势一致,说明采后鸭梨果皮LOX同工酶的表达量与鸭梨果实的褐变关系密切。鸭梨于9月中旬采收结合缓慢降温贮藏,可减少采后果实的褐变,保持良好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简介:研究了赤水河下游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与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在毛竹林不同类型及土层间差异不显著,随土层厚度增加,全钾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全钾含量与土壤主要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速效钾含量与A(B)层土壤密度及孔隙度相关性显著,不同形态钾含量与不同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相关性显著。2)毛竹林乔木层植物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值随毛竹重要值降低而增加,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变化的趋势性各异。不同层内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不同层间植物Margalef指数、乔木和灌木层植物Simpson指数相关性显著。3)不同土层土壤全钾含量与乔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速效钾含量与地形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含量与毛竹林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显著的直线和二次多项式指标对数量分别为50.00%、50.00%,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相应值为13.89%、44.44%,表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系存在无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3种类型,印证了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
简介:田间采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进行喷雾试验,证明若吡虫啉喷雾雾滴在小麦穗部形成一定的沉积密度即可有效防治麦蚜。当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用水稀释2333倍(有效成分300mg/L),雾滴密度在54,133和280个/cm2条件下,施药7d后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3%,88.7%和93.7%;当药剂稀释1167倍(有效成分600mg/L),雾滴密度在75,142和291个/cm2条件下,7d后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1%,94.5%和96.5%。采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采用常量150L/hm2、低浓度(300mg/L)喷雾时,小麦穗部、旗叶上的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177±12,113±8个/cm2,沉积量分别为27.4±6.8,6.6±1.6ng/cm2,地面流失率为12.8%,7d后的防治效果为94.0%;当采用低容量75L/hm2、高浓度(600mg/L)喷雾时,小麦穗部、旗叶上的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127±13,91±7个/cm2,沉积量分别为29.8±1.2,6.7±0.6ng/cm2,地面流失率为10.6%,7d后的防治效果为93.8%。生产中建议采用吡虫啉低容量75L/hm2、高...
简介:扦插是林木的重要繁殖方法。扦插生根率与枝条的幼态程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扦插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彻底了解无性繁殖材料组织与细胞的优化机理,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核移植的试验表明,决定幼态的因素存在于细胞质之中。细胞器的形态数量变化以及超微结构水平可以鉴定细胞和组织的幼态程度。华北落叶松是中国北方重要造林树种,作者曾对胚、3龄和12龄树木一年生枝条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过一些比较研究,表明无性繁殖材料的幼态程度具有明显的年龄效应。本文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华北落叶松同一树冠不同部位一年生枝条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是,上部树冠与下部树冠相比,细胞中的质体具有明显的基粒片层结构和丰富的脂滴,前质体较少。线粒体数量多,具有更发达的嵴,一些线粒体处于增殖的初期阶段。液泡以次生溶酶体的形式存在。胞间连丝数量多,其中一些可观察到精细的管状结构。由此可见,树冠上部一年生枝条细胞超微结构较树冠下部复杂,即其幼态程度较低。在同一株树木中,幼态程度具有明显的部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