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通过具体病例,讨论临床药师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药学服务的切入点。结果:临床药师从药物相互作用、糖尿病足局部抗菌药物PK/PD研究,及以模块化方式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等方面人手,参与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关注糖尿病足局部感染的控制,及以模块化方式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是临床药师对2型糖尿病病人药学服务的切入点。

  • 标签: 药学服务 2型糖尿病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师
  • 简介: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hemophiliaA,AHA)是由于循环血液中出现抗凝血因子Ⅷ(FⅧ)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AHA临床上较少见,发病较突然,出血较重,如未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现将在我院就诊的1例2型糖尿病伴获得性血友病A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牙龈出血、全身皮肤散在瘀斑3d于2016年11月入住我院。既往4年前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一直规律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3月前因肉眼血尿伴腰痛于我院诊断右肾结石,保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无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反复出血及家族出血病史,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 标签: 获得性血友病A 2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牙龈出血 诺和灵30R 抗血小板药物
  • 简介:消除各种内外源性致癌物对机体细胞和组织的侵害,是对癌症进行化学预防的有效方法,该过程与Ⅱ相代谢酶的作用有关,并主要受Nrf2/ARE通路调控。研究表明,某些天然化合物能通过Nrf2/ARE途径,诱导Ⅱ相代谢酶而发挥化学防癌作用。本文综述经上述途径发挥化学防癌作用的各种天然化合物。

  • 标签: 细胞转录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 肿瘤 天然化合物 化学预防 Ⅱ相代谢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对于对照组实验类型,探究时间起始时间:2021年4月,止于2022年4月,实验样本具体构成为:罹患2型糖尿病患者,之后分组处理,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分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数为60例,各组内收纳样本研究数量为30例,对照组实施盐酸二甲双胍片和诺和灵30R基础降糖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指标评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优化治疗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黄连解毒汤加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目标导向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2024/1~2024/7间本所8例老年T2DM患者为例,按照目标导向护理干预前后划分为对照组(干预前)与观察组(干预后),然后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分别为(7.07±0.87)mmol/L和(5.58±0.59)mmol/L,显著低于的对照组的(8.86±0.99)mmol/L和(6.79±0.62)mmol/L(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评分与SDSCA量表评分分别为(34.51±4.53)分和(86.66±5.57)分,显著高于的对照组的(27.78±3.49)分和(78.57±4.73)分(P<0.05)。结论:采取以目标为导向的护理策略,能够显著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并优化其整体生活质量,同时确保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

  • 标签: 老年患者 T2DM 目标导向 护理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8例EH患者和30例非高血压患者的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水平,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EH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031,P<0.05),6-K-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536,P<0.01),PGE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者之间及三者与平均动脉压(MAP)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Ⅲ期组TXB2显著高于Ⅰ期组(t=2.137,P<0.05),但Ⅰ、Ⅱ、Ⅲ期组间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变化无特殊规律(方差检验示:FTXB2=1.973,P>0.05;F6-K-PGF1α=0.271,P>0.05;FPGE2=0.838,P>0.05).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间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差异无显著性(t=1.778,t=1.006,t=0.301;P均>0.05).结论EH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K-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Ⅲ期组TXB2显著高于Ⅰ期组;通过对EH患者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变化的观察,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组数据,有助于其病理机理的研究.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EH 前列腺素E2 放射免疫法
  • 简介:研究了氯苯扎利钠(CCA)对正常大鼠和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1活性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H2O2释放的影响。经CCA(10-200μg/ml)作用后所制备的含IL-2上清液(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1.5×10^7/ml,LPS8μg/ml)使小鼠胸腺细胞在体外增殖活性([^3H]TdR参入法)降低。CCA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p7天后可使升高的IL-1活性降低。采用酚红法测定H2O2释放,可见CCA5-100μg/ml对腹腔巨噬细胞H2O2释放抑制作用明显,这些结果表明,CCA抗炎和治疗RA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干扰ROS的释放及抑制IL-1活性,使IL-1作为肽类炎症介质参与反应和参与免疫调节的过程受阻而达到的。

  • 标签: 氯苯扎利钠 佐剂性关节炎 IL-1 腹腔巨噬细胞 H2O2 抑制
  • 简介:Tb作为镧系元素中少数几个有荧光性质的稀士离子,在荧光方面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如Tb被广泛用于与蛋白质钙位点结合的荧光探针,同时也可根据Tb的荧光特性,用荧光方法定量分析Tb-有机配体配合物。本研究发现HEPES(常用的pH缓冲剂)可显著增强Tb在585nm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同时微弱的增强Tb在490nm和549nm的特征荧光发射峰。一直以来,经常使用Tb在549nm处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定量研究Tb化合物的浓度;然而,本研究却发现在进行此类实验时需要慎重选择实验条件,因为Tb荧光的定量分析结果会随缓冲试剂浓度或者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Tb585nm处的特征荧光发射峰的荧光强度与HEPES和Tb离子的浓度都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Tb585nm特征荧光发射峰也有被用于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的潜能。

  • 标签: 铽离子 HEPES缓冲液 荧光 铽饱和转铁蛋白 脱铁转铁蛋白
  • 简介: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居民饲养宠物逐渐增多,因此城市弓形虫病,尤其是围产期弓形虫感染,近年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隐匿型弓形虫病治疗后的远期效果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为了对此病有一全面认识,我们对12例患儿进行了2年后的追踪随访。本文病例选自1995年1月~1998年1月间于我院出生并诊断为先天性弓形虫病的新生儿,经过筛查,对19名隐匿

  • 标签: 先天性弓形虫病 隐匿型 弓形虫感染 追踪随访 先天性感染 组织损伤
  • 简介: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作为胰岛素增敏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该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肝脏和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同时TZD还能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TZD类药物是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二者自2000年上市以来,总的来说患者的耐受性良好,体重增加和水肿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2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增敏剂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妊娠期及围产期的治疗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评估2例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患者危险度分层,在妊娠期及围产期分别给予个体化治疗。结果1例高危患者妊娠期全程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干扰素α-2b治疗,另1例低危患者妊娠期全程给予阿司匹林及干扰素α-2b治疗;2例患者均安全娩出胎儿,产后12小时应用低分子肝素至围产期结束。结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妊娠期及围产期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需在血液科和产科医生的合作下,根据患者危险度分层给予全程个体化治疗、合理用药。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妊娠期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PF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PF处理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F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增技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可见PF处理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F处理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与诱导HepG2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吡非尼酮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参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血糖监测法+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11例,低血糖检出率为35.4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3例,低血糖检出率为9.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8,P=0.0151<0.05)。两组患者24h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值标准差、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以及日内血糖平均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的过程中,以动态血糖监测法检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提高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动态血糖监测法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MCM2与P5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37例各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CM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胶质瘤中MCM2和P53的表达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加,Ⅲ级、Ⅳ级显著高于Ⅰ级、Ⅱ级(P〈0.01)。MCM2的标记指数要比P53的标记指数高(r=0.926,P〈0.01)。结论MCM2及P53的异常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MCM2 P53
  • 简介:目的:调查氟伐他汀对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人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8.9±9.0)a,均在日本弘前大学附属医院收集。所有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均大于100mg·dl^-1,和/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30mg·dl^-1。每晚服用20mg氟伐他汀,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8,12周分剐测定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黏附因子(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的动态变化。结果:血浆VCAM—1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剐是(2.0±0.3),(2.3±0.3)ng·mL^-1,与0周(2.8±0.4)ng·mL^-1比较,均P〈0.05;hs—CRP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别为(11.3±6.4),(13.8±9.9)ng·mL^-1,与0周(17.1±6.1)ng·mL^-1比较,均P〈0.05。ICAM-1,PAI-1和HDL在不同观察时间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下调炎性因子VCAM-1,hs—CRP,尤其是在第8周,且8周后下降幅度不因用药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降低。HDL在观察期间无统计学上差异,说明氟伐他汀抗炎作用独立于其降血脂机制,建议对于无高血脂的糖尿病人也可以考虑及早运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氟伐他汀 2型糖尿病 炎性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