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于术后1个月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分别于化疗前1d及化疗1周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高于化疗前,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且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P〈0.01)。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增强、调节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恐怖、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治疗4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并流式细胞技术对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CD^+4/CD^+8较化疗前升高(P〈0105),而CD^+19,CD^+16CD^+56下降(P〈0.05)。观察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还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音乐疗法在国内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借助计算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维普(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有关音乐疗法在国内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评价和筛选,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疗法在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Z=5.54,P<0.05)、抑郁情绪(Z=11.12,P<0.05),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Z=4.87,P<0.05),缓解疼痛(Z=4.62,P<0.05)4个方面与常规护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并能减轻恶心呕吐症状,缓解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干预组45例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满意度调查方面,使用个体化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沙匹坦三联用药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6月23日本院肿瘤科收治的使用高致吐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予以福沙匹坦三联用药治疗。比较两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预防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预防CINV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接受高致吐性化疗方案患者提供福沙匹坦三联用药方案可有效预防其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管理流程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n=37)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37)应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心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LVEF、6MWT均较参照组更高,且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应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管理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 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 CR组), 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 10%或 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 33例出现 CR,发生率为 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 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简介:目的比较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212例高龄(年龄〉75岁)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CI支架组149例和CABG组63例,记录其临床与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和住院临床结果等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ABG组相比,PCI组的院内MACCE发生率较低(2.0%vs12.7%,χ2=10.3,P〈0.05);院内死亡率较低(2.O%V87.9%,χ^2=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组院内MACCE发生的风险显著高于PCI组(P〈0.05)。平均随访19个月(中位时间579d)显示,2组MACCE(17.2%VS13.7%,P=0.57)、再次血运重建(P〉0.05)、卒中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与CABG组相比,PCI组随访期间MACCE风险较低(P〈0.05)。结论与CABG相比,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院内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解冠心病患者初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真实体验的质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 2023年6月心内科初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00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者的真实体验。结果患者初次PCI术中体验可大致归纳为身体控制剥夺、情绪冲击、术中决策的挑战、应对策略、术中支持的需求。结论重视冠心病患者PCI 术中感受,积极完善各项医疗服务措施,能改善PCI患者术中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疾病,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合并高血压)和观察组(合并高血压),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外周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术后出血事件和MACCE发生率差异甚微(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其心功能及预后情况不受到血压水平的影响,合并高血压患者同样能得到相同的治疗效果,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介入术治疗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均采取介入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分成对照组(n=35,术前麻醉使用依托咪酯)与研究组(n=35,术前麻醉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比术后苏醒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较短;研究组注射痛、肌颤、躁动、寒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介入术治疗中运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建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