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金沉积基底烤瓷冠应用于前牙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制作金沉积基底烤瓷冠、铸造金铂合金基底烤瓷冠与铸造镍铬合金基底烤瓷冠各50件,并观察三者戴入时及戴入烤瓷冠36个月后冠边缘密合度、冠折裂、折断情况、颜色及牙龈边缘染色等。结果:金沉积基底烤瓷冠与铸造金铂合金基底烤瓷边缘密合度无差异,均明显优于铸造镍铬合金基底烤瓷冠(P〈0.001);三者在强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金沉积基底烤瓷冠与铸造金铂合金基底烤瓷冠颜色基本相似,均较镍铬合金烤瓷冠更接近于天然牙(P〈0.005);而金沉积基底烤瓷冠和铸造金铂合金基底烤瓷冠均未出现如铸造镍铬合金基底烤瓷冠牙龈边缘染色现象。结论:金沉积基底烤瓷冠有良好边缘密合度、抗折强度以及良好颜色表现力,且无牙龈边缘染色现象,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金沉积 烤瓷冠 前牙
  • 简介:目的:对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后基牙牙周情况进行追踪观察。方法:对15例牙周病患者行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牙周组织炎症、龈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牙槽骨边缘骨高度、牙周膜宽度和硬骨板丧失、龋患、基托下组织炎症和颞下颌关节、咀嚼肌适应情况变化。并通过随访问答形式了解患者主观感觉。结果:对15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共制作套筒冠义齿17件,基牙共计73颗,追踪观察时间1-3年。患牙经修复治疗后,随着时间推移,牙周袋逐渐消失,牙齿松动度逐渐变小,有根分叉病变牙齿有新附着形成,X线片显示基牙牙周膜和骨硬板清晰完整,牙槽骨边缘高度未再见降低,骨密度明显增加,除个别牙齿有牙龈缘轻微炎症和萎缩外,所有修复体均应用良好。随访问答结果显示,患者对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是满意。结论:套筒冠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疗效显著、肯定。

  • 标签: 套筒冠义齿 牙周病 牙列缺损 修复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3种完全性斜折裂牙修复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128例龈上冠折、齐龈冠折、龈下冠根折患牙,视牙体缺损分别行全冠、铸造桩核冠、预成桩核冠修复,观察3种折裂类型修复效果。结果:龈上冠折修复成功率为96.7%,齐龈冠折成功率为90.5%,龈下冠根折为69.6%。对于龈下冠根折,用预成桩树脂核成功率为84.6%,铸造桩核成功率为57.1%。结论:龈上冠折和齐龈冠折修复效果优于龈下冠根折,对龈下冠根折用预成桩树脂核比铸造桩核成功率要高。全冠修复完全性斜折裂牙是保存牙齿有效方法。

  • 标签: 折裂牙 全冠 修复 桩核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显微超声技术行牙半切术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一侧基本完好,一侧病变严重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颗。对照组行传统牙半切术,实验组应用显微超声技术行牙半切术,术后1、3年后复诊评估其成功率以及边缘性牙龈炎发生率。采用PearsonChi-Square检验统计牙半切术疗效,当频数少于5时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两组术后1年和3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P3=1),实验组术后3年边缘性牙龈炎发生率低(P=0.035)。结论显微超声技术行牙半切术可以有效保存一侧基本完好,一侧病变严重患牙,可有效降低术后边缘性牙龈炎发生。

  • 标签: 牙半切术 显微根周手术 超声技术 边缘性牙龈炎
  • 简介: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手术矫正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患者术后上颌骨稳定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34例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均行改良LeFortⅠ型截骨术前徙上颌骨,其中29例患者同期行BSSRO和/或颏成形术,术后随访时间≥12月.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测量上齿槽座(A)点、后鼻嵴(PNS)点、∠SNA变化.结果34例患者术后1年以上(平均19个月)水平向复发率为(20.10±18.09)%;垂直向复发率为(34.78±32.89)%.∠SNA术前平均为77.9°,术后即刻为82.3°,术后1年以上为81.4°.水平向复发率与上颌骨前徙量无相关性(P>0.05),但垂直向复发率与上颌骨下移量呈正相关性(P<0.05).通过对15例连续随访患者资料方差分析提示,上颌骨术后复发主要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结论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前徙术后具有一定程度复发,其复发主要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垂直向复发率与颌骨下移量成正相关.

  • 标签: 正颌外科 唇腭裂 上颌前徙 稳定性
  • 简介:一、病历摘要患者女13岁,汉族。主诉:“地包天”、牙齿不齐求治。患者乳牙(牙合)期即出现前牙反颌,未行治疗,家族中有类似错颌情况,全身状况良好。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基本对称,侧面观呈凹面型,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否认口腔不良习惯。口内检查:恒牙(牙合),17、27、45口内未见,双侧尖牙、磨牙近中关系。上下颌牙列轻度拥挤,上牙列中线基本居中,下牙列中线右偏约3mm。前牙反覆盖约3mm,反覆(牙合)约3.5mm,下颌不能后退至切牙对刃.

  • 标签: 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 牙齿不齐 骨性Ⅲ类 稳定性 矫治 口腔不良习惯
  • 简介:目的:对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碟形和楔形垂直吸收并处于稳定期时骨内应力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MSC-NASTRAN软件建立种植体周围不同形状、不同深度骨缺损垂直骨吸收稳定期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垂直及斜向载荷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少量垂直吸收后并处于稳定期时,随着骨缺损深度增加,垂直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有很小幅度波动;斜向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会增大,但幅度不大.同等骨缺损深度碟形和楔形吸收骨内应力情况相差较小.结论:在骨皮质保持完整及种植体不松动情况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少量垂直吸收时,骨内应力情况随缺损深度增加变化不大;而且相同条件下两种形状垂直骨吸收骨内应力情况较相近.

  • 标签: 种植体 垂直骨吸收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布
  • 简介:目的比较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内收上颌前牙时,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稳定性.方法选取因上颌前突而行拔牙矫治患者7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4例,均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技术内收上颌前牙.对其中14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于上颌5、6间颊侧植入种植钉,对另14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于6、7间颊侧植入种植钉.比较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松动率.结果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松动率比较,位于上颌5、6间颊侧植入组,松动率为23.38%,位于6、7间颊侧植入组,松动率为6.74%,前者松动率高于后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内收上颌前牙时,植入于上颌6、7间颊侧,种植钉稳定性优于植入于上颌5、6间颊侧。

  • 标签: 种植钉 内收前牙 稳定性 松动率
  • 简介:目的:检测碳量子点对神经细胞生物成像效果,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估。方法:使用动态光散射法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碳量子点进行表征,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碳量子点生物成像效果,用MTT法检测碳量子点对细胞毒性效应。结果:碳量子点光学效应好,激发光为375nm时,碳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强,而且碳量子点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正相关。碳量子点可被PC12细胞摄取并发出明亮荧光,显示出良好荧光成像效应。同时发现,碳量子点对PC12细胞毒性低,500μg/mL碳量子点孵育48h后,细胞活力仍保持在70%以上。结论:碳量子点荧光成像特性优异,生物安全性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时不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 标签: 碳量子点 细胞毒性 荧光成像 生物安全性
  • 简介:随着牙源性干细胞发现和组织工程技术发展,以干细胞为基础组织工程技术为牙髓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和思路。文章将对牙髓干细胞、根尖牙乳头干细胞、脱落乳牙干细胞等牙源性干细胞、干细胞膜片以及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牙源性干细胞 牙髓牙本质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以成骨分化为主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静脉注射水合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局麻后抽取兔髂骨骨髓,获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及培养,分别对2组细胞行MTT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以及ERK、AKT信号通路表达检测。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SNKposthoc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糖尿病兔BMSCs细胞增殖活性、成骨基因表达、ALP活性及成血管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兔BMSCs增殖活性、成骨分化能力及成血管基因表达能力均受到损害。

  • 标签: 糖尿病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活性 成骨分化 成血管分化
  • 简介: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其产生可被多种因素诱导,包括高温、缺氧、重金属、氧化剂、乙醇、蛋白变性等。根据分子量大小可以将热休克蛋白分为五大家族:HSP110、HSP90、HSP70、HSP60及分子量HSP(12000,43000).如HSP27。HSP生物学功能主要有在应激状态下维持细胞必需蛋白质空间构象,维护细胞生命:

  • 标签: 热休克蛋白27 鳞状细胞 癌相关性 HSP90 口腔 小分子量
  • 简介:T淋巴细胞是一种重要免疫活性细胞,在整个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环节。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是其执行免疫功能基础,但是在常规培养条件下,T淋巴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传代培养及转染都非常困难,所以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活化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可通过多种不同刺激物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活化增殖,而其活化早中晚期细胞表面会表达不同活化分子,标志着T细胞活化成功。本文就近年来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及体外活化相关影响因子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疾病研究中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T淋巴细胞 表面活化分子 共刺激信号
  • 简介:报道前牙阻生移植6例,经4~6年临床观察,获得良好效果。作者就正畸、手术方法、疗效等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牙移植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牙隐裂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4颗隐裂患牙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别采用活髓全冠修复(5颗)、根管治疗前即刻暂时冠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6颗)、大量调褂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25颗)、桩核冠修复(6颗)及冠延长术+桩核冠修复(2颗)等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追踪半年-5年。结果:修复后成功率84.1%,临床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隐裂纹深度、隐裂纹涉及边缘嵴数、牙周袋深度均影响治疗成功率。结论:针对不同程度牙隐裂,采取不同临床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牙隐裂 根管充填 牙周治疗 全冠
  • 简介: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上颌前牙区因外伤、残根、或牙周炎致过松动牙拔除后行即刻种植,骨缺损部位行植骨手术,共植入种植体62枚,植入3-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最终完成修复体制作。结果:本组共62枚种植体,61枚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枚于术后4周失败拔除。修复完成后观察1-6年,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取得较好美学效果。结论:在上颌前牙区行即刻种植术有利于软硬组织保存,获得较好美学效果。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引导骨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克隆人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tumornecrosisfactorsuperfamily,TNFSF)成员4—1BBL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4—1BBL基因在Tca8113中表达。方法:从淋巴细胞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将4—1BBL编码序列cDNA扩增。然后将该基因编码序列插入真核荧光蛋白载体pEGFP—C1质粒中,构建成最终表达载体DEGFP—C1—4—1BBL。运用脂质体方法将pEGFP—C1—4—1BBL转染Tca8113细胞,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4—1BBL在该细胞表达。经G418筛选后。用有限稀释法建立稳定高表达带有4—1BBL基因Tca8113细胞系。结果:从淋巴细胞中提取RNA经RT—PCR扩增出目的基因4—1BBL,其全长大小为768bD。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相同。转染pEGFP—C1—4—1BBL载体细胞Tca8113中.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RT—PCR方法检测到目的基因4—1BBL768bp大小cDNA扩增产物。裂解4—1BBL/rca8113基因转染细胞膜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约27.5Kd特异性条带。结论:转染4—1BBL基因细胞建立.为该基因功能后续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研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TCA8113 4—1BBL 共刺激分子 质粒构建 基因转染
  • 简介:牙周膜细胞(PDLC)对牙周组织健康、牙周炎症和组织再生起关键性作用。牙周炎时,牙周组织破坏是由宿主组织产生炎症细胞因子介导,包括白细胞介素1B(IL—lβ)。本实验旨在研究在人PDLC中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又称为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表达以及IL-1β对GPR30调节作用。IL-1β诱导GPP30在人PDLC中进行表达,并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包括MAPKs、NF—KB和P13K通路。与之相反,染料木素是一种雌激素受体配体,它能延迟IL-1β对MAPKs通路激活作用。另外,G15是一种GPRS0特异性拮抗剂,可通过抑制GPR30而消除这种延迟效应。因此,染料木素在经GPR30诱导MAPKs通路激活过程中起调节作用,GPR30提供了PDLC中可受类固醇激素调控新研究靶点。

  • 标签: GPR30 MAPKS IL-1Β 人牙周膜细胞 细胞因子介导 信号通路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例根尖切除后出现根尖周炎、但无自觉症状下颌第二前磨牙手术再治疗。X线检查显示髓室充填不足,根管欠填.根端充填及根尖透射区。治疗包括清理和塑形根管、超声波与连续;中洗法去除根管倒充填物、根管内暂封氢氧化钙、以及用MTA(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充填根管。在35年随访中.该牙无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状况良好。

  • 标签: 根尖切除术 根管再治疗 MTA 根端充填物的去除 手术失败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材料镀用纳米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晶金刚石薄膜镀用义齿树脂基托表面后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30个.按不同粗糙度(280目、600目、1200目)分成3组,每组10个.相同粗糙度10个试件再分成2组,每组5个,一组试件双面镀用纳米晶金刚石薄膜作为实验组,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不同粗糙度试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存在变形链球菌黏附,实验组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1200目P<0.05;600及280目P<0.01);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试件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均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多(P<0.05),实验组增多趋势相对较小.结论:纳米晶金刚石薄膜能够改善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具有部分抑菌功能.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纳米非晶金刚石膜 纳米材料 丙烯酸树脂类 细菌黏附 义齿基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