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I躏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87株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l临床科室分布进行调查,细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依据CLSI最新折点进行评价。结果: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但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耐药性,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到95.2%(178/187)。结论:各级医院应加大细菌耐药性监测力度,遏制细菌耐药性迅速增长不良趋势。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Dombrock血型Do^aDo^b基因在汉族人群中分布。方法:采用PCR—SSP技术Dombrock血型进行Do^aDo^b基因分型。结果:248例Dombrock血型Do^a基因频率为0.0867,Do^b基因频率为0.9133。结论:248例Dombrock血型Do^a及Do^b基因频率分别为0.08670.9133。PCR—SSP技术可以较好Dombrock血型进行DO基因分型。

  • 标签: Dombrock Do^a Do^b 血型
  • 简介:计算机技术、网络建设飞速发展情况,各血液中心(血站)以及各科室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但大部分是局域网络,彼此之间独立封闭,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机整合,无法进行沟通和协作,血液成分具体数据成为一个信息孤岛。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血液成分制备管理水平,

  • 标签: 成分血 制备 临床输血 数据化管理
  • 简介:目的:细菌内毒素运用凝胶定性法动态浊度定量法检查进行比较。为血站提供在原辅材料内毒素检测时更适合方法。方法:用鲎试剂凝胶定性法分别做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供试品检测,方法用药典规定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试验规程。动态浊度定量法分别做标准曲线检验试剂灵敏度、回收率判断干扰试验、供试品检测,方法药典规定仪器试验。结果:动态浊度定量法结果易保存,临界状态,更容易进行结果判断。结论:血站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时,最好选用定量法。

  • 标签: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动态浊度法 鲎试剂
  • 简介:2006年随着《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颁布及实施,我站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主框架,将两个规范要素条款整合融汇到体系内,完善血站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并建立以常态核查、内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体系 常态核查
  • 简介: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是临床上治疗抢救患者常用治疗措施之一,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输血相关传染病发生。随着《献血法》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采供血机构监督管理,

  • 标签: 献血员 受血者 血液检测
  • 简介:医院评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重要措施。输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重要前提。输血安全除了考虑血液安全外,还要严密监管实施输血各个环节步骤,包括制度建立、输血前评估、输血申请、输血相容性检测、血液妒夺与发放、输注过程监护及输血后疗效评估等,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就医院评审中输血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 标签: 医院评审 输血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单采血小板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效果。方法:150例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50例输注非去白细胞同类血液制剂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FNHT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输注红细胞悬液后FNHTR分别为3例(3%)18例(18%);观察组对照组输注血小板后FNHTR分别为4例(8%)15例(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有效防止或降低FNHTR发生,多次输血治疗患者效果尤佳。

  • 标签: 去白细胞 输血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简介: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1,肺癌总5年生存率仍在15%以下。肺癌治疗中,尤其放化疗之后经常出现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我科自2005—2012年出现肺癌并发骨髓抑制同时伴有血红蛋白减少20例,应用成分输血治疗疗效显著,现将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肺癌 类白血病
  • 简介:目的:探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遮蔽修饰红细胞RhD血型抗原有效性稳定性以及被修饰红细胞结构功能变化。方法:用mPEG-SPA修饰RhD血型阳性人红细胞,观测修饰未修饰红细胞抗-D凝集反应性、mPEG结合产物稳定性、电镜细胞形态、变形指数、渗透脆性、自身溶血率、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膜Na^+,K^+ATP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胆固醇含量。结果:0.5mmol/L、1.0mmol/L、2.Ommol/L、2.5mmol/L5.0mmol/LmPEG-SPA修饰红细胞与抗D凝集反应情况依次为50%凝集、可见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无凝集,4℃保存14d和在37℃保存2d修饰红细胞与抗D均无凝集反应,而末修饰红细胞则全凝集。电镜修饰未修饰红细胞均为双凹圆盘状形态.细胞大小均一。修饰未修饰红细胞各观测指标分别为: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71.00±12.88)mmol/L(65.13±13.98)mmol/L,红细胞沉降率(2.75±2.05)mmjh(8.00±3.82)mm/h,细胞变形指数(0.98土0.18)(0.98士0.29),自身溶血率(2.27±0.28)%(1.32±0.32)%,渗透脆性(0.44±0.06)%(0.44±0.03)%,膜胆同醇含量(0.10±0.03)g/i.(0.10±0.06)g/L,Na^-,K^-ATP酶活性(4.834±1.27)U/mg(5.41±1.32)U/mg,乙酰胆碱酯酶活性(27.88±5.09)U/mg(29.68±4.165U/mg。修饰红细胞沉降速率低于未修饰红细胞,自身溶血率高于未修饰红细胞(P<0.05),但是修饰红细胞沉降速率自身溶血率都在参考值范围。结论:2.0mmol/LmPEG-SPA能够有效并且稳定地遮蔽红细胞RhD血型抗原。修饰红细胞具有未修饰红细胞双凹圆盘状形态、细胞膜结构、变形性运送氧气能力.

  • 标签: 红细胞 RhD血型抗原 甲氧基聚乙二醇
  • 简介:1象与方法1.1象2003年1月~2006年12月无偿献血者67800名。1.2试剂IgM抗-D、抗-E、抗-e、抗-C、抗-c、多特异性抗人球蛋白(IgG加C3d)均由上海市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3批IgG抗-D试剂分别由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上海市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台湾贝索公司提供。

  • 标签: Rho(D)抗原 初筛 确认 献血
  • 简介:目的:了解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效果。方法:2011-2013年间确诊为TTP10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每日1次,用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每次2000~3000ml,治疗2~5次,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检验相关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2例死亡,8例存活。存活患者经过3~5次血浆置换后,血小板、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尿素氮、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逐渐降低,治疗前后血液检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置换是TTP首选疗法,TTP患者尽早进行血浆置换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浆置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输血治疗是现代临床医学不可缺少重要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实施输血治疗同时,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斑疹,呼吸困难等。为了解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特点,有效防范减少其发生,笔者我市2011-2015年临床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输血品种 输血次数 非传染性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晚期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值特异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变化趋势。方法:非孕生育期妇女100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100例,妊娠晚期合并GDM100例患者进行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值监测。结果:与正常非孕生育期妇女相比,正常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降低(10.76s、26.62s、15.93s、0.85s),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显著升高(4.10g/L、2.23g/L),血小板(PLT)2组样本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妊娠晚期相比,GDMPT、APTT、INR显著升高(11.27s、27.36s、0.89s);Fg、DD、PLT2组样本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妊娠晚期血凝呈高凝状态,妊娠期糖尿病呈病理性高凝,其凝血与继发性纤溶呈动态平衡,注意其凝血指标特殊性有助于及时诊断(或)排除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标签: 妊娠晚期 妊娠期糖尿病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献血者献血前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分型变化情况。方法:36例献血者于献血前即时、献血后第3、6、9、12天按网织红细胞常规方法计数分型。结果:36例献血者献血前网织红细胞计数0.6%~1.4%之间,均值0.91%,献血后第3、6天均值分别为2.06%、1.83%,明显高于献血前,第9天均值1.47%,半数以上恢复至正常范围,第12天均值1.04%,全部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献血后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骨髓中红细胞系统加速增殖分化,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使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明显增高。

  • 标签: 献血者 外周血 网织红细胞
  • 简介:随着我国安全输血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安全输血已倍受人们关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血站都实现了站内微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从血源招募、献血者体检、血液采集、成分血制备、血液出库等采供血全过程微机网络信息化管理,更好地保证了血液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Znternet 信息共享
  • 简介:目的:12例母婴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血清学分析。方法: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检测ABO以外抗体,采用谱细胞与患儿血清和母亲血清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鉴定抗体。结果:12例新生儿RhHDN中检出抗-D7例,抗-E3例,抗-c1例,抗-E,c1例,其中3例溶血病患儿为Rh阳性孕妇所生产。结论:应推广产前孕期夫妇Rh血型鉴定分型(包括RhD阴性RhD阳性)及孕妇Rh免疫性抗体筛查,以减少胎儿受害,保证优生优育。

  • 标签: 母婴RH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血清学分析
  • 简介:随着输血治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法律知识普及,输血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受当前科学技术水平限制,输血不可能达到“零风险”。各种原因导致输血医疗纠纷客观存在,为提供安全血液,保证输血安全,血站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学习。本文通过初浅分析让血站人员了解输血医疗纠纷案件中法律责任及需履行法定义务。

  • 标签: 血站 输血 医疗纠纷 法律责任 义务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发部位及耐药性,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发生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肿瘤患者病历资料;采用WHONET5.6版本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3-2014年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肿瘤患者共168例,其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呼吸道48.2%、泌尿道24.4%、皮肤、黏膜12.5%;分离到200株肠杆菌科细菌,32株为复数菌感染,其中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较常见,分别占30.0%、20.5%、15.0%;药敏数据显示:本组200株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出率为30.5%,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共101株,其中产ESBLs细菌检出61株,检出率为60.40%;耐药率最高抗菌药物是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每种病原菌均超过75%;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20.0%。结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上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所上升,所分离细菌耐药性严重,只有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避免多药耐药菌株产生,减轻个人和社会医疗费用负担。

  • 标签: 肿瘤患者 肠杆菌科细菌 医院感染 好发部位 耐药性
  • 简介:新生儿溶血病(HDN)一般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能够引起胎儿血管外溶血,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甚至造成胎儿死亡[5];新生儿黄疸继续性加重时,可继发核黄疸甚至导致死亡。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直抗试验 游离试验 放散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