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护理配合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2月份——2017年5月份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6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麻醉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轻度疼痛69.77%,较比对照组44.19%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7.67%,较比对照组83.72%比较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护理配合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又称关节病型银屑病,是一组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 临床上较为少见,好发年龄 30 ~50 岁, 男女比例相近, 也有认为男性较女性多。PsA 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其病程长、致残率高,症状反复,可引起关节肿胀、功能障碍,晚期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PsA 病因复杂,且无特异度和灵敏度高的实验室诊断,故早期很难确诊。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其在疾病诊断上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在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诊断及评估中影像学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影像学辅助诊断 PsA,主要表现为关节边缘不清的骨化及周围软组织改变。本文就银屑病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要点做一综述,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的控制和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9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微创踝部骨折手术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关节镜下微创踝部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加优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后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1月~6月,医院膝关节科共收治创伤后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59例,纳入对照组,常规以康复治疗护理为主的护理。2017年1月~2017年6月,医院膝关节科共收治创伤后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61例,纳入观察组,深入的分析既往膝关节功能康复护理情况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稳定时时间低于对照组,个月后两组对象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屈膝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后膝关节屈膝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技术基本成熟,护理的关键在于创造条件以确保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内容得以落实。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创伤骨科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中实行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一共选取72例患者,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所选患者均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治愈率高达100%;其中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3.0±1.5)和(90.1±3.5),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Harris髋关节评分的优良率为94.44%(68/72)。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临床治愈率高,并且显著减轻了患者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预后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个人意愿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0)。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结果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0%,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6.67%,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相对较短,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结合数字化重建技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患者预后效果比较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和探讨老年骨性关节炎(OA)的骨科康复治疗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选取时间是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骨科康复治疗方法,对两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疼痛(VAS)评分以及骨性关节炎功能(JOA)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JOA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骨科康复治疗法疗效尤为明显,且疼痛感较低,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直型重建钢板固定外踝,利用半螺纹松质骨钉固定内踝骨折,手术结束后在透视机的辅助下以手法闭合复位后踝骨,后进行一个月的外石膏固定。实验组患者采用腓骨后缘和跟腱外缘入路,直接进行骨折复位,临时固定采用克氏针,后利用T型钢板固定,踝骨折块固定之后进行三踝骨折固定,最后临时固定采用石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随机抽取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展开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展开康复护理的为观察组,观察术后6至12个月,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8周时间左右,骨折基本愈合,98%的有效率,比对照组76.6%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均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进行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效果良好,且较少出现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麻复合腰丛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单纯腰麻,观察组给予腰麻复合腰丛阻滞麻醉,实验结束之后,对麻醉之后30min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后30min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行腰麻复合腰丛阻滞麻醉可取的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索产前超声检查对早期筛查11~14孕周胎儿畸形特异性、敏感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检查的550例孕11~14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早期超声诊断筛查。观察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所有孕妇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情况,以及孕11~14周胎儿超声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及应用价值。结果胎儿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为39.13%,孕11~14周胎儿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92.24%,敏感度为88.89%,准确度则为92.18%,整体水平均相对较高。结论对11~14孕周胎儿畸形进行产前超声早期筛查,具有一定检出率,且产前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等均比较高,代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可以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早期胎儿畸形筛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断,观察组使用核磁共振的诊断,分析在诊断后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出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上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该次研究中的症状类型为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骨质改变、韧带损伤,观察组检出率分别为40%、30%、25%、5%、100%,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40%、25%、20%、5%、90%,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使用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更加的清晰准确,能够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更好的观察,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可以取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寰枢椎在整个脊柱结构中最为复杂,为头颅与脊柱的移行部位,是完成头颅旋转及部分屈伸运动的重要结构.寰枢椎的畸形、损伤、炎症和肿瘤等可造成其正常解剖结构的异常,并因此而导致寰枢椎不稳,若处理不及时,随时可发生压迫脊髓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故有作者把上颈椎不稳对脊髓存在的潜在危险,称之为"上颈椎危象".影像学检查能真实直观反映寰枢区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所导致的结构关系改变,是临床上诊断寰枢区病变的主要依据之一.颈椎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在文献上有不同的名称,如旋转性脱位(半脱位),旋转性畸形,单侧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等.1968年Wortzman等[1]定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rotaryfixationoftheatlantoaxialjoint),并指出本病显著特点是寰枢关节固定于正常旋转运动时可到达的位置,故此名称较为合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起初以平片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各异,意见尚有分歧,随着CT和MRI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寰枢区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关节止痛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