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新型报道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和目的基因HSV-TK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方法:将同时表达GFP和HSV-TK的多右反子重组逆转录病毒GCGPTKSN,分别转染K562、NS-1、EL4、Sp2/0细胞株,并在体外应用荧光显微镜检测GFP的表达,同时GCV杀伤试验检测HSV-TK基因表达。结果:GFP在四种细胞系中高效表达。高浓度的GCV能有效抑制转染细胞的生长。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能介导GFP和HSV-TK基因进入多种细胞系,并在那里共表达。GFP基因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报道基因,这为基因转移的检测以及转基因细胞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在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4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对患者应用了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方式,对比两种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要高于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适合被应用在胸腔积液确诊检测中。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口腔科行种植体修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体数目128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是否有炎症分为健康种植体组(81颗)和炎症种植体组(47颗),把对侧同名天然健康牙作为对照组(62颗)。收集并称量龈沟液重量,进行牙周学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浓度,分析PLI、SBI、PD值与龈沟液中IL-6、IL-1β、TNF-α、MMP-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炎症种植体组PLI、SBI、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种植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SBI、PLI、PD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变化意义。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4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其相关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是和对照组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会出现变化,对其恢复的评估可起到参考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分为了单一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单一治疗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方式,综合治疗组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式,对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单一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单一治疗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比分析肺炎型肺癌、大叶性肺炎的CT征像,旨在提高对肺炎型肺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择取我院2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影像学资料(CT征象对照分析)、病灶分布、治疗后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磨玻璃样改变、小结节影、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等方面CT征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灶分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叶间裂膨隆的CT征象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肺炎型肺癌有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风险,在有疑虑时需要通过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探究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间在本社区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使用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适当运动,并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社区护理干预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分型的方式来对副溶血性弧菌流行优势型、溯源、亲缘关系等情况进行分析,给感染源追踪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此次收集了食品来源VP607株,病人和食物中毒VP480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血清分型,并采取了PFGE基因分析和ERIC基因分析,对感染源追踪,了解其溯源和亲缘关系等情况。结果来自食品来源的607株菌株共分成了10个血清群,有30株无法进行分型,分型率是94.64%,06群和05群为流行优势株;来自病人和食物中毒的480株菌株分成了6个血清群,03群为流行优势株。海产品VP分成了PFGE型29个,病人和食物中毒菌株PFGE型为12个。261株不同来源的VP分出42个ERIC基因型。结论采取不同的分型方式来进行VP分型有不同的结果,各自的分型都有其特点,基因分型是具有最高敏感度,最高特异性,最高分辨率的分型方式,临床中对副溶血性弧菌溯源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更好的针对性用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研究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37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两组间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分布、生存期等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以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最高,其中肝胆系统肿瘤及胰腺癌最常见;非糖尿病组以肺癌及结直肠癌最常见。对两组间的生存期进行比较,糖尿病组的生存期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其中高龄人群(≥60岁生存率)更低。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情况、肿瘤治疗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后,糖尿病组患者的生存期仍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以肝胆系统及胰腺癌最常见,这与非糖尿病组肿瘤类型构成不同。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预后更差,其生存期明显低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按照本次研究要求,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出了50名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简单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延续护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在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DI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DI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子宫腺肌病表现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宫腔线多前移,病灶位于后壁,病灶区呈现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结论:经腹部超声能很好认识子宫腺肌病声像图特征,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推拿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MD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72±0.24)分,MDI评分(4.05±0.51)分,经过相应治疗后观察组VAS和M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可有效患者神经根压迫,减轻患者的疼痛,可增强局部肌肉的血氧供应,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病率低,促进颈部生理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2型糖尿病的社区防治模式以及防治效果,本文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取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采取任何社区防治措施,试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糖尿病风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96.0%、94.0%、92.0%、94.0%和96.0%,对照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48.0%、60.0%、22.0%、64.0%和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32.0%、8.0%、10.0%、24.0%和8.0%,对照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62.0%、28.0%、22.0%、36.0%和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体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与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术后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全体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工作,全部2型糖尿病术后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病例共4例,感染率为4.5%,均经积极地配合治疗全部痊愈。患者7~14d切口愈合率为76.1%(67/88),明显高于14~20d和7d以内患者,该三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对患者的饮食控制与营养支持的正确指导,以及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与切口的正确清洁方式等方面的精心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了患者切口可能出现的感染,加速切口愈合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