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论述偏头痛急性期危害及针刺镇痛疗效、取穴特点、针刺方法和作用机制,提出相关问题,思考解答并提出偏头痛急性期不同神经分布区(三叉神经分布区、枕神经分布区、脊神经分布区)穴位针刺镇痛效应神经通路相对特异性假说,分析假说不足之处。

  • 标签: 偏头痛 三叉神经血管机制 神经解剖通路 针刺效应
  • 简介: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方法:把52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每组26例,均在基础治疗上,针刺:穴位选取脾俞、肾俞、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曲池、外关、合谷,所选腧穴以75%酒精常规消毒后,选用0.35mm×40mm毫针,针刺得气后,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只待燃尽,除去灰烬,留针稍许再将针取出,共计留针20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4周。对照:肌注弥可保(甲钴胺针,由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500μg,日1次,共治疗4周。检查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温针灸不仅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及感觉减退等临床症状而且胫神经感觉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还将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温针灸 神经传导速度 电生理学
  • 简介:目的:比较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综合疗法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不同频率听力损害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28例(32只患耳)和西药30例(34只患耳)。针药采用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电针主穴选择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西医疗法使用扩血管药物、促进神经功能药物、缓解内耳水肿药物和高压氧综合治疗;西药单纯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10天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及电测听评定,并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针药总有效率50.0%(16/32),西药55.9%(19/34),疗效相当(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在250Hz、500Hz和1kHz水平,电测听数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恢复(P〈0.01);在2kHz水平,针药在治疗1疗程、2个疗程后较治疗前电测听数值有显著改善(P〈0.05,P〈0.01);在4kHz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无异常。结论: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综合疗法对于突发性耳聋低频听力损害均有效,高频听力损害均无效,对中频听力损害,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综合疗法。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电针 听力 不同频率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任督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性反应应激-损伤-修复相关信号影响。方法:将216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模型、督脉和任督脉每组54只,每组再进一步分为12、24、48、72、96和144h各6个亚,每组8只。假手术大鼠模拟MCAO手术过程,暴露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即可,不进行插线,不予治疗。模型造模成功后不予治疗。督脉大鼠造模后选督脉经穴水沟、百和大椎,并将大椎和百穴连接电针治疗仪。任督脉组建模后选用督脉经穴水沟、百、大椎,以及任脉穴位气海、关元和承浆,并将大椎与百、关元与气海四个穴位连接电针治疗仪。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外周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免疫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另有24只测定各组脑缺血量。结果:与模型相比较,脑缺血再灌注144h督脉和任督脉脑组织缺血量明显减小(P〈0.05),且任督脉缺血量较督脉小(P〈0.05)。与模型相比,督脉和任督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所有时间点较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督脉相比,任督脉评分在各个时间点较之降低,且自24h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相比,督脉和任督脉均能够从总体上动态地抑制ACTH过度表达(P〈0.05),下调TNF-α以及上调TGF-β1表达水平(P〈0.05),且任督脉优于督脉。结论:电针任督脉可通过干预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应激-损伤-修复相关信号表达,实现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电针 任脉 督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目的:观察刺络拔罐结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青年患者疗效。方法: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贴(31例)与电针(30例),穴贴在项背、肩胛骨脊柱旁侧采用刺络拔罐结合阿是穴穴位贴敷治疗,电针在夹脊、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后溪、大椎采用电针治疗,观察患者在总体症状体征积分与总体疗效方面的优劣。结果:治疗前后总体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穴贴:9.96±2.02vs15.87±1.84,P〈0.05;电针:10.02±1.76vs13.59±1.52,P〈0.05),穴贴积分改善较电针更为明显(治疗前后差值:穴贴5.91±1.95,电针3.53±1.68,P〈0.05),穴贴总有效率93.6%(29/31),亦优于电针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结合穴位敷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青年患者有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刺络拔罐 穴位敷贴 青年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横向对比观察电针急性胃黏膜损伤(AGML)模型大鼠胃、大肠、小肠、胆下合穴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胃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影响,探讨胃腑下合穴治疗胃腑病变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及承筋共7,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采用WRS法诱导建立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治疗10d后,取材,肉眼观察胃黏膜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及胃组织TNF-α含量,免疫化法检测胃组织NF-κB表达。结果:①与模型比较,4个下合穴胃黏膜UI、血清HMGB1含量及胃组织TNF-α、NF-κB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②与足三里比较,其他治疗胃黏膜UI、血清HMGB1含量和胃TNF-α、NF-κB表达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①电针相关内腑下合穴均可通过调节HMGB1、TNF-α、NF-κB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性反应,降低黏膜损伤等来实现对AGML模型大鼠干预治疗作用;②足三里总体干预效应优于其它治疗,部分说明足三里穴与对应胃腑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

  • 标签: 电针 下合穴 AGML模型大鼠 HMGB 1 TNF-α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双侧内关穴区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侧性及其相干性。方法:共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血流检测。受试者先在控制室温条件房间中休息40min,然后用PeriFluxSystem5000~录受试者双侧内关血流15分钟,每5分钟一时间段进行分析。受试者以40岁界分成年轻(n=18)和年长(n=12),计算不同组间左右内关血流量不平衡系数和Coherence值。结果:在三个时间段内,右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9.74±3.36PU、9.83±3.63PU、9.69±3.40PU,左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6.73±2.22PU、6.99±2.37PU6.77±2.32PU,经检验左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虽然不平衡系数年长高于年轻,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herence分析结果提示,从0.5Hz到1.5Hz之间,其波峰对应频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侧内关血流灌注值高于左侧内关,双侧内关激光多普勒血流量Coherence分析可为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状态改变提供一种潜在无创评价方法。

  • 标签: 穴位 穴位侧性 激光多普勒血流量 内关穴 Coherence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