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手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定和分层管理的恢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功能恢复护理,研究组接受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和分级管理恢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吞咽功能改善率(8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4.29%),其中吸入性肺炎、误吸、呛咳、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8%,而对吞咽生活质量的评价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吞咽功能评价和分层管理的恢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患者的进食安全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联合问题解决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康复动机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入住某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问题解决法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复动机评分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动机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Hypertension,HTN)伴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医疗活动中强调替格瑞洛及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的综合效用。方法:以我科100例HTN伴CIS患者随机划分至A组(50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予以治疗)及B组(50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替格瑞洛片予以治疗),经14d治疗后,对比分析有关数值指标,评价不同用药方案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经治疗,B组患者神经功能(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测定结果、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测定结果均较A组患者优异(P<0.05);用药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拟定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用药方案,对减轻HTN伴C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为有利,也不会诱发严重不良反应,保障了此类患者的药物耐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年6月-2024年1月这期间收治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成对照组(高压氧联合肠外营养)与观察组(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每组42例,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据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结果对比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炎性反应、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促进患者伸进功能恢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患者视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80例眼底病患者数据,我们对患者接受激光光凝术前后的视神经功能进行了评估,并详细记录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多数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视神经功能,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我们对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及其与激光光凝术参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视神经功能改善与不良反应发生之间的平衡问题。总体而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以优化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力分级情况、TUGT测试所用时间、FMA评分及步态测试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分级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UGT测试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且均明显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步态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吊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经功能性电刺激处理后的远期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完成后评估两组肩部肌群肌力(MMT)、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功能(FMA)。结果治疗后,两组MBI、FMA以及MM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BI、FMA以及MMT评分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脑卒中患者而言,早期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有利于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