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80年代至今还在不断地被学者们所叙说,不是出于怀旧的温暖,而是学术研究的前行要求必须对近处的历史做出认真的梳理,使得历史的各种可能性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为未来启示路向。19岁就开始直接从德文翻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的北大学者张旭东,在其个人文集《批评的踪迹》一书中“重返80年代”,还原特殊的历史境遇,重新审视当时中国思想界内部的对话关系和对“西学”的创造性引入,再加上他在书中对90年代以至当下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整体脉络的把握,从而勾勒出了当代中国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显示出一个年轻学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化解能力,还展示了其在面向全球化的同时是如何智慧而深沉地坚守着民族的历史记忆的。
简介:地方戏曲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承载着地方民众深厚而悠久的生存密码,包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阐释,反映出他们的文化心理和思想情感。正如傅谨先生所说的,中国戏曲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活生生的表现方式,“具体到每个不同的地域,又只有地方戏曲,与各地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祭祀仪礼等等一道,能够超越于文人的思维与价值体系的趋同性,以其五彩缤纷的不同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内部各不同的亚文化圈特有的文化载体与文化标志。”①每一种地方戏,都深深扎根于该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沐浴着地方风俗民情、信仰文化、婚恋文化,地方民众的文化心理结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价值取向而孕育、成长,打上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因此,只有把地方戏研究和地域审美文化结合起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切入到一种文化的核心,切人到在这个文化圈里生活的人的活生生的心理世界”②,才有可能对地方戏所蕴含的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有全面韵把握。在南疆“信巫鬼、重淫祀”的乡土文化土壤里孕育发展起来的广西彩调,其中包含有许多以神鬼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反映了八桂各民族丰富而复杂的鬼神信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