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国际关系变化侯若石20世纪即将过去,它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世纪,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世纪。在这个世纪,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也最残酷两次世界大战,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问题协调行动。国际...

  • 标签: 国际关系变化 生产力发展 第二次产业革命 贸易自由化 经济转型 自然资源
  • 简介: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该宣言未达到东盟目标,东盟期待出台一部具有约束力行为准则,DOC实施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对于东盟各国,这被视为解决南海问题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中国只同意进行双边谈判并且总是避开进行多边谈判。DOC体现了中国对于解决南海争端战略调整,同时也体现了东盟成功诱使中国来谈判这一问题。本文将集中分析中国和东盟达成DOC过程、已取得成果、影响中国和东盟解决南海问题应妥协与合作因素。

  • 标签: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合作 妥协 中国与东盟 案例 海上
  • 简介:北乌干达冲突本质上是一场不同种族之间争夺权力与利益冲突。1986年,圣灵抵抗军在北乌干达以武力反抗穆塞韦尼政权名义进行叛乱,迄今仍在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中非共和国边境四处流窜。圣灵抵抗军叛乱及其暴行不仅对北乌干达地区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也深刻地影响着中部非洲地区和平与稳定以及乌干达同周边国家间关系发展。乌干达政府反叛乱战略重点强调军事手段,重视媒体宣传、争取外部对其打击圣灵抵抗军同情和支持。而圣灵抵抗军叛乱动机已经从推翻穆塞韦尼政权逐渐演变成为开发“战争经济”和“为生存而战”。简而言之,圣灵抵抗军叛乱策略是对叛乱成本-收益精心计算产物。圣灵抵抗军儿童兵策略、袭击平民策略、争取苏丹政府支持策略以及低程度地参与和平进程策略,既能够有效地打破乌干达政府反叛乱战略,也导致北乌干达冲突长期化及其冲突影响“外溢”。要真正地解决北乌干达冲突以及圣灵抵抗军问题,需要重视武装冲突解决和平进程、促进北乌干达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以及加强对中部非洲地区和平建设。

  • 标签: 冲突解决 叛乱策略 北乌干达冲突 圣灵抵抗军 乌干达政府反叛乱战略
  • 简介:受到中东变局波及中东国家,尽管结构背景大同小异,但各国爆发社会运动带来国内影响却截然不同,如突尼斯和埃及发生了较为平和变革,而利比亚、叙利亚却爆发了内战。社会运动在不同国家之所以产生不同结果,原因在于抗议者能否形成跨阶层动员以及军队立场选择。抗议者形成跨阶层动员,是社会运动得以持续并实现规模扩大前提;在大规模社会运动面前,军队内部是否发生分裂,则决定该国是否爆发内战。就此而言,社会运动演变为内战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形成跨阶层动员,一个是部分军队支持抗议活动或在抗议活动中保持中立。这一分析模式有助于研究者对社会运动是否会演变为内战进行预测。

  • 标签: 中东变局 社会运动 内战 跨阶层动员 军队立场
  • 简介:美国重要思想库兰德公司于1995年中期发表了为美国国防部部长办公室撰写报告,题为《中国:国内变化与外交政策》。报告主要结论如下:一、几乎可以肯定,今后10—15年里,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演变不会导致一个民主、亲西方政权产生;同样,中国国内变化既不会导致独立地方势力出现,也不会使现有的政治统治彻底垮台。

  • 标签: 发展趋势 兰德公司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经济 国内政治 政治统治
  • 简介:尽管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上重要发展中国家,但是在FDI吸收和利用上却不尽相同: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本文通过FDI对印度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分析,得出二者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这一结论,并提出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相关建议。

  • 标签: FDI 印度 出口贸易 启示
  • 简介:本文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作为引子,阐述了实体经济因素在决定货币体系运作过程中重要性。在对传统通货区理论进行综述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欧洲货币联盟建设实践,指出欧洲货币一体化成功原因在于欧盟国家较高要素流动性和经济开放程度,以及经济水平和经济政策趋同。文章最后探讨了东亚货币联盟可行性,指出东亚货币一体化目前只能从一个较低层次起步,通过加强经贸合作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推动货币一体化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 标签: 欧洲货币联盟 经济开放程度 经济政策 经济结构 经贸合作
  • 简介:十年前“9·11”事件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走向,以“文明冲突论”为外交政策理论指导,推行“武力反恐”和“民主改造”政策,引发伊斯兰世界反美情绪高涨。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原本是二战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秩序造成南北贫富悬殊政治经济矛盾,而美国保守主义却从唯心主义思维方式出发,过高估计自身力量推行“大中东民主”,使得美在冷战后本有可能进一步巩固中东地位变得影响力大不如前。奥巴马上台后,虽然明确放弃布什时期“文明冲突”理念,努力缓解伊斯兰反美情绪,但已很难超越中东已有的现实,十年错误路线导致“外交后遗症”不是“灵巧外交”短期内所能挽救

  • 标签: 美国外交 中东战略 理论探讨
  • 简介:普京上台后迅速制定了,强调俄对外政策基础是"务实、经济效益、国家利益",俄外交最迫切任务是为国家经济振兴服务.根据这一构想,俄对阿以冲突政策基本点为:1.确保稳定南部边界;2.拥有政治上发言权;3.继续谋求广泛经济利益,施加有力经济影响.普京执政以来,俄对阿以冲突政策表现出延续性、实用性、无奈性、隐蔽性、协调性特点.

  • 标签: 阿以冲突 俄罗斯 外交政策 经济利益 普京
  • 简介:近年来,越南与印度关系持续升温,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逐渐扩大。虽然越南与印度加强全方位合作是两国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现实需求,然而两国都是中国邻国,都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并发生过战争,相互借力、制衡中国成为其强化战略伙伴关系首要目的。尽管越印加强合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势必对中国地缘政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冲击中国在东南亚战略利益。

  • 标签: 越南 印度 战略合作 东向政策
  • 简介:作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和埃及穆巴拉克政府长期盟友,美国对2011年以来埃及变局应对值得关注。为了对美国应对埃及变局政策措施、效果及导致相应效果原因做出逻辑连贯解释,可以从社会科学研究中架构视角进行考察。基于这种考察可以发现,美国政府建构了一种"改革"框架,以此来理解和应对埃及变局。然而,在影响框架产生框架共鸣六个因素——框架持续性、经验可信性、架构者可信性、描述精确性、框架集中性、经验可通约性——中,"改革"框架除了持续性以外,在其他五个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美国"改革"框架无法在受众中产生广泛共鸣。尽管美国在埃及变局中采取应对措施对埃美关系影响并非决定性,但由此造成埃及民众对美国不信任,已给埃美关系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 标签: 美埃关系 埃及变局 架构视角 改革框架 框架共鸣
  • 简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究竟是政治文件还是法律协议,及其所确立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途径是否可以排除《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成为分歧极大法律争议。菲律宾和仲裁庭均主张《宣言》仅仅是一份政治文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便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也不能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中国主张《宣言》关于通过谈判途径解决争端规定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国家间协议,且其所确立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途径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菲律宾不可以依据《公约》提供争端解决机制就相关争端提起仲裁。本文认为,《宣言》在争端解决问题上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国家间条约;其是否可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本质上是个法律适用问题,从海洋法角度讲,根据《公约》第281条规定,《宣言》无法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仅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形成制约;从条约法角度讲,《宣言》与《公约》构成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三十条“关于同一事项先后所订条约之适用”问题,相关争端应适用《宣言》提出谈判和协商途径,据此方可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适用。文章首先从中菲南海仲裁案提出两个核心法律争议,并杭理菲律宾、中国各自主张以及仲裁庭对此争议结论。其次论证《宣言》条约属性。第三,分别从海洋法和条约法两个视角分析《宣言》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排除。

  • 标签: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条约属性 争端解决机制 排除
  • 简介:国际安全实质是共同安全,有赖于国际社会在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上基本共识。由于20世纪纪以来全球国际体系形成及其文化多样性,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巨大变革,尤其是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兴盏、超级强权出现及其意识形态对立,此种共识或价值基础已相当“稀薄”。在战略文化上,存在着对抗型与合作型差别;在安全观念上,存在着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或全球安全不同价值偏重;在安全策略上,存在着霸权、均势与制度等模式竞争。而避免重大战争、维护国际体系稳定与各国独立生存仍然是国际安全首要目标;促进经济正义以避免国际经济秩序失衡所衍生国际国内冲突、应对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成为难题。在安全相互依赖时代,国际社会必须重建共识,奉行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价值导向、真正“国际安全战略”,否则将难以摆脱纯粹自助与竞争型“国家安全战略”所造成安全困境。

  • 标签: 国际安全 共同安全 价值基础 安全观念 安全战略
  • 简介:从世界范围看,很多国家同样在推行现代化,最终效果却差之天壤,这与发展思路差异直接相关。从历史实践看,那些成功实现经济现代化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都是正确认识到民族产业重要性,并实行“先保护,后开放”政策,而许多国家忽略本国产业保护,片面强调自由开放,最终沦为依附地位。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告诉我们保护和发展民族产业是国家富强必经之途。

  • 标签: 自主性发展 现代化 民族产业 中国
  • 简介:安全机制是当今国际安全研究领域一个热点问题。在本文中,“安全机制”将被界定为“容许国家相信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行为上保持克制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一种合作形式”。而所谓东盟地区安全机制,在文中则主要指的是以下两类机制:一是东盟组织框架内、涉及东南亚地区安全机制;二是由东盟主导、有区域外因家参加

  • 标签: 地区安全机制 东盟 冷战后 中国 东南亚地区 安全研究
  • 简介:曼德勒为缅甸第二大城市,它既是缅甸地理意义上中心,也是缅北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曼德勒华人日益增多,华人与当地主体族群———缅人关系成为曼德勒最重要族群关系之一,而这种关系并非总是处于友好和谐状态,甚至时而可以体会到这座城市中反华情绪。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曼德勒华人在都市法理空间中,践行熟人社会社会交往方式是导致出现这种紧张族群关系重要原因之一。综合曼德勒华人与缅人两个群体表述,揭示日常生活中曼德勒华人熟人社会社会交往方式,将会为理解曼德勒华人境遇及缅华关系提供一种视角。

  • 标签: 曼德勒 华人 都市 熟人社会 社会交往 族群关系
  • 简介:越南人姓名越南为姓名排列次序同中国人一样,姓在前,名在后。越南人姓多为单音,如范,阮等·越南人也有复姓,如有姓“宗室”,“宗室”原为皇族号,是近代才转变为姓。越南人名多用单字,但近来也有用双字,如阮氏白雪中“白雪”,黎氏红梅中

  • 标签: 越南人 阮氏 双字 单音 排列次序 老挝人
  • 简介:法文和中文最大区别之一在于词形态变化。法文词形态变化表现在联词造句时配合上。配合问题是学习法语者遇到最大难题之一。法文中存在着形式配合和词义配合区别,词义配合包括性、数和人称词义配合,进行词义配合时要注意不同于形式配合种种情况

  • 标签: 形式配合 词义配合 性的词意配合 数的词意配合 人称的词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