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江西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业务管理职能及机构设置进行了论述,认为省级业务管理处于全国气象业务技术体系承上启下关键位置,应在中国气象局和职能司指导下进行,并接受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协调管理和指导;有关干部应接受上海区域气象中心监管,参加武汉、广州区域气象中心联防和业务、技术活动.省级业务管理要负责全省气象业务技术发展,市、县级业务管理主要负责业务系统实时高效运行.为适应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应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科学划分职责,明确省、设区市、县级轨道业务牵头单位及其主要职责、机构和岗位设置.

  • 标签: 气象 业务管理 职能 机构设置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WRF模式,对2013年6月26—29日江西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维持在21°N附近,副高北侧强盛西南气流将水汽向江南北部地区输送是暴雨产生和稳定维持主要原因。超低空偏南急流建立、发展和维持是这次连续暴雨过程产生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低空低涡南侧出现一串近似东西向排列30~60km更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它们与大暴雨区相吻合;整层水汽通量密集区南北界位置和暴雨区南北界位置基本吻合,整层水汽大值中心范围和大暴雨中心范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水汽通量散度最大辐合中心为暴雨产生输送了大量水汽,水汽辐合中心与暴雨落区有很好一致性;强降水落区与假相当位温最大值区相对应。

  • 标签: 暴雨 数值模拟 中尺度 物理量
  • 简介:将时间滑动相关方法STC(slidingtemporalcorrelation)用于研究混沌系统和海洋环流模式可信计算时间RCT(reliablecomputationtime),Lorenz混沌系统数值试验表明用STC求得可预报时间和可信计算时间,与使用传统误差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了其有效性。对海洋环流模式LICOM和NEMO研究发现:1.当海洋模式以非耦合方式运行时,试验结果表明其海表温度SST可信计算时间较长,平均达到6个月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海洋模式运行过程,采用恢复性边界条件使模拟结果不会太过偏离观测值。对于强迫场从1月开始试验,LICOM模式SST可信计算时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RCT低值区,其数值不超过2个月。而NEMO模式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全是RCT高值区,NEMO模式RCT低值区域出现在赤道外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强迫场从7月开始试验,RCT纬向平均分布与1月有相反形式。2.海洋模式以耦合方式运行时,由于去掉了恢复边界条件作用,海洋模式预报SST可信计算时间明显减小,年平均RCT为1个月左右。按季节平均得到RCT变化不大,在30~40天之间,RCT大值区春季位于南半球,而秋季位于北半球,可达2个月以上。耦合模式中所模拟500hPa高度场RCT与单独运行大气模式所得结果相差不大,仍在2周以内。3.无论是按季节平均还是按海区平均所得到RCT分布,都在30~60天左右,只有极少数区域在特定季节可以达到80天以上,这说明在海气耦合模式,由于计算不确定造成可预报上限一般不超过2~3个月,这比使用资料分析得到可预报期限短很多,因此根据木桶原理,RCT可能是制约海气耦合模式SST预报能力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可信计算时间 木桶原理 混沌动力系统 海洋环流模式
  • 简介:利用宜春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4年6月19-22日江西省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1-2.5km高度西南急流增强或减弱与下游降水增强或减弱有较好相关性,其中,较低层1-1.5km高度西南急流增强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更为密切;-3.5km高度西南急流增强且风速大于12m/s较强急流向下层传递,与下游降水增强有较好对应关系,且对降水加强指示提前量约为2h.2)1km高度以下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风切变(AV)增大为8m/s以上有利于下游降水增强,当AV为12-20m/s时,降水明显增强,且△V增大较降水增强提前1-3h;1km或0.7km高度以下△V增大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较为密切,而1km或0.7km高度以上△V增大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并不明显.3)指数M、J大小与下游区域降水量总体呈正相关关系.当指数M、J增大至峰值,且急流指数脉动增强、频率增大时,下游区域降水也将出现峰值,且指数峰值出现较降水峰值提前1-3h.4)0.5-2.5km高度暖平流增强,暖平流厚度越大,且暖平流之上伴有冷平流加强,越有利于下游区域降水增强;km高度以下暖平流逐渐减弱,对应下游区域降水也逐渐减弱;km高度以下由冷平流控制,降水则减弱停止.

  • 标签: 暴雨 风廓线雷达资料 西南急流 风垂直切变 温度平流
  • 简介:1前言为了波长乐多普勒雷达大量实时资料能及时传输到福建省气象台,省局于1996年5月,决定利用Cylink无线扩频通雇设备,使福州长乐雷达站微机与省气象台实时业务网芭两地视距为30公里情况下实现联网,信道速率为256KBps。联网成功后,大量多普勒雷达图象资料能实时传输到福建省气象台实时业务网,其中传送一张水平扫描原始数据724KB只需40多秒时间。传输速率较以往甚高频通信高出近100倍。以往甚高频通信所不能传输立体扫描资料(一次约6~14MB),利用无线扩频通信得以传输。其联网成功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了大量多普勒雷达实时图象资料。

  • 标签: 无线扩频通信 数据传输 雷达站 扩频通信技术 多普勒雷达 甚高频通信
  • 简介:开展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工作,是做好中期天气预报主要方向。而目前业务主要沿用数值预报产品(如ECMWF)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预报时效仅7-8天,难以满足中期预报需要。二是由于中期预报重点是对过程预报,尤其是重大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而重大转折性天气过程一般起因于大型环流转变或调整,这一点从现有的数值预报产品空间形势场难以发现。为了延长预报时效,提高中期预报准确率,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研制开发新中期预报方法十分必要。将600E500hPa位势高度逐日时间剖面图(简称65图)方法与ECMWF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可以直观反映ECMWF预报时效内60°E波动特征即乌拉尔山地区槽脊调整,从而反映东亚大型环流转变或调整。将此图与ECMWF形势场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中期预报准确率,延长中期预报时效,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大型环流的转变或调整 65图 中期预报
  • 简介:将有限区域流函数、速度势求解中常用两种张驰法(即理查逊法和加速利布曼法)与调和一余弦谱展开法(H—C法)进行了比较,理论研究表明:H-C法单独考虑边界影响分量,物理意义明确,且不会丢失边界上天气系统;从计算上看,H-C法重建风场能精确还原原始风场,且计算效率明显高于两种张驰法,即收敛更快。通过在台风Bilis(0604)暴雨增幅过程诊断应用发现,常用两种张驰迭代方法在求解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问题上效果都不是很好,即:用理查逊法和加速利布曼法计算流函数和速度势重建风场与原始风场差别较大,不能准确还原原始风场;用H—C法不仅计算效率高,还原风场与原始风场差异极小,且不受南边界较强西南季风涌影响,在暴雨增幅前期能较好地反映与暴雨增幅相关强辐合信号。因此,可用H—C法计算得到无辐散风和无旋风对有限区域天气系统进行更深入动力结构分析。

  • 标签: 有限区域 调和一余弦谱展开法 台风Bilis 暴雨增幅
  • 简介:利用全国664站1961-2012年逐日霾观测资料、降水量、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资料,分析中国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结果表明:我国年霾日数分布呈明显东多西少特征,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霾日数在5~30d,部分地区超过30d,西部地区基本在5d以下.霾日数主要集中在冬半年,冬季最多,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少,12月是霾日数最多月份,约占全年霾日数2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霾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1.7d/10a),霾日数显著增加时段主要在1960年代、1970年代和21世纪初,在1970年代初和21世纪初发生了明显均值突变.从区域分布来看,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等地霾日数呈增加趋势,而东北、西北东部、西南东部霾日数呈减少趋势.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持续时间越长霾过程比持续时间短霾过程增加更为明显.不利气候条件加剧了霾出现.霾日数与降水日数在中东部地区基本以负相关为主,中东部冬半年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4d/10a),表明降水日数减少导致大气对污染物沉降能力减弱.另一方面,霾日数与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以负相关为主,而与静风日数则以正相关为主,冬半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减小,静风日数增加,表明风速减小导致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更易形成霾天气.

  • 标签: 冬半年 降水日数 风速
  • 简介:1概况2012年10月1—5日,第15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高性能计算机在气象应用研讨会(The15thECMWFWorkshopOnHighPerformanceComputinginMeteorolo—gY)在英国里丁召开。该研讨会由ECMWF主办,每两年召开一次,已成为气象高性能计算领域最有影响国际会议之一。来自ECMWF、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

  • 标签: 高性能计算机 ECMWF 气象 应用 中期天气预报 国际会议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FY-2E红外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9日山东南部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鲁南大暴雨发生在“2高对峙”环流形势下;高、低空急流位置和强弱影响大暴雨落区和降水强度大小;地面β尺度气旋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大暴雨最直接原因;贝加尔湖以西高压系统加强引导其北部干冷空气南下进入鲁南地区是地面辐合加强生成初始β尺度气旋触发机制;冷暖空气在暴雨区汇合并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造成本次大暴雨根本原因;多普勒雷达VWP产品可以很好地捕捉冷暖空气活动情况。

  • 标签: 大暴雨 β中尺度气旋 干冷空气 触发机制
  • 简介:2006年,IPCC成立专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情景工作组,在影响、适应和脆弱性3个研究领域进行评估方法整合,发展了新情景框架,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气候情景关联,IPCC在典型浓度路径(RCPs)基础上于2010年发布了新社会经济情景——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Socio—economicPathways,SSPs)^[2-3]。

  • 标签: 社会经济发展 IPCC 影响评估 气候变化 评估方法 气候情景
  • 简介:通过采用不同随机天气发生器生成一定气候背景下各种气候变率情景,许多学者在最近研究已经认识到气候变率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重要性。传统气候影响评估方法直接以大气环流模式模拟试验结果作为未来气候情景,这样不可能理解如上重要性。本文着重评述将随机天气发生器应用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一般方法框架,以及作者具体个例研究方法。文中最后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当前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有不同方法用来研制一种称为WGEN典型随机天气发生器参数化方案及其随机试验方法。不同研究者也有不同参数调控方法。通常思路是通过气候控制试验和2×CO2试验之间气候变量平均值和方差变化来扰动随机天气发生器参数,以生成未来逐日气候变化情景。本文作者根据短期气候预测模式输出产品建立了一套WGEN参数化方案及其随机试验方法,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上检验和评估了此参数化方案下WGEN模拟能力。另外,作者由未来降水变化,调试随机天气发生器参数,生成了气候变率变化情景。这些参数调节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类型和定性大小气候变率变化,用于气候影响评估敏感性分析。通过如上方法,作为一个个例,文中评估了未来气候变率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生长、最终产量和该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影响。然而由于随机天气发生器本身以及参数调控方法不足,目前将随机天气发生器应用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检测和模拟气候变率变化信号是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必要途径之一。

  • 标签: 随机天气发生器 气候影响 气候变率
  • 简介:近30a全球强烈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也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已发现两处:1)青藏高原北部偏西冰芯记录降温0.6℃,相应冰川退缩微弱,融水径流降低;2)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岗日嘎布山区为代表,出现较多冰川前进,可能指示降水量有较大增加。上述事实指示气候变化与冰川响应复杂性。

  • 标签: 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北部 降温 冰川退缩 青藏高原东南部 冰川前进
  • 简介: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08年1月26~28日中国南方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扰动能量生成以及各种能量之间转换。在急流中平均动能(Km)先转换成相互作用动能(Ki)然后再转化成扰动动能(Ke)。相互作用动能流是顺急流方向。位势高度平流和有效位能与扰动动能转化生成扰动动能比平均动能转化要小一个量级。中国中南部扰动有效位能(Ae)产生主要由平均有效位能(Am)间接提供,其中相互作用有效位能(Ai)流起到了关键作用。生成扰动有效位能在26日12:00(协调世界时)主要来源于两个地区:一个位于青藏高原,另一个位于中国东北部。随着两个主要源地向东移动,转化也向东移动。相互作用有效位能流方向同时存在逆急流方向和顺急流方向。

  • 标签: 扰动有效位能 扰动动能 相互作用能量流 南方雪灾 能量转化
  • 简介:通过对1994年8月11日海南地区-大雨形成过程分析,提出了各主要影响系统移动及分布特征;并指出对高原降水具有重要作用西南水汽通道之外,来自东南方向另一支水汽输送通道,对高原东北部大降水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 标签: 海南地区 水汽输送通道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 大降水 影响系统
  • 简介:一、管理的人本观念概念及其内容在所有的管理,人都是重要,是管理首要因素,因此,一般说来,任何领域管理活动都树立人本观念,任何管理过程应自始自终树立人本观念,要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放在首要地位。

  • 标签: 管理学 人事管理 人本观念 人才培养
  • 简介:为了加强我国灾害天气研究能力,提高中尺度动力分析及其雷达反演、同化技术水平,国家973“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和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8月13-17在北京联合举办“2005年度尺度灾害天气夏季讲习班”张大林教授在讲习班上重点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尺度研究中常用位涡理论与平衡流理论、风暴动力学以及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进展。张福清博士重点讲解了尺度重力波理论、尺度系统可预报性以及卡尔曼滤波与集合同化技术,他们讲解内容对于提高我国年轻研究人员与业务人员利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与认识尺度系统发生、发展能力有极大帮助。另外,来自美国强风暴实验室张健博士与孙娟珍博士就多普勒雷达最新反演理论与技术,利用雷达资料做强对流临近预报以及定量降水估测等方面做了十分详细介绍,这些新技术也是国内十分关注应用技术,对提高我国新一代雷达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员普遍认为:这次讲习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对提高年轻气象工作者科研和业务水平十分有益。讲习班260多名学员来自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及中国气象局直属30多个单位。

  • 标签: 中尺度对流系统 灾害天气 讲习班 夏季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普勒雷达
  • 简介:目前,信息通信系统现已配有110V/220V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交流停电后,这个直流系统是不断电。将110V/220V直流电源系统引入通信中心机房,对通信网管系统和信息通信设备进行供电,一是110V/220V直流不间断电源作为DC—AC逆变电源模块输入.交流220V供电输入和DC—AC逆变模块同时对中心网管系统和信息设备进行供电:二是110V/220V直流不间断电源作为DC—DC电源模块输入.通过负载均衡控制,合理地分配AC—DC整流模块和DC—DC电源模块负载电流比例,保证所有电源模块处于有效输出状态,交流停电时,全部负载电流无损切换至DC—DC模块输出。交流停电后,由于110V/220V直流电源不间断性。保障了通信网管系统和信息通信设备供电连续性。

  • 标签: 直流不间断 负载均衡 逆变
  • 简介:l概况应奥地利中央气象和地球动力研究所(ZAMG:ZentralAnstaltftirMe—teorologieundGeodynamik)数值预报中心(DepartmentofForecastingModels)邀请,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李跃清研究员、云南省气象局孙绩华副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洪雄博士,于2014年1月7—12日访问了该数值预报中心,就山地科学观测试验、观测资料分析应用、复杂地形数值模式等问题与奥地利专家进行了研讨交流。

  • 标签: 奥地利 科技合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数值预报 高原气象
  • 简介:静止卫星规模利用站处理系统简介夏巧利(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系统功能及特点“静止卫星规模利用站处理系统”是接收、处理日本GMS卫星数据和我国FY一2卫星数据实时业务系统,具有处理GMS一4卫星两个通道(红外、可见光)、GMS一5卫星...

  • 标签: 中规模利用站 静止卫星 处理系统 批作业 卫星数据 原始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