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53例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种类型:Ⅰ型,单一肿块;Ⅱ型,单一象限不伴皮损或伴1处皮损;Ⅲ型,多象限不伴皮损或伴1处皮损;Ⅳ型,多象限伴多处皮损。25例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术(对照组),28例患者行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观察组)。对伴有结节性红斑和Ⅳ型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给予抗生素+激素治疗1周,其他类型直接手术。结果随访所有患者1年,观察组28例伤口一期愈合,3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均为Ⅳ型患者),予冲洗、换药等处理后痊愈;对照组出现6例复发(术前均为Ⅲ型和Ⅳ型患者)。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24%, χ2=6.033,P=0.014)。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手术的美容效果优于传统病灶扩大切除术(93%比68%, χ2=5.330,P=0.020)。结论超声定位下病灶精准切除+Ⅰ期微整形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复发率低,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早期护理。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哺乳期妇女128例资料并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急性乳腺炎发病知识认知水平、依从性水平;急性乳腺炎发生率。结果预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预防组急性乳腺炎发病知识认知水平、依从性水平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预防组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哺乳期妇女应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急性乳腺炎发病知识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水平,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通过及早护理,可改善急性乳腺炎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患者乳腺炎疾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乳房局限性肿块患者,治疗后肿块变小或消失;10例脓肿患者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经门诊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全部乳腺炎性肿块患者治疗后病症缓解,疼痛消失,局部组织增厚变硬;乳管瘘患者中3例Ⅰ期缝合后甲级愈合,其余行瘘管切开引流术后有2例复发,再次切开引流术后痊愈;8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常多发于乳晕周围,容易发生误诊,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类型进行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简介: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23例以乳腺包块就诊,经术前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为GLM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灰阶声像图上观察肿块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其周围血流分布和供应情况.结果23例GLM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经产妇,年龄20~43岁.灰阶声像图显示12例表现为连续或不连续的不规则管状结构样低回声区,低回声区周围为高回声;5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边界相对清楚、不均质低回声结节或肿块,其内可伴无回声区;5例表现为病变区腺体结构紊乱,未见明确边界,内部回声强弱不一,病变内可见无回声区;1例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实质肿块伴后方回声衰减.23例中患处皮肤层增厚8例,6例伴有皮肤破溃,窦道形成.CDFI示22例(22/23)病变内部及周边动静脉血流信号明显增加.结论GLM病变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但这些表现不具有特征性,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1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使用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患者标本,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该病患者皆为女性,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2±4.5岁。(2)以小叶为中心发生病变是该组织病理的主要特点,病灶多呈多灶性结节状分布,通过小叶内可视以上皮样细胞,主要以多核巨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在病变组织的切缘处无炎症细胞存在。(3)经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的所有病例标本均无枝杆菌及霉菌。15例患者均采取以乳腺小叶区段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仅出现2例复发者。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中的鉴别比较难以确诊,目前唯一有效的确诊方法就是组织病理学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对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均存在生育史,有7例患者存在积乳病史,临床诊断多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12例患者经钼靶片检查显示存在肿物影,7例患者经彩超检测显示病灶形态不具有规则性、回声不均匀、边缘模糊,细菌培养检查部分显示细菌培养阳性。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在临床上需要加强诊治力度,病情早期可以采用抗生素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序贯手速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应及时积极实施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产妇在产后哺乳期开展产后乳房护理之后是否能够降低乳腺炎为主一系列疾病等问题的发生率加以观察,评价有关护理方法和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等方面情况。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产妇之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方法的差异。对照组常规进行产后护理,观察组则着重进行产后乳房护理。对分别开展护理干预之后产妇的乳腺炎、乳头皲裂、乳房肿胀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等方面情况。结果 分别护理之后的效果对比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成效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乳腺炎、乳头皲裂、乳房肿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相关护理方法和措施取得了更加满意的应用效果。结论 目前临床产后产妇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加强乳房护理之后,可以降低各类乳腺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最终护理效果和产妇的满意程度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干预效果。
简介: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乳房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它们不仅是我们哺乳的工具,更是我们传递爱和温暖的桥梁。然而,在哺乳期间,乳房可能会遭遇一些挑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哺乳期乳腺炎。那么,什么是哺乳期乳腺炎?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和宝宝的健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哺乳的过程中,乳房需要分泌乳汁来喂养宝宝。然而,如果乳汁分泌过多或者哺乳不当,就可能导致乳汁淤积在乳房中,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一旦细菌入侵,就会引发乳腺炎,使乳房出现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哺乳期乳腺炎不仅会让妈妈们感到不适,还可能影响到宝宝的喂养。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同时,我们还将解答一些常见的疑问,帮助大家走出误区。让我们一起呵护乳房,让爱继续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