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大规模流行,依托有资质、有能力的检测机构,建立了每日万人份的应急核酸检测及千人份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武汉"火眼"实验室)。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后检测能力快速扩大对于疫情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后,依据湖北省卫健委通报的疑似病例数据,以及"火眼"实验室每日检测数据,通过建立非线性、竞争性微分方程模型,模拟检测能力对实现疑似病例"清零"和"日清日结"的影响。结果在万人级病原检测实验室没有建成的情况下,疑似患者高峰数量将从23 000例上升到33 700例(增长47%),疑似患者数量下降的转折点将延后6 d,实现"日清日结"将延迟11 d,疑似患者隔离成本将增加124%;万人级病原检测实验室饱和运转的情况下,疑似患者例数高峰将减少56%,超过22 800例疑似患者能够提前获得诊断和收治,疑似患者数量下降转折点将提前1周到来,实现"日清日结"可提前约12 d,隔离成本可减少72%;理想情况下,若"关闭离汉通道"时立即将日检测能力超过10 500例的规模化检测平台投入使用,则可始终保证疑似病例"日清日结"。为让"关闭离汉通道"持续时间和隔离成本最小化,需将规模化、标准化检测平台建设与"关闭离汉通道"、床位扩容、加强救治能力等措施同步执行,并向检测平台持续送样,保证饱和运行。结论建设"平战结合"的精准检测平台是新发传感染病防控的关键一环,应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统筹配置加以保障。
简介:摘要: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地森林火灾频发,不仅损毁了大量森林资源,还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对人民的生命健康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有效防控森林火灾,提升森林防灭火水平,就需要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积极发展创新型森林防灭火技术,为世界各地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森林防灭火的现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详细分析了各国防灭火的创新型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我国创新型森林防灭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探讨了创新型森林防灭火技术对世界森林防灭火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对推动森林防灭火技术的进一步创新的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国各省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现状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预估现有防控措施预期成效,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基于COVID-19疫情网络公开数据,估计全国、各省份以及武汉市不同时间基本再生数(R0)的动态变化R0(t),以评估在现有防控措施下,COVID-19传染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预估现有防控措施的预期成效。结果从结果稳定性考虑,选择累积确诊病例数>100例的地区进行分析,共24个省份纳入分析。在疫情初期,全国整体R0(t)不稳定,数值较大,误差也较大。随着防控措施的进一步加强,R0(t)普遍在1月下旬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月始下降趋势稳定。截至数据分析日,纳入分析的24个省份中已有18个省份(75%)R0(t)降到1以下。这为有条件地开放人员流动提供了信息。结论动态R0(t)有助于动态评估COVID-19传染速率变化情况,本次疫情防控措施已初显成效,如能继续保持,全国疫情有望短期内得到全面控制。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为典型临床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隐蔽性和传染性强,患者早期常无特异症状,甚至无任何症状,但已具传染性。该病主要以飞沫与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并存在粪口和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足踝外科门诊和住院诊疗过程需要详细问诊、严格查体,充分接触患者,故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大。为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本文从足踝外科门急诊、术前、术中、术后防控等环节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全国多家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救治经验及循证医学证据,通过专家讨论最终形成专家共识,为在COVID-19防控期间足踝外科临床工作防止交叉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患者的筛查,探讨胸部 CT 在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 )高危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统计分析 2020 年 1 月 28 日至 3 月 31 日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共 58 例同时接受胸部 CT 和 NCP 核酸检测两项检查。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计算 CT 筛查的灵敏度,评价 CT 筛查 NCP 的效果。 结果 58 例患者中, CT 筛查肺炎阳性共 24 例,其中 6 例认为 NCP 可能性很大。 24 例肺炎患者全部进行 NCP 核酸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最后确定 6 例 CT 疑似 NCP 感染患者中有 3 例确诊 NCP 感染,另外 3 例中, 2 例确诊为腺病毒肺炎, 1 例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其余 18 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3 例,支原体肺炎 10 例,过敏性肺泡炎 4 例,机化性肺炎 1 例。值得说明的是, 6 例 CT 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首次 NCP 核酸检测只有 2 例呈阳性,另外 4 例隔 3-5 日复检有 1 例转阳性,剩余 3 例一直持续阴性,排除了 NCP 感染。 结论 从统计结果看, CT 检查灵敏度高、漏诊率低,这是其它检查仪器所无法比拟的,缺点是准确率低,特异性不高。虽然核酸检测准确性高,但时间上有延后性,使假阴性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治疗,容易造成病毒的二次传播,不利于疫情防控,给疫情防控带来困难。而 CT 检查虽然特异度不高,但 CT 能早期发现肺炎患者中的 NCP 疑似感染者,有针对性地对疑似 NCP 感染者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并采取隔离治疗。对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起到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有报道病毒通过咳嗽、打喷嚏排除体外,并附着在人体表面、公共物品上,形成接触传播途径。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就诊人群庞大,为给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服务,减少医院交叉感染,护理防控措施不可松懈。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者多以发热、乏力及干咳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鉴于该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较广的传播途径,因此在给予有效治疗的同时加强疫情的防控也尤为重要。军队队属医院作为基层部队的医疗保障单位,其能力素质的高低与部队战斗力之间密切相关,现本文就队属医院在军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践进行叙述,总结新冠肺炎在军队中的防控要点。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也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肺功能检查可增加医务人员和受检者发生COVID-19传播的风险,必须严格执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防止院内感染。为了指导肺功能检查室医务人员做好防控工作,本文结合肺功能检查的特点,总结了当前疫情下肺功能检查在医务人员管理、检查流程管理和检查环境物品管理3个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文中强调在疫情流行期间,必须严格掌握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强烈建议COVID-19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传染期内暂缓检查,其他病患如非病情急需也暂缓检查;肺功能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分级防护措施;受试者应在单独区域进行隔离检查;检查时必须使用一次性呼吸过滤器;并重视肺功能检查环境和设备的清洁消毒。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举措,提出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工程监理企业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要一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构建监理企业新型业务廉洁防控体系的重要性,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监理公司”)业务升级的实践经验,从对新型业务廉洁防控的重要性、必要性、薄弱环节、前置条件、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构建监理企业转型升级新型业务廉洁防控体系的实施措施。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前仍处全球大流行状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我国通过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有效控制疫情发生与扩散,有效减少了死亡病例的发生,社会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各项举措得到公众高度认可,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目前本土疫情传播虽已基本阻断,但国际疫情仍持续快速上升,我国面临的“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加。考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及病毒的特殊性,应科学理解常态化防控的内涵。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目标应为最大限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坚决防止出现疫情社区持续传播,即尽量防感染,坚决防反弹(社区持续传播),而非“零感染”。各地贯彻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方针,在防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控经验。冬春季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应继续坚持人物同防,落实四方责任,科学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