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氚(3H)作为一种重要的被动示踪物,经常被用于研究海洋中的物理过程及评估海洋环流模式的模拟性能。使用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来研究氚在海洋中的分布、存储和输送。模拟的全球氚通量表明,1975年之前氚主要由海气交换输入海洋,特别是在1963年,氚的气体交换输入约为降水输入的2.5倍,1975年之后两种方式的氚输入通量都大幅减少。比对GEOSECS(GeochemicalOceanSectionsStudy,1972~1978年)和WOCE(WorldOceanCirculationExperiment,1989~1995年)大洋观测计划期间的观测资料发现,我们的模式很好地模拟出了氚的海表分布、水柱总量、经向分布以及次表层的高值信号,主要缺点在于模拟的氚向深层的穿透不足,特别是在全球的两个副热带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氚输入函数的不确定性和模式物理场描述的不足可能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模式给出的海洋中氘储存总量的结果与基于观测得到的结果比较吻合,如北太平洋海区:19731974年模拟结果约为20.4妇,相同期间观测估计值为21.1±4.7kg,1989~1995年模拟结果为20.7蝇,相同期间观测估计值为23.4±2.0kg。氚在等密度面上高低纬的侧向通风明显,模式成功模拟出氚从中高纬的海表进入,沿等密度面向低纬的次表层输送,又经大洋环流和扩散分别向南半球和高纬输送的过程。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某电厂工程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启动调试过程。并对整个调试过程出现的问题结焦等现象加以分析总结,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锅炉运行安全可靠,锅炉主要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性能良好,并对其它机组的安装、调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使后续其他工序顺利通过试运行。
简介:摘要近期内,我国各大公司的不断发展,都和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身优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也是公司不断成长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循环流化床在运转中,主要有速度快和开销小的特点,而且排放的污染物也相对较少,能够给顺利实现绿色制作工作进行协助,所以,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公司取得较高的市场利益。我国目前,在运作循环流化床的过程中,并不是十分成熟,并且还会经常出现很多问题,锅炉在运作时就会发生事故,最终给制造的进度造成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高温排放物和给煤机紊乱以及不运作冷造机等等,假如频繁出现这种状况,就会逐步缩小公司的市场利益,所以目前最紧急的任务和难题就是要对这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循环流化床的实际情况,并且针对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终总结出几点指导建议,仅供参考。
简介: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1959─2008年江西省冻雨天气过程的气候概况进行归纳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其间18次典型区域性冻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热力层结、影响系统。结果表明,江西省冻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全省冻雨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间多、南北少的特征,各地冻雨分布极不均匀。在环流形势上,500hPa高纬地区有阻塞高压,以乌拉尔山阻高最多,鄂霍茨克海有深厚冷涡,咸里海为低压区,巴尔喀什湖附近有横槽;低纬地区在孟加拉湾到中国西南地区存在稳定的南支低槽;对流层中低层存在切变线,700hPa西南气流强盛,急流轴最大风速超过16m/s;850hPa锋区强盛,0℃等温线位于赣中南部到赣南北部;对流层中低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地面冷空气多从中路(河套地区)入侵,蒙古冷高压异常强大,为冻雨的产生提供了热力条件。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煤炭年消费量约10多亿吨,其中大多数通过燃烧被利用。随着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电厂负荷调节范围较大、煤种多变、原煤直接燃烧比例高,燃煤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燃烧设备陈旧、效率低、排放无控制造成了煤炭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已成为现有燃煤技术所需解决的重点。因此,寻求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成为关键。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污染清洁煤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负荷调节快等优点,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中型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制与开发已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但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必须走产业化和大型化的道路,开发制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循环流化锅炉,并在容量上尽快达到煤粉炉的水平。一旦该技术实现了大型化和国内的产业化,就能切实地显现其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