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6例(129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加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对患者分别行术前及术后1d、1w、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检查、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白内障术后干眼主观症状增加、BUT明显缩短、FL明显增多。至术后1个月,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BUT与术前相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w干眼主观症状、BUT和FL已接近术前水平(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BUT更长、FL更少(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早期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性,缩短眼表功能修复时间。
简介: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添加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以及对GDM患者的最佳营养治疗方案。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在孕24~28周诊断为GDM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分别接受医学营养治疗+小麦纤维素颗粒和医学营养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饮食干预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和餐后1h、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id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idcholesterol,LDL)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PG、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1h、2h小时血糖、HbA1c、LDL、TC和TG[(9.60±1.71)mmol/L、(7.90±1.48)mmol/L、(4.40±0.7)%、(3.19±0.49)mmol/L、(5.62±1.21)mmol/L、(2.09±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10.30±1.68)mmol/L、(8.90±1.65)mmol/L、(4.80±0.8)%、(3.56±0.58)mmol/L、(6.13±1.17)mmol/L、(2.57±0.52)mmol/L],(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DM患者饮食中添加小麦纤维素颗粒4周可以显著改善GDM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用手性固定相HPLC法拆分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的方法。方法:选用CHIRALCELOD-H色谱柱(250mm×4.6mm,5μm),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比例、酸性添加剂比例及流速对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下列拆分条件:以正己烷∶乙醇∶三氟乙酸(80∶20∶0.05,V/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nm,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拆分,右旋体和左旋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6min和12.0min,分离度为1.64。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可用于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的分离和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在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2016年5月到2018年11月本院收诊的102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1例(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基础治疗)与对照组51例(基础治疗),比较2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FL(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SIT(泪液分泌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FL(2.34±0.29)s、SIT(12.85±0.86)mm/5min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方法可有效提高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预后质量,加快其视力恢复速度,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21例AFOP患者,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1~79岁,平均(58±10)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亚急性起病,患者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发热。9例患者可能有发病相关原因(4例感染相关、4例肿瘤相关、1例结缔组织病),12例患者暂无明确的发病相关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AFOP患者C反应蛋白及ESR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降钙素原也高于正常水平;痰液病原学检查阳性者4例。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影(16/21)、孤立性肿块(3/21)和两肺多发结节(2/21);病灶多呈胸膜下分布(15/21),合并支气管充气征(11/21)、胸腔积液(9/21)和空洞(4/21)。3例患者仅接受抗感染治疗,1例患者2个月内病灶吸收,1例随访3年病灶仍存在,1例失访;18例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约半数1个月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结论AFOP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感染和肿瘤可能与AFOP发病相关,亚急性起病的AFO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较好。
简介:研究了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对杨木木片进行预水解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缓冲溶液浓度(50-150mmol/L)对半纤维素溶出的影响较小,而体系pH值(3.0-4.2)影响显著。随着预水解体系pH值的降低,水解液中总糖和单糖含量逐渐增加,pH值为3.4时低聚糖含量达最大值。与以水为介质的热水预水解相比,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可促进半纤维素溶出,抑制糖类物质(尤其是单糖)的进一步降解,可获得更多的低聚糖和单糖。在缓冲溶液浓度100mmol/L、pH值3.4的优化条件下,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预水解液中低聚糖和单糖含量分别为6.47g/L和2.47g/L,降解产物乙酸和糠醛的含量分别比热水预水解减少了46%和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