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PTA)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确诊为PTA的40例患者,其中伴PH患者14例(PTA+PH组),不伴PH的PTA患者26例(PTA组),分别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 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右心及肺动脉测量数据和CT血管成像(CTA)表现。结果与PTA组比较,PTA+PH组患者病程时间更长[48.0(18.5,73.5)个月比24.5(10.5,48.5)个月],活动期患者占比较低(4/14比17/26),多存在气短、气喘、胸闷症状和下肢水肿体征,PaO2较低,ESR较慢,右心房及右心室宽度增加(均P<0.05)。患者肺动脉受累的主要CT征象包括管腔狭窄(39/40)、管腔闭塞(16/40)、管壁增厚(9/40)和管腔扩张(2/40)。PTA+PH组管腔重度狭窄(≥50%)比例高于PTA组,管壁增厚和管腔轻度狭窄(<50%)比例较低(均P<0.05)。结论伴有PH的PT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A均可见特征性表现,可能与疾病所处的病程阶段、严重程度、是否有活动性、预后等有相关性,临床应给予重视。
简介:摘要成人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隐匿,可表现为心脏性猝死,如不及时诊治,死亡率极高。该文报道1例表现为心脏骤停的ALCAPA患者,经心脑肺复苏后,未出现并发症,行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矫治术,术后康复出院,随访至今无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儿童小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型PDA患儿82例,均经影像学和心电图检查确诊,给予ADOⅡ介入治疗。术中术后造影观察封堵器位置、残余分流情况,术后1 d、1个月、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封堵效果。结果82例患儿术中均成功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造影显示1例患儿仍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24 h复查分流消失。术后24 h及术后1、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82例患儿PDA均顺利闭合,未见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ADOⅡ对儿童小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成功率高,术后残余分流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皮瓣修复手指伴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对7例7指伴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患者,应用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同时桥接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其中拇指2例2指,示指3例3指,中指2例2指。手指缺损创面面积为2.5 cm×3.0 cm~5.0 cm×7.0 cm;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为1.0~3.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3.0 cm×3.5 cm~5.5 cm×8.0 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予预防感染、抗痉挛、抗凝血、镇痛、补液等支持治疗,卧床制动1周。每月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锻炼。结果7例7指皮瓣及指体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弹性良好,外形饱满,无明显臃肿,术后6个月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手指无明显肿胀、萎缩,皮肤温度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指体功能,优3例,良4例;小腿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皮瓣修复手指伴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可靠,皮瓣外形满意,并能同时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手指血供、外形、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无明显影响,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深动脉第三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应用股深动脉第三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机械伤4例,车祸伤4例,慢性溃疡2例,蛇咬伤1例。创面面积5 cm×7 cm~7 cm×16 cm,所有患者均合并肌腱或骨外露,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1例皮瓣顺利存活,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后皮瓣存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质地柔软,无色素沉着,功能满意。结论股深动脉第三穿动脉穿支皮瓣皮下脂肪少,穿支恒定,血管蒂8~10 cm,是一种有效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肱动脉、桡动脉不同入路行PCI(经皮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冠心病患者;共62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肱动脉组(31例)和经桡动脉组(31例),两组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并发症(血管痉挛、血管闭塞、出血以及血肿等)发生率以及穿刺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并发症(血管痉挛、血管闭塞、出血以及血肿等)发生率以及穿刺插管成功率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肱动脉、桡动脉不同入路行PCI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冠状动脉CTA及DSA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把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CTA诊断,观察组100例,采用DSA诊断。分析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经过检测后,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DSA检查检出率较高,但是因检查有一定创伤性,且费用高,在应用期间需考虑经济性。CTA检查空间成本低,用时少,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2-3级分支,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降主动脉真腔狭小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9例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降主动脉真腔狭小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1~56(41.6±9.2)岁;急性夹层2例,慢性夹层7例,马方综合征5例。术前全主动脉CTA检查证实为A型主动脉夹层,同时显示降主动脉真腔狭小,术中无法置入支架血管。手术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升主动脉,急性者同时行半弓替换+弓部血管去分支,慢性者行全弓替换;同期行Bentall手术3例,根部成形手术4例;对降主动脉真腔狭小,处理方法为:2例急性期患者采用杂交手术,即血管替换术后,DSA下置入24号覆膜支架血管;对于慢性患者,2例采用内膜纵行开窗术,后内衬相应大小的2~3 cm人工血管与四分支血管远端吻合;5例降主动脉直径较粗(>5 cm)者,术中直接在假腔内置入支架血管或涤纶人工血管(备二期行降主动脉替换手术),缝闭真腔近端。结果本组患者无住院死亡,无神经系统障碍、截瘫、腹腔脏器缺血、下肢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早期随访中,行杂交手术者,CTA显示支架位置及形态良好,弓部假腔血栓化闭合;假腔内置入人工血管者在术后3个月均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2例内膜纵行开窗患者,其中1例在术后随访中行TEVAR治疗,另1例假腔扩大明显而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降主动脉真腔狭小患者的处理棘手,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此类患者,杂交手术或分期手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血管外科领域经导管腔内治疗的理念、技术、材料发展迅速,适应证不断扩展,深刻影响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已成为急、慢性远端主动脉弓或胸部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病变的常规治疗方法,在升主动脉疾病包括升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急慢性夹层、壁间血肿、穿透性溃疡等的治疗中亦受到关注并有相应报道。相比于经典外科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具有微创优势,增加了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由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特殊,支架材料和手术器械选择有限,腔内修复术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术式的中长期疗效亦缺乏可靠的临床证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冠状动脉介入及外周介入中股动脉止血器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6月~2020年5月本院进行冠脉及外周介入治疗的患者共61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中止血方法选择不同分为介入止血器组(n=35)与血管缝合器组(n=26),两组患者常规经股动脉进行介入诊断或治疗,介入止血器组患者使用股动脉介入止血器(GREENOVO)进行止血,血管缝合器组使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进行止血。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介入止血器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上较血管缝合器组明星缩短,且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止血成功率、制动时间、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并发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需要进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进行股动脉介入止血器可以更加快速的达到止血作用,且止血所需费用更低,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结合临床"5+3"一体化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运用智慧树与腾讯课堂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高效、精准、互动的线上翻转智慧课堂。将ARCS[注意力(a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模型引入教学设计中,助力翻转课堂的有效进行。课前通过智慧树发布教学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中应用腾讯课堂直播教学,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内容,答疑讨论;课后应用智慧树发布习题测试与作业。实践表明,该模式的线上教学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实施多元化形成性考核;为疫情之后开展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