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拆分了戊唑醇(tebucon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和己唑醇(hexaconazole)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体,并且制备了对映体的纯品.以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arachidicol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苹果轮斑病菌Alternariamali、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beticola等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体及对映体的生物活性,比较了对映体之间抗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戊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戊唑醇;(+)-粉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粉唑醇;(-)-己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己唑醇.
简介:根据对广西柑桔研究所柑桔种质资源圃内的104个桔类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连续3年测定结果,提出了桔类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可以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级及其分级标准。这一分级标准的测定,为桔类果实风味的评价和不同地区果实风味的比较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对桔类果实糖、酸含量的测定和对果实口感品评结果,对糖、酸含量与风味的关系做了探讨。风味优良的品种,其糖酸比多在10-20的范围,偏高者风味趋甜,偏低者风味偏酸。而糖酸比值小于10的风味不佳。优质的品种其果实含酸量多为中等(0.6%-0.89%),含酸量极高者风味最差。果实含可溶性糖的变化幅度不大,而含酸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因此,风味的优劣受含酸量的影响较大。
简介: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泥沙来源,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障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选定的典型小流域内,采用土壤剖面法及土壤侵蚀调查、坡面径流小区等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现状下的土壤物理特性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不同土地利用坡面及沟道的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体内,土壤颗粒特性与土壤流失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土壤流失程度的增大,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的A层土壤颗粒粒径分选系数降低.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颗粒粒径组的对称性均较低;长江三峡花岗岩区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面土壤侵蚀;坡面侵蚀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耕地,25°以上陡坡耕地侵蚀的泥沙量,约占坡面产沙总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