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肿瘤化疗且采用PICC导管的患者89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PICC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PICC置管时间与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 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集束 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延长PICC置管时间,改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在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尖端定位中 , 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腔内心电图辅助及其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 50 例 PICC尖端定位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PICC尖端定位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 腔内心电图辅助定位及其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定位准确程度、时间、并发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准确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定位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8.00% 、 32.00% ,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 腔内心电图辅助 PICC尖端定位中 , 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及其护理均有重要价值,能提高定位准确率,缩短定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肿瘤化疗患者在其PICC置管后护理中应用实施静脉小组护理干预时所展现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开展治疗并护理的肿瘤化疗患者,共计66例,按照所有患者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静脉小组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PICC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ICC留置时间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在其PICC置管后护理中应用实施静脉小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延长PICC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对在减少胃癌辅助化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胃癌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其中有心理护理干预、情绪护理干预、认知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消化道护理干预、出院指导等,对两组胃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7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胃癌辅助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接受辅助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确诊入院的恶性肿瘤患者(n=66),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3)与研究组(n=33)。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自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评分自量表(SDS)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接受辅助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确诊入院的恶性肿瘤患者(n=66),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3)与研究组(n=33)。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自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评分自量表(SDS)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护理后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
简介: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置管化疗和静脉炎的关联,探索发生原因和预防解决方案。方法对145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分析,以是否发生静脉炎为应变量,插管次数、外周静脉穿刺部位、导管末端静脉位置、导管留置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PICC插管次数和导管末端静脉位置2大因素是静脉炎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83、0.355,(P〈0.01)。结论PICC置管的技术操作、导管末端理想位置在预防静脉炎中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