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初步探讨CARD9基因敲除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marrowderiveddendriticcell,BMDC)对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Trichosporonasahii,T.asahii)的免疫反应缺陷。方法体外培养野生型(wildtype,WT)与CARD9基因敲除型(CARD9knockout,CARD9-/-)小鼠BMDC并分别与热灭活的T.asahii进行共培养,比较两者对菌体的黏附吞噬能力、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激活、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两种小鼠感染菌株后的生存率。结果共培养24h后,WT与CARD9-/-小鼠BMDC对T.asahii的黏附吞噬情况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经T.asahii刺激的CARD9-/-小鼠BMDC的CD80、CD86激活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WT小鼠BMDC(P〈0.05);感染T.asahii的CARD9-/-小鼠的生存率明显低于WT小鼠(P〈0.05)。结论CARD9-/-小鼠BMDC对T.asahii的免疫反应缺陷主要体现在共刺激分子的激活以及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但并未影响其对T.asahii的吞噬识别。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福建省2011—2020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相关的柯萨奇病毒A2型(coxackievirus A2, CV-A2)流行病学及病毒基因组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收集的HFMD相关CV-A2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用Mega X和Simplot 3.5.1等软件对一代测序获得的VP1基因和二代测序获得的全基因组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重组分析。结果2011—2020年福建省HFMD相关CV-A2病例35例,以1~2岁幼儿(28/35)为主,男女性别比2.5∶1(25/10)。VP1区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福建省内CV-A2流行株存在两种基因亚型,即C1和D1基因亚型,仅1株(2019FJPT064)属于C1基因亚型,其余27株为D1基因亚型。其中,4株2011—2012年分离株为D1基因亚型cluster 1分支,另外2株2011—2012年分离株及2012年后的分离株均属于D1基因亚型cluster 2分支。6株福建CV-A2毒株全基因组长度在7 393~7 402bp之间,VP1区核苷酸序列与CV-A2原型株相似性为80.3%~81.7%,其他各片段与CV-A2原型株相似性72.7%~86.2%。P2区进化树显示6株分离株与柯萨奇病毒A4型(coxackievirus A4, CV-A4)进化距离较近。P3区进化树显示,2011FJFZ027与柯萨奇病毒A6型(coxackievirus A6, CV-A6)分离株、2012FJQZ311与柯萨奇病毒A14型(coxackievirus A14, CV-A14)分离株、2020FJPTN040与柯萨奇病毒A8型(coxackievirus A8, CV-A8)分离株进化距离近。重组分析显示,分离株2011FJFZ027、2012FJQZ311、2020FJPTN040在非结构蛋白区分别可能与CV-A6(GenBank登录号:KR706309)、CV-A14(GenBank登录号:KP036482)、CV-A8(GenBank登录号:KM609475、MT648786)流行株发生重组。结论2011—2020年福建省HFMD相关CV-A2流行强度呈现散发形式,D1基因亚型CV-A2在福建省内持续流行,从2011—2012年以D1基因亚型cluster 1分支为主转变为2012年以后的D1基因亚型cluster 2分支;福建省CV-A2流行株重组频繁,存在多种重组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提高心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进后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将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变得更加科学,通过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个人素质,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是适应患者的要求,并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希佩尔-林道(VH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内淋巴囊肿瘤(EL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其与VHL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202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ELST的病例24例为实验组,选取24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中耳炎的病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检测VHL、VEGF、HIF-1α在ELST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Sanger测序检测24例ELST中VHL基因突变情况。比较VHL、VEGF、HIF-1α在两组中表达情况,统计分析VHL、VEGF、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及在ELST中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骨质侵袭、临床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VHL在ELST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HIF-1α在ELST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HL与VEGF、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VHL、VEGF、HIF-1α的表达与ELST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HIF-1α的表达与骨质侵袭、临床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ST中VHL表达降低、VEGF、HIF-1α表达升高;VHL与VEGF、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VEGF、HIF-1α的阳性表达与骨质侵袭、临床分期呈正相关。VEGF、HIF-1α可能成为ELST的靶向治疗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公司感染性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22种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肠道病毒VP1基因扩增并测序。结果本次病例发生在同一个公司多个部门,所涉病例从2月14至2月21日共14例,发病高峰为2月18日,共发病4例。临床特征为皮疹、发热、眼结膜充血症和咽痛等。14例病例中,男生6人,女生8人,男:女=0.75∶1。年龄分布在22~42岁,平均年龄35岁。22种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结果为肠道病毒通用EV阳性,VP1基因扩增测序结果为肠道病毒柯萨奇A6。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这起病毒性皮疹为肠道病毒柯萨奇A6引起。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河南省安阳市柯萨奇病毒A10(CV-A10)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其VP1基因变异和进化特征,为CV-A10病毒研究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手足口临床病例,获得人口流行病学信息和粪便标本,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肠道病毒进行分型;选取CV-A10感染病例,对CV-A10 VP1基因扩增并测序、亚型鉴定、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病毒进化特征和变异特点。结果2011—2015年分别收集277、514、479、505和495例研究对象,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1 863份(阳性率为82.07%)。CV-A16、EV-A71、CV-A6和CV-A10为主要病毒,占肠道病毒阳性标本的94.26%,其中CV-A10阳性样本52例(占2.79%)。基于数据库CV-A10 VP1基因序列,发现CV-A10可分为A、B、C、D 4个基因型,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5.1%~84.2%。获得安阳地区26例样本中的CV-A10 VP1基因序列,存在2种基因亚型。结论CV-A16和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CV-A6、CV-A10病原也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近年来CV-A10的流行水平总体平稳,但存在流行水平上升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D与手足口病(HFMD)发病、病情及其与抗病毒免疫指标α干扰素(INF-α)之间的关系,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D在HFM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柯萨奇病毒A6(CA6)型HFMD 305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与病例组患儿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维生素D和IFN-α水平,分析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与HFMD重症化的相关性。结果CA6型HFMD患儿血清维生素A[(0.96±0.39) mg/mol]、维生素D[(42.14±15.13) μg/L]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维生素A(1.26±0.29) mg/mol、维生素D(49.63±8.8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WBC)>15×109/L、血糖>8.3 mmol/L、维生素A水平和维生素D水平降低均为CA6型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OR=2.303、4.622、7.346、5.211,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当维生素A为0.725 mg/mo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64.8%。当维生素D为32.88 μg/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61.9%。CA6型HFMD患儿血清IFN-α水平[(84.44±26.28) ng/L]高于健康对照组[(36.58±14.3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HFMD患儿血清IFN-α水平[(71.48±18.34) ng/L]显著低于普通型患儿[(91.25±27.2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A6型HFMD患儿血清IFN-α水平与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0.783、0.239,均P<0.001)。结论HFMD患儿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总体水平降低;WBC>15×109/L、血糖>8.3 mmol/L、维生素A水平和维生素D水平降低均与HFMD相关;血清IFN-α水平与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是HFMD感染重症化的预警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大黄通便颗粒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TNF-α、IL-6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通便颗粒经鼻空肠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IL-6变化,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比较(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43%,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65%,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通便颗粒联合EN治疗SAP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改善血清TNF-α、IL-6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法将其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慢性乙肝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助基于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的护理方式干预治疗。统计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组间、组内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ALT、ALB、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20年文山州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特征并对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和CVA16 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直接从2020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实验室监测系统收集的文山州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中提取病毒核酸,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VP4/VP2结合区基因并进行测序,确定病毒型别,再用各型病毒的相关引物扩增VP1区全序并测序,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按参考文献下载基因库中CVA6和CVA16 VP1区参考序列,用MEGA5.2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从317份标本中检测到32株EV,1株星状病毒MLB1型(astrovirus MLB1)。病毒总体检出率为10.41%(33/317),EV检出率为10.09%(32/317),其中肠道病毒A组(enterovirus species A, EVA)31株,占EV阳性数的96.88%(31/32),EVB组病毒1株,占3.12%(1/32),未检测到EVC和EVD组病毒。EV中,检出率最高的病毒是CVA6,占62.50%(20/32),其次是CVA16(18.75%,6/32)、CVA4(9.37%,3/32)、CVA10(3.12%,1/32),未检测到EVA71病毒。基因进化分析表明20株CVA6为D3a亚型,并可分为3个进化分支。6株CVA16为B1a亚型,是中国一直流行的基因型,文山州6株B1a亚型可分为两个进化分支。结论2020年云南省文山州手足口病的病原检测率为10.41%,EV中CVA6是主要的流行毒株,其次是CVA16。基于VP1区基因特征分析表明,2020年文山州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CVA6 D3a亚型,其次是CVA16 B1a亚型,未检测到EVA71。
简介:Austoni和Egydio开创的治疗佩罗尼氏症的手术方法主要基于几何学原理。本文主要报道我们对Austoni方法进行的改进以及我们的多中心经验,同时提供一些技巧和要决,使得该方法操作起来更容易。手术在意大利的三个研究所分别进行。我们用牛围心胶原基质片(Hydrix)植入了小的轻型轴向假休(VIRILlSI,Ф7Fr.)以遮盖白膜上的损伤。行此手术的患者为2005年9月到2010年1月间的60名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范围:44—76岁)。术后,轴平均伸长了2cm(range1.2-2_3cm),阴茎的反屈畸形完全被修复了。39名患者的性功能存60天后恢复.14名在90天后,7名在120天后。IIEF分值术前为15.5,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后,升高到23。与自然性交(80%以上的夫妇)和阴茎自然长发和围长有关的VAS分值结果也非常好。这种轻型移植物主要是植入自然勃起时的海绵体组织的少量空间。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易操作,心包膜的使用也加快了手术速度,因复杂的反心畸形而引起的包膜损伤也被修复了。
简介:摘要目的对从云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的1株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毒株的全基因组特征和部分区段重组情况进行分析,为深入认识CV-A4的流行和分子进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使用人类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人胚肺二倍体(human embryonic lung diploid,KMB17)细胞和人非小细胞肺癌(human lung cancer,A549)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提取病毒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段扩增CV-A4全长基因,利用MEGA7.0和SimPlot 3.5.1等软件对全基因组及各区段进行分析。结果从RD细胞上分离到一株CV-A4分离株R11-20/YN/CHN/201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株属于C2基因亚型。在VP1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上与其同源性最高的分别是CV-A4毒株09214/SD/CHN/2009和CVA4/SZ/CHN/09。重组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 A71,EV-A71)云南分离株R993/YN/CHN/2010在3D区发生过重组。结论CV-A4分离株R11-20/YN/CHN/2011为C2基因亚型且与EV-A71在3D区发生重组。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4—2018年云南省文山州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病例进行病原分析,并对其中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virus A6, CV-A6)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用RD细胞和Hep-2细胞从HFMD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先用MD91/OL68-1引物对病毒VP4/VP2结合区基因进行RT-PCR和测序,确定病毒型别,再用各型病毒的相关引物扩增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VP1区全序并测序;按参考文献下载基因库中CV-A6病毒完整VP1区基因参考序列,用MEGA5.2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共从2 848份标本中分离到581株EV,病毒分离率为20.40%(581/2 848)。581株病毒中CV-A6 74份,占阳性总数的12.74%(74/581),CV-A16 124份,占21.34%(124/581),EV-A71 374份,占64.37%(374/581)。其他病毒9份,占1.55%(9/581)。用MEGA5.2软件对74株CV-A6病毒的VP1基因完整序列(915 bp)作基因进化树,排除序列完全一样的序列后共对22株具有代表性的CV-A6病毒和52株参考株序列共74株病毒作基因进化分析,文山州所有22株均为D3a亚型,其中21株为分支1(cluster 1), 1株为分支2(cluster 2)。结论2014—2018年云南省文山州HFMD流行以EV-A71(占64.37%)、CV-A16(占21.34%)和CV-A6(占12.74%)为主。基因特征分析表明,跟往年全国的情况一样,云南省文山州2014—2018年流行的CV-A6为D3a基因亚型,其中进化分支1(cluster 1)是主要的流行分支。
简介:【摘要】目的 整理名蒙医楚伦巴特尔教授对治疗萨病的学术思想,并结合近40年的临床经验, 分析蒙药嘎日迪-13味治疗萨病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跟楚伦巴特尔教授学习,总结导师在临床中萨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分型、临床症状及诊疗方案。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萨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蒙药嘎日迪-13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萨提亚模式联合纽曼系统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接收的50例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手术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纽曼系统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萨提亚模式,结合并发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预期目标和整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手术患者治疗中配合进行科学护理,合理应用萨提亚模式联合纽曼系统手术室优质护理,减轻身心应激,促进恢复,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6年山东省烟台地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病原谱组成特点,分析烟台HFMD病原谱中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 virus A group 6 type, CV-A6)流行株的进化及VP1区重要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2016年烟台地区采集于HFMD患者的738份样品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核酸检测和分子定型,统计各型EV阳性标本数量及比例。根据EV的优势型别,选取8株CV-A6进行VP1区扩增,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然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738份标本中检出EV 460份,主要病原构成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 group 16 type, CV-A16)(56.09%,258/460)、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 group 71 type, EV-A71)(13.48%,62/460)、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 virus A group 10 type, CV-A10)(10.65%,49/460)、CV-A6(9.57%,44/460)、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 virus A group 4 type, CV-A4)(1.96%,9/460)。其中成功分离到8份CV-A6阳性标本毒株,并进行了全长VP1区核苷酸序列分析,8株CV-A6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核苷酸相似性为96.12%~100%,氨基酸相似性为97.78%~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8株CV-A6烟台株均属于D基因型中的D3基因亚型。与参考株CVA6-Gdula-AY421764相比,烟台市CVA16分离株VP1第10、14、174、194、279、283、305位氨基酸出现突变。结论CV-A16、EV-A71、CV-A10、CV-A6是引起2016年烟台地区HFMD发病的常见病原体,本次分离到的CV-A6均属于D基因型中的D3基因亚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adenovirus receptor,CAR)在胸腺癌中的表达和溶瘤腺病毒H101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胸腺癌组织和细胞中CAR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量。H101病毒感染Bcap-37、MP59和T1889细胞后,RT-qPCR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法检测细胞中H101的表达及上清中病毒滴度。不同感染复数(MOI)H101感染T1889细胞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T1889细胞后检测细胞中CAR的表达量;TSA处理细胞后,感染H101,检测细胞中H101的表达量及病毒滴度,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SA处理或TSA+ERK激活剂TBHQ处理细胞后检测T1889细胞中MARK、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CAR的蛋白质表达量。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胸腺癌组织中CAR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胸腺癌MP59细胞和T1889细胞中CAR表达量明显低于胸腺上皮细胞(TEC)和Bcap-37细胞(P<0.01),H101表达量及上清中H101滴度明显低于Bcap-37细胞(P<0.01);H101感染细胞48 h后,MP59和T1889细胞活性与Bcap-37细胞相比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不同浓度TSA处理后,T1889细胞中CAR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0.25 μmol/L TSA处理T1889细胞后,H101基因表达量和病毒滴度明显升高(P<0.05),MAPK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不断下降,CAR表达不断升高;和TSA处理组相比,TSA+TBHQ处理组细胞内CAR蛋白质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p-ERK1/2/ERK1/2比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TSA通过抑制MARK/ERK1/2通路上调CAR在胸腺癌中的表达,从而增强H101的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