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绪效价对早期生活应激和非早期生活应激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筛选出早期生活应激被试(早期生活应激组,n=30)和非早期生活应激被试(非早期生活应激组,n=30),比较两组在不同效价的情绪状态(积极、消极、中性)下爱荷华博弈任务中的决策表现。用SPSS 23.0软件对各条件下的两组被试决策表现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随后的Sidak或Dunnett T3事后检验。结果(1)早期生活应激的组别主效应显著[F(1,58)=4.35,P=0.04,偏η2=0.07],早期生活应激组比非早期生活应激组更倾向于风险规避[(27.20±6.95)次,(23.53±9.18)次];(2)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显著[F(2,116)=3.45,P=0.04,偏η2=0.06)],两组被试在消极情绪下产生了比积极情绪下更强烈的风险偏好[(26.38±9.09)次,(23.88±7.58)次]; (3)早期生活应激与情绪效价的交互作用显著[F(2,116)=0.72,P=0.49,偏η2=0.01],情绪对早期生活应激组和非早期生活应激组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基本一致。结论早期生活应激和情绪效价均会对个体的风险决策产生影响,情绪效价对决策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早期生活应激的有无而变化。
简介:采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山西某高职院校1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源于信息支持,其后是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男生在信息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学生得分低于大二学生;在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维度,城市学生、乡镇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维度,网络使用时间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呈负相关,情感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工具性支持与SCL-90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年级、性别、生源地和工具性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简介:目的了解南华大学学生的近视状况及对视力产生影响的行为,提出保护学生视力有效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南华大学02、03级经管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693人,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南华大学学生的戴镜率为80.7%;其中有45.3%的学生眼睛视力呈进行性下降;每天上网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6.3%;一次性看书时间在90及90分钟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0.3%,而中途不休息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7.5%,每周运动次数≥5次者仅占调查人数的37.9%,基本不做运动的占36%。结论南华大学的学生戴镜率较高,视力有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学生对视力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欠佳。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临床技能培训对医学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通过对一组医学护理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并与未接受培训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培训组的临床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培训包括模拟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医学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好的准备。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科带教对护理学生专业素养的影响,并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来支持研究假设。通过对XX医院护理学生在精神科实习期间的观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科带教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素养。精神科实践环境的独特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能。带教老师的指导和悉心关怀使得学生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精神科实习的挑战性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因此,精神科带教对护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使护理康复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1. 更新教学理念: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2.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4. 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5. 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果:1. 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2.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3.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结论:教学质量提升对护理康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康复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里幸福感现状,探讨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认知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桂林医学院三个校区抽取408人,选用自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ycalWell-BeingScale)进行测评。利用spss18.0进行ANOVA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和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得分,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②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和三个维度上。③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他人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四个维度上。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具体体现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⑤我校大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高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反而较低,具体表现在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性吸烟行为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认知态度对大学生启动吸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市579名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交性吸烟行为、吸烟认知态度、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的调查。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总体吸烟率为19.6%,其中社交性吸烟者占全部吸烟者的18%。对吸烟行为的认知态度和同伴影响与社交性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264,P=0.000;r=0.428,P=0.000);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与社交性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220,P=0.000)。年龄、同伴影响、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是大学生启动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其中社交场合递烟是启动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OR=6.284,95%CI:3.213—12.287)。结论社交性吸烟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更容易受到认知态度和社交群体行为的影响。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状况,为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以1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职业防治知识及教育需求状况、毕业后从业意愿等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影响医学生从事艾滋病防治职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92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得分为76.25±4.28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得分最高(83.03±6.75分),药学专业最低(72.05±4.72分)。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得分均明显高于药学和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医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越高,平均得分越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较高,而对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流程(26.28%),正确率最低的是职业暴露分级,仅为7.14%。职业防治知识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需做好个人防护,为81.63%;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接触艾滋病患者都应该预防性服用药物(50.00%)。仅有11.7%的医学生愿意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男性、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越高、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治知识得分越高的医学生越乐意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结论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治知识总体较低,应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防治知识的教育。
简介: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网络成瘾相关因素,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体抽取某市3所城区中学1080名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占0.97%,网络成瘾倾向者占5.41%,成瘾倾向及成瘾者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X^2=2.79,P〉0.05);初中学生发生率为2.33%,高中为4.09%(X^2=5.17,P〈0.05);单亲及其他家庭学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X^2=35.77,P〈0.01);成瘾倾向及成瘾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成正相关(r=0.150,0.129,0.443,0.30,P〈0.05)。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多因素有关,而与其单双亲家庭及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