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心脏介入术后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25±1.25)天少于对照组患者(11.39±2.45)天(P<0.05)。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采用循证分析,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简介:目的分析3179例便秘患儿直肠肛管测压结果,探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所行直肠肛门测压的3179例患儿检查资料,并与钡灌肠以及术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D患儿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诊断符合率为95.66%。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而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HD的病例中,后经X线钡剂灌肠和直肠黏膜活检确定为常见型HD5例,短段型HD3例,特殊型HD1例。结论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可能存在假阳性,对假阳性病例建议重复检测,以降低漏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后循环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把我院在2019.5月-2020.5月收治的58例后循环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法选择了治疗方式不同而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接受单一针灸康复治疗的为常规组,而接受针灸治疗联合脑反射治疗的为实验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在患者例数上相同,均为2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BI评分、NIHSS评分。结果: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过后,前者治疗下的常规组,其BI评分明显要低于后者治疗下的实验组,而实验组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用于后循环脑梗塞患者治疗中,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后针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因采用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按照患者意愿、病情、病情发展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随机抽取2021年1月到2022年7于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人数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风险主要为疼痛应激障碍、低血压;而观察组患者发生该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预防上应当注重从患者心理、术后包扎、麻醉药物摄入几个环节对患者进行重点护理,有利于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而同时应当准备静脉补液、多巴胺、阿托品三种药品,用以在围术期及时处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患者和护理配合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6名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为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随后进行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在采取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后情况得到了显著优化,通过采取对应的护理手段还为患者带来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服务,与治疗前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斑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于2023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选取本院的130例PCI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65例,接受常规护理支持)和观察组(65例,接受预见性护理支持),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然而,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观察组的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PCI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证式督导法用于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中,随机抽取68名患者,将其进行随机排序,34名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34名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证式督导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式督导法应用到老年肾衰竭终末期血透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促进了患者的预后,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轴式滚动移位法在减轻胸腰椎术后患者伤口疼痛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行胸腰椎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应用常规平抬搬运法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应用轴式滚动移位法搬运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了轴式滚动移位法搬运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更低于仅接受了常规平抬搬运法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应用了轴式滚动移位法搬运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于仅接受了常规平抬搬运法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胸腰椎术的患者,在术后采用轴式滚动移位法进行搬运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伤口疼痛,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而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上具有优秀的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法"在进修医师内镜初级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参加初级单人肠镜培训的进修医师共71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36人)和"传统单人肠镜培训组"(35人)。第1周,入选者学习单人肠镜进镜的基本理论。第2~11周,两组学员每人练习80~100例肠镜,其中"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分"直肠-乙状结肠近段""降结肠-回盲部"两个阶段进行进阶式培训,区别于传统组。第12周进行考核,每人考核单人肠镜操作各20例,比较两组肠镜的插入回盲部的成功率、通过乙状结肠时间、结袢率、成功插入回盲部的平均操作时间等指标。应用SPSS 26.0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与"传统单人肠镜培训组"相比,在插入回盲部的成功率(66.8% vs. 59.0%,P=0.005)、通过乙状结肠时间[(6.05±3.32)min vs.(7.15±3.12)min,P<0.001]、结袢率(35.13% vs. 40.71%,P=0.035)、成功插入回盲部的平均操作时间[(9.01±2.12)min vs. (10.25±3.12)min,P<0.001]及受检者的不适反应评分[(5.19±1.41)vs.(6.70±2.15),P<0.001]方面成绩更加优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法"更利于进修医师掌握单人肠镜操作技巧,缩短教学时间,减轻患者不适反应,适宜推广教学。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进行性能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质量保证。方法参考国家相关卫生行业标准(WS/T 420-2013),通过收集2019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34例无脂血、无黄疸、无溶血的肝素锂抗凝标本并设计试验,采用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并进行性能验证。结果重复标准差Sr为0.01、0.59,期间标准差Sl为0.01、0.57;与比较方法相对偏移¯brel为19.01;在0.10~36.81 μg/L内,R2=0.997 9。均在说明书范围内。结论基蛋Getein 1600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的主要分析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搭配联合医护合作式干预法对优化儿科护士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该院自2017年1月起实施层级搭配联合医护合作式干预法,与干预前(2016年1~12月)护士的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护士综合素质、基础护理能力、消毒隔离情况、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教学及医生评价比较评分及护理投诉率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干预前儿科护士的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护士综合素质、基础护理能力、消毒隔离情况、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教学及医生评价9项评估得分均低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投诉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施层级搭配联合医护合作式干预法能够优化儿科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可提高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成绩并降低临床护理投诉率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我科自1998年开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插管连接自制简易闭式引流装置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贴膜法,为控制肛周压疮感染和良好创口床准备提供新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烧伤整形外科VSD治疗的85例肛周Ⅳ期压疮并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内层贴膜缝合固定+外层贴膜)和对照组(传统单层贴膜)。记录两组首次贴膜维持时间、重新贴膜次数、首次肉芽出现时间、肉芽布满创面时间、创面二便污染次数和创面负压治疗次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肉芽出现时间和肉芽布满创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贴膜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重新贴膜、创面二便污染和创面负压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负压贴膜法用于肛周Ⅳ期压疮VSD治疗,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加速创面肉芽生长,快速提供良好创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