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1941年11月24日的美国《生活》周刊,关于川西的龙泉驿,从美国人的角度以8个页码发表《小场镇使中国不可战胜》专题报道,三个小专题分别是:《生活》周刊在中国小镇见证了古老的生活方式,现代气息来到龙泉驿,自然地进步冲击着古老小镇的宗族们,配上28幅照片,向美国和西方全面介绍了以龙泉驿为代表的中国乡镇传统的家族制度,指出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是能够坚持抗战的社会基础。同时,龙泉驿在当时面临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冲击,展现了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冲突中的韧性。龙泉驿区档案馆近期从美国购回这期杂志,并将从网络上所搜集拍摄者卡尔·迈登斯当时在龙泉驿所拍的464照片进行分类,在当代的语境下进行解读,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 标签: 《生活》周刊 卡尔·迈登斯 龙泉驿 家族制度 当代解读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逐渐改变了~-L--“整体研究”的学术形式,掀起了地方史研究的浪潮。尽管这一学术转向尚存在诸多缺陷,但它拓展了中国史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为中国史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并在方法论上带来了创新。

  • 标签: 地方史研究 中国史 学术转向 年代 整体研究 存在
  • 简介:美国飞行员名叫托勒特,1924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是中尉飞行员,为帮助中国人民抗日,1943年,托勒特参加了陈纳德将军率领的十四航空队“飞虎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驰骋蓝天,参加过十三次空战,战功显赫。

  • 标签: 飞行员 美国 中国人民 “飞虎队” 陈纳德将军 航空队
  • 简介:2018年6月11日,王春法馆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馆长亚历山大·纳哲斯先生。纳哲斯先生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美国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将有助于美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灿烂历史,特别是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 标签: 弗吉尼亚 美术馆 美国 馆长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文化
  • 简介:2011年6月11-12日,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美国族裔与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丹麦、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塞拉利昂等国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历史教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报刊的学者,共八十余人与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美国历史 社会文化 族裔 《世界历史》 近现代史研究
  • 简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乡村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发生了很大改变。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维护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重塑乡村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美国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经历了诸多阶段,文章首先阐述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然后从国家上层建筑、企业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角度阐述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动机,并分析其特色类型;总结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鉴于其在发挥乡村旅游有效性,抑制乡村旅游负面效应方面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最后从经济、文化、环境和社区等方面分析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标签: 城镇化 乡村旅游 发展 启示
  • 简介:从抗战末期开始,资源委员会为完善战时电力发展计划及奠定战后振兴工矿的基础,将电力作为重工业发展的重心。在当时中国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资委会将目光投向了有实力的美国电力企业,其所属的中央电工器材厂代表资委会与美国西屋公司进行了接触,在中方做出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并将之付诸实施。但因中国国内形势变化等原因,最终双方的合作被迫结束,不过中方在合作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收获。

  • 标签: 资源委员会 中央电工器材厂 西屋公司 技术贸易合作 中美关系
  • 简介:美国教育源于独立之前的殖民地时期。清教在美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普及宗教理念,服务宗教使命奠定了这一时期基础教育追求的目标,成为其原动力。造就教会高级人才,培养牧师队伍,催生了美国早期的高等学府。教派众多,繁荣了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也迫使各个学院逐步放弃教派门户之见,实行宗教宽容与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宗教办学宗旨日趋式微,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培养各方面需要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理念和实践。在此过程中,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教育逐步完成了从宗教走向世俗,从出世走向入世的过渡,孕育出自由平等竞争、独立自主、多样化办学的特色,对后来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导向性影响,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本质特征形成的滥觞。

  • 标签: 美国教育 殖民地时期 清教
  • 简介:1819年,美国出现严重经济衰退。这场经济危机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各种争论与抗议活动。在市场不断扩展的19世纪初,商业化与工业化加速了对美国传统生活的冲击,人们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的理解趋向于多样化与复杂化。相当多的人开始进入市场,渴望获得平等机会,这个过程推动了精英与民众关系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进程推动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而19世纪中后期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反过来也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改变。

  • 标签: 1819年经济危机 精英 民众 民主 资本主义
  • 简介:自由学派遍布各地,文学、艺术、科技得到大规模的提升,生产力解放……19世纪算得上是黄金年代了,若想斗转星移回到那个时代,位于密歇根州的麦基诺岛正是这样的一座蓬莱仙境,它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五个岛屿。

  • 标签: 黄金时代 佛罗里达州 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 生产力解放 19世纪
  • 简介:“9·11”事件不但在美国人心中留下的记忆是深刻和惨痛的,而且在全人类的此类空难史上也是罕见的。然而,甚至包括不少美国年轻一代在内的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在距“9·11”事件56年前1945年7月28日,当时纽约的最高建筑物(也称世界第一大厦)——帝国大厦,也曾遭到一架军用轰炸机的撞击。

  • 标签: 帝国大厦 美国 1945年 撞楼型空难事故 历史事实
  • 简介:当代环境保护运动是从美国对自然环境变化、全球工业化扩张与政治现代化过程的独特响应中发展起来的。从环保运动中涌现出了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念,其中包含着基于种族移徙的荒野思想。这种荒野观允许白人为了娱乐消遣和静默冥想的目的而排他性地占用人迹杳然的荒野,并且将这种做法视为天经地义。把人类活动排除在外的荒野观对于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国家公园和荒野区域的建立影响深远。当世界各地的土著居民们宣称拥有公园土地所有权和资源使用权时,前述荒野观便引发了诸多冲突。

  • 标签: 荒野 印第安人 保育 保存 国家公园
  • 简介:中国文化部与美国史密森学会5月15日在华盛顿签署合作备忘录,确认中国将于2014年首次以国家名义参加第48届史密森民俗文化节。届时,中国将在有“世界最大活态博物馆”之称的华盛顿国家广场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友谊。

  • 标签: 中国文化部 文化节 美国史 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作备忘录
  • 简介:本文梳理了中国驻旧金山首任总领事陈树棠(1828-1888)在任期间(1878-1882)的相关材料和事迹,重点关注他如何应对加州排华运动问题。作者目前正在撰写关于第二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1882-1885),著名外交官、改革家、诗人黄遵宪(1848-1905)的系列文章,本文可视为这些文章的引子。

  • 标签: 傅列秘 陈兰彬 陈树棠 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 排华 黄遵宪
  • 简介:美墨战争发生在19世纪美国大陆扩张进入高潮时期,是美国以武力进行领土扩张的开始,在美国国会内部引发了一场有关美国国家目标的外交大辩论。辩论从得:克萨斯兼并开始,涉及宣战、拨款、领土兼并以及奴隶制的扩展等诸多问题,但其核心主题在于扩张性的外交政策与美国的自由事业是否相容,美国的国家目标是追求领土的扩大,还是自由的延续,从而体现了当时美国人对权力与自由两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 标签: 权力 自由 美墨战争 美国外交
  • 简介:<正>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国托拉斯的典型,它的早期发展(指美孚1870至1911年的历史)在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美国工业大企业的先驱,首创托拉斯这一垄断组织形式,为其它工业部门大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楷模。美孚的发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

  • 标签: 托拉斯 中小企业 自由竞争 组织形式 工业部门 美国工业
  • 简介:19、20世纪之交,美国进入工业社会,科技发明、城市化和新闻业的发展影响了传统的隐私状况。催生了新的隐私诉求。新闻报刊无度地侵犯私人生活,引起美国中产阶级精英人士的不满,在他们之中形成了一种"私人生活不受打扰"的个人权利观念。然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之中,这种权利观念并未被普遍接受。纽约州上诉法院在1902年"罗伯森诉罗切斯特折叠纸盒公司案"中,明确拒绝了隐私权的存在,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促使纽约州通过了保护隐私的州法令。此后,在其他州也相继出现了支持隐私权的判例和立法。不过,最终形成的隐私权利偏离了原先的构想,仅仅禁止盗用姓名、肖像和照片的行为。这一结果,根植于世纪之交美国社会对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视、大众社会与阶级分化的形成、财产权利和个人权利的冲突之中。

  • 标签: 隐私权保护 上诉法院 隐私保护 私人生活 出版自由 权利观念
  • 简介:德国学者桑巴特的命题: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开辟了欧美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尽管其最初是由欧美工人运动史的比较研究而引发的。这一命题的核心意义是美国与西欧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针对国内学者对这一命题的认识不足和对西方工人运动研究中存在的思想僵化问题,作者提出桑巴特命题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但作者对这一命题的回答是:很多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内化在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了。

  • 标签: 社会主义因素 桑巴特 命题 美国 工人运动史 联想
  • 简介:<正>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组成人员包括香港、中国内地、美国和英国等地的优秀学者。中心的宗旨是吸引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者到香港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和搜集研究资料,发展与中国内地、亚洲、美国和欧洲的学术机构的学术友好关系,成功搭建了东西方之间国际研究、美国研究和欧洲研究的桥梁。从建立至今,中心不断向世界各地的学者(尤其是内地学者)发放奖学金,为他们提供在港大访学并

  • 标签: 研究中心 欧洲研究 学术机构 VIETNAM 学术研究 SOUTH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