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循环肿瘤DNA (ctDNA)与肿瘤组织DNA检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同时探索影响两者一致性的因素。方法纳入 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65例,收集患者的ctDNA及组织基因检测结果、临床病理信息、治疗情况等。分析ctDNA与肿瘤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6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年龄61(28~84)岁,男102例,女63例]均接受了血浆ctDNA检测,ctDNA中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7.30%、2.42%、6.06%及9.70%。其中128例患者接受过组织基因检测,组织中KRAS、NRAS、BRAF、PIK3CA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0.47%、2.34%、7.03%及3.13%。血浆ctDNA与组织DNA检测KRAS/NRAS/RAF/PIK3CA基因突变的总体一致率为62.50 %(Kappa=0.200,P=0.023)。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未治组以及肝转移组中基因检测的一致性较高[OR 95%CI为0.206(0.043~0.985),P=0.048],而肺转移组中的一致性较低。结论血浆ctDNA与组织DNA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差异,抗肿瘤治疗以及肿瘤转移部位可能是影响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999至2019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9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SCCT)患者超声声像图特点。9例PSCCT患者,占同期原发性甲状腺癌的0.23%(9/3 920)。男7例,女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7.1岁。共10个肿块,8例患者肿块位于甲状腺单侧叶,其中3例延伸至峡部,1例患者甲状腺双叶各1个瘤灶。总结PSCCT声像图特点如下:(1)肿块较大,多>2.0 cm(9/10);(2)均为不同程度低回声,低回声内混杂多种形态高回声、极低回声区及不规则竖条纹状衰减带,伴钙化2例;(3)形态不规则,4个呈分叶状,3个纵横比>1;(4)边界模糊不清或部分边界不清晰(6/10);(5)后方回声可增强、衰减或无变化;(6)肿块内部均可见形态紊乱的动脉血流;(7)颈部淋巴结受累(4/9)。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3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双附切除术、10例患者采用放化疗的治疗手段、11例患者实行内分泌治疗术。患者进行治疗后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好转的有27例,死亡患者3例,总生存率为90%。第一年内2例患者病情出现复发状况,第二年5例患者病情出现复发状况,第三年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状况。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方式,积极的治疗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包括术前分期、阴道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9年4月入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的宫颈癌患者,共11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最终均行手术治疗。釆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患者磁共振结果进行分析。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宫颈癌的金标准。采用χ2检验,对磁共振术前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计数资料率比较,釆用Mcnemar χ2检验对术前磁共振对宫颈癌阴道受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和术后病理结果计数率比较。结果(1)116例宫颈癌患者磁共振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磁共振分期与术后病理学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病理学分期结果为参照,术前临床分期准确度仅67.5%(78/116),而术前磁共振检查总体分期准确度为95%(110/116);(2)术前磁共振诊断与术后病理学结果在宫颈癌阴道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均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达到97.0%、96.2%,93.2%及97.8%。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联合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可以使宫颈癌分期更加准确,磁共振可以作为评估宫颈癌术前准确分期的重要工具,并以此来选择、制定合理的子宫颈癌治疗计划。
简介:目的:经阴道CDFI观察宫颈形态大小,肌层回声及宫颈内膜线对宫颈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edsion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9MHz,嘱患者排空膀胱,行膀胱截石位经阴道CDFI检查,主要观察宫颈厚度以及与宫体之间的比例,宫颈线的厚度,连续性是否完整,宫颈肌层回声是否均匀,其内有无异常回声团块以及应用CDFI观察正常和异常血流情况。结果:15例宫颈癌均有不同程度的宫颈增大,2例宫颈无明显增大。在宫颈前后径增大的同时,有2例患者表现为宫颈肌层回声不均匀,呈减弱、低回声。其余可见到大小不等肿块回声。17例患者中,除2例早期宫颈癌外,其余15例均有明显的丰富的血流信号,特别是肿块内部可见"火球样"改变。CDFI呈低阻型动脉血流频谱。结论:经阴道CDFI不仅能发现肿瘤的直接征象,而且能了解肿瘤的浸润与转移,并能协助临床分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两癌”即乳腺癌和宫颈癌,现如今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乃至生命的两大杀手。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增宫颈癌人数为46万人,而其中我国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乳腺癌更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是女性死亡增长率最高的癌症,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我国国家卫生部和妇联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221个县(区)对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的检查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青岛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癌”检查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