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从社会结构—自我评价的双重变迁角度看待传统读书人面对接济的心安理得的反应,以及当前大学生"诉贫心理伤害"问题。首先,传统读书人有家族支持,社会分化较小,主观以"劳心者"式精神贵族自居,凭嵌入德识的文化资本取得内在尊严感,这使其减免因接济所致的过分羞愧。其次,近代已还,农业社会逐渐让位于工商社会,价值观趋于理性化。农村家庭核心化,抗风险能力低于家族,农村读书人面临市场化的教育扩张、社会过度分化的边缘处境,教育功利化以至于人格教育弱化使读书人的自我尊严外在化,上述因素内外夹击造成诉贫伤害。最后,化解之道在于适度限制市场,促进职业教育,创造节俭校园消费环境及重塑精英意识等。
简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农村面源污染有持续、快速扩散的趋势,已成为农村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和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高度依赖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和无基本污染处理的生活模式,使农村面源污染呈现“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特点。农村面源污染难以像工业点源污染那样集中治理,需要设计出一套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治理机制。课题组通过走访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基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针对湖北农村面源污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认识不足、引导不足、投入不足及细则不足等“四个不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机制、民众参与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及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议。
简介:在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中,空间已经转变成了商品,房屋产权被认为具有独特的转变力。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一个典型村庄——沙村的演变史表明,流动人口聚集区这一特殊空间类型的生产,是不同社会行动者相互适应的结果:一方面,它是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社区空间内不断聚集并形成一定规模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本土社区不断接纳外来移民的过程。与此同时,这一特殊空间类型的生产,也是结构性力量和微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北京的快速扩张与郊区城市化改善了沙村的区位状况和交通条件,使沙村具备了吸纳产业和外来移民的条件,本地居民利用自家宅基地开展租房实践,他们对房租的追求构成了沙村向流动人口聚居地转型的内在推力。
简介:失职、渎职犯罪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之巨。人们迫切希望国家高悬法律之剑,严惩当代"马谡"。镜头一:挥霍上亿元巨资,购进劣质器材。昌图县是辽宁省著名的"大粮仓",36个大型储粮仓库分布在昌图境内。粮库每年按规定都要更新一些陈旧的储粮器材。1987年以前,购置器材由器材部门统一进货;从1988年起,各粮库购买器材一律改为粮食局长批条,粮库主任见条收货付款。县粮食局长桂秉权、副局长杨茂元手握进货大权,随心所欲地批条子,粮库主任心领神会,照收不误。从此,该县各粮库购进储粮器材耗资犹如从寒冬进入炎夏的温度计直线狂升!1990年全县购进储粮器材总价为1690万元,1991年猛涨到9086万元,是上年的5.4倍;1992年又上升到17376万元。全县各粮库购进的器材堆积如山,有的可用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温度计全县就购进215万支,按每年需用53000支算可用40年;钢丝绳购进20万米,据算可用100年。